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施工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的建筑项目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必须对施工项目实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方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利润。文章总结笔者工作管理实践,对施工企业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及有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目的是为了促进施工企业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施工企业
前言
目前,建筑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施工企业要实现正常经营,必须实行控制成本、增收降耗。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施工项目,因此,必须通过采取多方措施,全员参与,对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成本管理,按合同要求完成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利润目标实现。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1 、动态化管理项目成本。
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面临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对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项目经理及有关管理人员,要对项目施工期间,实行全面的监控和动态化管理,及时了解项目施工各个阶段的预算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动态监控,及时分析成本出于偏差的成因,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调整,保证项目成本处于控制范围内,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2 、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参与到项目施工。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工作,培养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树立“抓成本、出效益”的管理理念,并把成本管理责任进行分解和落实,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引导员工节约成本,杜绝浪费问题出现。
3 、重视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它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投资、完成日期作了明确的规定,明确了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双主的责、权、利,同时,对施工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施工内容、质量、工程价款等都作了具体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工程施工,才能避免出现索赔等问题,实现项目利润。
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工作,项目施工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认真研究和分析施工合同,分岗位逐条交底。根据合同条款,针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责任分解,责任到人,施工做好有关成本的各项控制工作,为实现对整个项目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 、项目施工期间重视对各生产要素的管控工作。
4.1 人工费管控。
施工项目成本组成中,人工费是组成部分之一。要实现对人工费的管控,一定要对进入项目施工的劳务队伍进行严把“准入”关,防止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等问题出现,合理控制人工费的支出。
项目施工期间,劳务队伍的质素,对项目成败有很大影响,在选择
劳务队伍时,必须严格对其资质、技术水平、信用等级等方面进行审核和考察,择优选用,通过选用较高素质的劳务队伍,进入到项目一线施工,并对各类作业面进行合理安排,使到各工种、工序间能有效
衔接,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并根据劳务分包合同,对各类工程量进行核定,按月结算,采用月结月清制度,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4.2 材料费管控。
项目成本组成因素中,材料费是重要的组成因素,工程施工费用中,材料费占了很大比重,约占到程造价的60%以上,要控制工程成本,材料费的控制是关键。材料管理是否管控到位,会影响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材料费控制工作。
材料费应从“量”和“价”两方面进行控制。“量”的控制,要求项目经理部编制工程项目所需主要材料、大宗材料的需求量计划,由企业物资部门订货或采购。材料采购时,要注意采购周期、批量、库存量满足使用要求,进行方案优化,选择采购费和储存费之和最低的方案,还要根据限额领料单来核实出库数量,出库部位以及余料的回收;
在管控周转材料时,除了严把出入库关外,还要采取措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使材料得到合理周转,实行周转材料领用制和合理损耗,严格控制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价”的控制,要清楚材料价格的市场行情,并深入到材料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量好、信誉好、供货及时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对材料采购价格严格控制,尤其是大宗材料,可采用集中采购,尽量以较低的价格,选购到合格材料,防止出现价高质低问题出现。
施工期间,必须强化对各种材料的管控工作,合理控制各种材料的定量、消耗量与损耗率,尤其是用于装修的各类材料,其所需要用到的
数量和品种都较多,强化材料控制工作,通过对施工期间各类材料的
动态管控,有效防止浪费问题出现,有效控制材料成本。
4.3 机械费的管控
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中,机械费是其中的一项管控内容。机械费的高低,与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完好程度以及项目施工进度快慢有密切关系。因此,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有效减少机械维修费用和保养费支出,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项目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安排专人检查,确保机械性能正常,如发现零部件质量有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如果企业自己所购买的机械设备,除了要及时按照设备功能情况和使用时间实行维护和保养外,还要采取措施,保证机械设备处于空闲期内创造二次增值服务;对于租赁机械设备,不仅要结合一线施工情况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还要严格控制油料消耗及机械修理费用,在合理时段进行维护保养,在非正常施工期(如春节停工期间)内与出租方协商停工期间不计取租赁费用等事项,达到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的目的。
4.4 间接成本的管控
间接成本主要是用于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项费用,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现场管理费、办公费、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等。
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项目施工工期和人员,控制项目管理岗位的层次和人数,精干高效,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施工管理费,合理控制间接费用支出。
5 施工中要重视施工合同履约能力的管理。
5.1 施工过程内业资料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有效的图纸会审纪要、工程变更、现场签证以及双方来往函件等文件都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补充,与原施工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些资料的积累与收集不仅体现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还能完整地动态地反映施工进程中发生的各种状态和责任担当,通过核算内业资料所涉及到的工程量增减与单价变化,从而引起总价发生变动,高质量的内业资料与施工合同履约能力相辅相成,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2 施工过程索赔与反索赔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合同内容进行索赔,同时要预防建设单位的反索赔。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工程质量、节点工期以及承包范围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展与施工合同约定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并就可能发生的未来风险进行预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工程款支付时间、支付方式以及支付比例等条款,如建设单位违反合同中的约定,施工单位要按施工合同约定的索赔程序提出索赔请求,并根据合同约定计算索赔费用,及时提交建设单位,避免索赔期限过期作废等现象发生。
6 施工后要重视施工合同工程款管理
工程款支付比例对项目施工成本有较大影响,现实中通常施工过程中付款比例都会出在偏差,为此,施工企业要尽量创造条件,使建设方能按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工程款,还应做好施工完成后,安排专人跟进工程款的清欠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度,把清收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成本管理到位。
二、结束语
要实现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必须对整体项目的成本包括人材机的直接消耗成本以及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等隐形成本进行综合考量,对项目成本进行真实、客观、全面分析,从而采用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强化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实现企业预期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黄月贞, 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策略,经贸实践,2018,(14)
[2]曹李祥,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陇东院学报,2018(05)
论文作者:李志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项目论文; 成本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合同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材料费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