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太极中学 731600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基础单元,班级管理的成效实际上也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缩影。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班级创新性管理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以我们正在研究的“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为例,来谈一谈“扁平化”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运用理念。
关键词:一主两翼 扁平化 管理模式
“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等级式”管理构架的一种管理模式。最初是企业为解决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在现代环境下面临的难题而实施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减少和压缩冗杂的组织机构,将权利重心下移,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组织形式。
这种模式对于学校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从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无论怎样的管理,其终极指向就是节省管理过程中消耗的精力,提高团队管理效率。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扁平化”的班级管理就很好地解决了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班级管理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了信息的传达速率,提高了决策效率。
传统的班级管理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一个班级的组织管理机构,是由管理最高层、中层以及基层管理者组成的金字塔状结构。班主任位于金字塔顶端,他们的指令通过每个班委层层传达,最终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层面;然后基层的反馈信息又通过一层一层的上传,最后传达到班主任那里。看似在班主任的管理下,班务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弊端:
首先,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等级制度的烙印。班主任的权利至高无上,这实际上是削弱和淡化了班委的作用。班委的职务形同虚设,一切事务必须由班主任亲力亲为方能得以解决,这无疑是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其次,班委会成员只是一个“传声筒”,充当着讯息“驿站”的中转功能,他们不会根据班级实情更改、调整、沟通或中止指令,他们更多的是用“嘴”办事,而很少“动手”“动脚”去解决问题,更不用说是动脑用心了,班级管理死板僵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由于这种管理的主体责任最终都落到了班主任身上,每一个指令的执行者仅仅是完成既定分配的常规任务,而不会去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更不会注重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久而久之,就缺失了主体责任意识,对班集体利益淡化冷漠。
所以说,进行班级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而“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以班主任统筹管理为主,以直接行使班级管理权的“执行团”、负责监管及协同管理的“监察团”为两翼的班级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权限逐层下移,使班主任、“执行团”、“监察团”、各小组长和各小管理员都处在班级管理的平行线上,根据各自的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层次,明确好各自的任务职责及权利义务,处理好班级事务。
“一主两翼”模式下的扁平化理论实践与运用,不单单是精简中间层机构那么简单,中间层机构的合理设置,高端与低端的有效衔接等问题更应该重视。此外,“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运用中也要注重它所强调的几个问题:
一是系统性问题。班级在任务分工基础上应当更强调系统性。班主任、“执行团”和“监察团”作为班级管理的三大基石,彼此之间平等协调、制约监管。同时将任务执行力下移,执行者既是组织策划者、也是审核验收者,让他明白主体责任,承担个人义务,真正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翁。
二是精简中间层。尽量减少管理层次,优化管理结构,扩大平行级别管理者,力争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安排、分解和消化任务,提高任务执行力和办事效率。
三是注重影响力。影响力并非要依靠权威,班主任、“执行团”和“监察团”具有班级管理权和检察权。如果一味地放大这些概念,那么很容易又回归到传统的等级管理模式上去。所以,我们更多的是要在这三大支柱的统筹引领下,让每一个责任主体既是决策者,又是实施者,让班级更具有向心力。
四是要分权下移。将班主任权力下放到班级的每一个管理者手中,班主任做好统筹协调和调度,在重大问题上做好参谋;让“执行团”的各个委员各司其职,做好任务的分解及成果评价;让“监察团”代表好民意,及时传达学生心声,监督管理层工作的得失,反馈基层的执行力,确保班级和谐有序健康地发展。
总之,“一主两翼”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要密切关注班级管理的实效性。通过将权力下移的方式,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通过“两翼”的构建,做到班委管理时二者相互间的平衡和制约,避免由传统的班主任“等级式”管理转移成班委强权管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彭鑫嘉 关于班级内部扁平化管理的探究[J].吉林教育:综合第45期,2016 (45)81。
论文作者:姬良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班级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班主任论文; 两翼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班委论文; 扁平化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