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论文_黄浩1,郭晓波2,李莉1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论文_黄浩1,郭晓波2,李莉1

(1国网荆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 湖北荆州 434000;2国网潜江市供电公司 湖北潜江 433100)

摘要:近些年,智能变电站的运用越来越广,如何加强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日常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减少智能变电站因为故障而出现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

一、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数据信息同步采集困难

在智能化的变电运行中,传统的各线路单元数据可以同步采集,但智能变电站是依靠互感器内部之间的回路来实现数据采集,中间的任一环节断链皆会导致整个采集工作的缺失和安全自动保护装置的闭锁。例如智能变电站的GIS高压室内汇控柜存在智能终端的联锁功能,在无法正确采集到相应刀闸的实际位置时,该侧的线路刀闸是被闭锁操作的。这样看来,智能终端采集到的一次设备运行状态能否正确通过GOOSE组网上传至测控装置中是对整个间隔层以及过程层链路采集的考验。

1.2技术人才欠缺

智能变电站是高新技术的创新集合—从最初的修建,设备的投运,到中间环节的运行、后期日常的维护皆需要高新技术的投入。因此,相应的技术人才在各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人才还有所欠缺,远远不能满足智能运维的需要。以现阶段各地市供电单位为参照,抛开一线生产员工人数不足的问题,平均人才量系数超过1.0的运维班组也屈指可数,在智能变电站愈发成熟的今天,智能运维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

二、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问题

2.1操作方法以及细节处理不到位

对电网运行全过程进行遥控操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功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很多操作工作仍旧沿用的还是传统模式。此外,现场细节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变电站周围环境较差、防护罩未得到及时安装等,这些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酿成严重事故。

2.2系统中信息安全性问题

传统的变电站的信号传输采用的是点对点的传输方式,虽然其信息综合能力较差,但是安全性较高,避免了信号被攻击的可能性。智能化变电站的信号传输采用了对等通信模式,这种新模式方便了运行维护中的数据分析,但是其安全防护性较差,一旦局部的IED设备受到攻击,就会造成整个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损失。同时智能化系统中取消了传统的点对点硬接线,造成了其系统的隔离措施不到位,职能依赖于软件来完成安全隔离,因此智能化变电站面临着更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

2.3智能化设备运行环境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采用交换机和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传输等操作,同时在整个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智能检测设备,而这些先进的设备都需要电源的支撑,因此相对于传统的运行设备,其设备的电能消耗较大,同时设备发热现象严重,增加了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的概率。

三、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建设

运用体系化、正确的系统是确保变电站正常运作和维修操作的重点方法,建立体系化、正确的体系对于变电站来说极其重要,拥有指导性影响,变电站在国内运作时间比较短,各个方面还欠缺经验,导致变电站的研究在国内还缺乏参考依据,只有持续实践,伴随着智能型变电站快速发展,体系、正确的体系也将慢慢变得更成熟。变电站要求表明现代化智能化的杰出特色,正确可靠的规范体系,已经严格规范了所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用来保障现代化变电站日常工作时不会发生任何意外,相关的要求越科学合理,我们的现代化变电站的工作越不会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重视电子互感器的维护管理

无论是传统还是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维护时,都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电子互感器在智能电网中至关重要,具有光、电、机三种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科技含量的设备,在智能电网中,主要有获取信号以及信号的传输等功能。在平常人工智能变电站的执行维以护之当中,一定要留意电子互感器的保护维新,主要是确定电子互感器表面是不是完整的、接线是不是完好。定期检查电缆之间的连接状态,确保电缆之间的连接稳固而且完整。仪表要确保各个数值在规定范围内。定期清理互感器,确保外壳的卫生,检查互感器外壳是否出现灰尘、裂纹以及放电等情况,假如互感器出现异味,应立即更换。

3.3落实智能组件的安全维护管理

自动化变电站必须严格规范相关条例,尤其对于自动化组件,它们更是重中之重,对于整个系统来说都尤为重要。

第一,检查后台机保护板、出口压板等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可靠,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第二,检查终端以及一些装置例如保护、自动等方面的指示灯工作性能良好度,它们的接触是否良好。

第三,室外智能终端箱是不是完全密封,没有渗水情况,箱体内湿度和温度控制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第四,对光纤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光纤的连接处是否可靠。防尘帽是否完整,及时补充损坏或者丢失的防尘帽。

3.4加大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分析处理力度

开关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有开关位置信号、开关控制信号等信息需要传输,在传统变电站中,这些信息均是以模拟方式通过控制电缆进行传输,所以形成了变电站内电缆沟、电缆层中庞大的二次电缆群。这些电缆中的故障很可能造成站内五遥出错,更严重的可能引起保护误动或者拒动,但是在智能变电站中,由于所有的这些二次电缆将被光纤以太网代替,即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都是通过光纤以太网相连接,网络可以很方便地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发现故障,同时双环网的应用将极大地增强其可靠性。

在目前的220-500kV站中一般装设专门的故障录波仪,但由于其要录多个回路的电压电流量,所以二次接线相当复杂。智能变电站中各装置交换的信息都按照统一的协议通过光纤以太网传输,通过网络接口就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网络上设置具有故障录波功能的设备,不仅可以记录电压电流量还可以记录各种控制信息,也可以直接将其集成在综合自动化系统后台中。

3.5加强智能变电站运维的程序化控制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应注意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程序化的控制。其主要表现为:第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可靠程度,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的程序化。相关操作人员应确定设备是否和原来的系能保持一致,如果是才可以结束操作和维修,程序化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设备自动停止的,必须立刻停止该操作,要根据设备状态是否更改和设备状态已经更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操作票要尽量确保典型操作票和常规典型操作过程的统一性,以实现这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互换。其中一种模式的操作数据要具有独立性,不因为另外一个程序的改变而改变。第三,按操作票的顺序对程序化控制操作进行逐项控制,要有人工急停的功效,要能依据不同操作步骤的特点,随时进行技能操作。第四,电子监控系统要合理地运营到程序化控制中,通过监控确保运行安全,并确保不对其他的功能有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未来变电站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质量和数量的不断提高和增多,我们必须掌握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关键技术,及时总结先进的运维经验,以便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金晓慧.浅谈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2]鲍辉.浅谈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及运行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论文作者:黄浩1,郭晓波2,李莉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论文_黄浩1,郭晓波2,李莉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