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理论论文,经验论论文,欧洲论文,史上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论述了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它们的根本区别与各自的片面性;它们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贡献和价值以及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及其原因。
关键词 欧洲哲学史 认识论 经验论 唯理论
1 西欧经过了所谓“中世纪的冬眠”之后, 人们的理性开始复苏了。范围广大、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扬理性和科学的旗帜,开创了欧洲近代的历史。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就是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宗教统治之下解放了出来,而人类理性一旦获得了解放,去除了禁锢,立刻便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种光彩就闪显在从哥白尼到牛顿之间的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的成就中,真正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诞生了。随着人类理性的觉醒,哲学也逐步开始摆脱“神学的婢女”的地位,以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己任。哲学的独立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哲学的独立,二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使科学和哲学真正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和随着这种思想解放而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更重要的是它还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资本主义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新生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发展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处在搜集材料的阶段,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向哲学提出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给以指导的要求,从哲学本身来讲,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我们如何才能正确认识并改造世界的问题。这样,认识论问题便成为近代哲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总之,认识论问题之所以在近代哲学史上突出出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所决定的,从历史发展来讲,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2
近代认识论一开始就表现为经济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不同倾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传统的认识论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有关。从哲学认识论的传统来讲,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可以追溯到人类认识产生之初。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一开始就包含着矛盾:它既要靠人类理性思维的抽象概括,又要靠人类感觉器官给它提供经验材料;它既是经验的,又是超验的。人类认识从方法上来讲,最初也只有这么两种方法,靠感性给它提供经验材料,靠理性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抽象。在古希腊的早期,尽管在哲人们中间已经表现出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但应该说这两种倾向还是相安无事、彼此和谐的。可是,随着哲学的发展,这两种倾向的对立便逐渐展开,赫拉克利特的经验主义色彩比较突出,毕达哥拉斯派的理性主义色彩比较突出,但直到真正涉及所谓认识途径时,才产生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直接对立。这一对立首先是以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的尖锐对立开始的。在后来的发展中,终于产生了德谟克利特的经验主义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尽管有人已经看到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自的片面性(如亚里士多德),但并未能真正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因而最终表现为亚里士多德的在二者之间的摇摆和皮浪的怀疑主义。到了欧洲中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在经院哲学中以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形式继续存在。
3 从近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来说,除了力学、 数学和天文学比较发达之外,其他学科都还处在萌芽阶段,这就使得人们在用科学和理性认识世界时,不得不求助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力学和数学。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认识论。一部分人注重力学的实验和经验归纳法,并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经验论;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
英国一方面有唯名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有自然科学的注重实验、观察的风气,因此,英国人继承了唯名论传统,强调个别实在,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把唯名论的传统和注重经验归纳的习惯相结合,使英国成了近代经验论的发祥地。而欧洲大陆各国缺乏唯名论的影响,自然科学研究中又推崇数学上的理性演绎法,这样,大陆各国就继承了唯实论传统,更注重一般的实在性,认为感觉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演绎才可能获得真理,这也就产生了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4 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对立, 几乎涉及到认识论的所有方面,但二者的分野最根本的是表现在对真理性认识的起源和途径问题的分歧上。人的真理性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唯一可靠的来源。唯理论则把理性直觉和理性演绎看作真理性认识的来源,认为“离开精神直觉或演绎,就不能获得科学知识”。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唯理论则推崇理性演绎法(这并不否认经验论者承认理性的作用,唯理论者也承认感觉经验的作用)。所以,区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如何回答真知的来源或途径的问题:凡认为真理性的认识是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就是经验主义者;凡认为真理性认识只能来自理性自身的,就是理性主义者。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其他问题上的对立和分歧,不能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比如认识的对象问题,知识的可靠性问题,承认不承认感觉或理性的作用等问题,因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这些问题上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相容的。同样,划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标准,也不是通常所说的认识或知识的来源问题,而必须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来源问题,因为对于一般的认识或知识,无论是经验论者或是唯理论者都不否认人既能通过感觉经验获得知识,也能通过理性思维获得知识,因而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确切地说,是如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才是真理,换言之,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理的问题。
5 近代认识论不仅有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区分, 而且在两个派别内部,又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如果说划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标准是真理性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话,那么,划分两个派别内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就是“认识的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具体来说,凡认为真理性的认识是来源于感性经验,而感性经验又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的反映的,就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反之,凡认为真理性的认识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感觉经验则是主观自生的,是心灵的自我反省,否认感觉经验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甚至对外部世界的存在持否定或者怀疑态度的,则构成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凡认为真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同时又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的,是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凡认为真理性认识来源于理性,而理性又是先于肉体而存在的,并且理性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是对上帝(绝对实体)的认识的,则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当笛卡尔把物质存在看作是唯一的实体和唯一的认识对象时,他是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者;当他把心灵和物质存在看作是两个并行的实体和认识的对象,而两个实体又都依赖于上帝这个绝对实体时,他主要是个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又表现出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
6 在西欧历史上持续了二百多年之久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给人类认识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知道,经验论和唯理论双方都存在着错误,都是片面性的理论。经验论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它不能科学地说明知识体系何以能够建立起来的问题,因此在经验论比如霍布斯、洛克的理论中,有时就不得不求助于实在论和唯理论。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经验论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经验论本来更容易坚持唯物主义,但由于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觉经验,贬抑理性思维,以至于把感觉看作是唯一的实在,所以如果把经验论推向极端,就必然逻辑地走向唯我论和不可知论。唯理论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它不能科学地解释科学的知识体系的来源问题,把知识体系建立在纯粹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知识体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和各自的内在缺陷,给以后的哲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以后的哲学家很快就发展了它们各自的片面性并力图克服这种片面性。比如康德就认为:单凭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都不能说明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必须把先天分析判断和后天综合判断结合起来,后天综合判断给知识提供材料,先天分析判断提供普遍必然性的范畴,由此他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但由于他不了解思维范畴是对外部存在的本质的反映,把思维范畴看成是先天的,所以他力图克服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的愿望并没有真正实现。以后的哲学家也力图克服二者的片面性,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及其发展中的作用,不了解认识运动的辩证性,所以他们都没有能真正克服二者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克服。
7 经验论和唯理论虽然都包含着深刻的错误, 但这种错误丝毫也不能抹杀它们在西欧哲学史上的价值。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错误甚至是更为宝贵的,因为正是这些错误才使得人们去探寻克服它们各自片面性和内在缺陷的途径和方法。这并不是说在经验论和唯理论那里,只有错误的东西才是宝贵的,事实上,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哲学发展史上确实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它们不仅探讨了认识论的几乎所有问题,诸如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来源和途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而且还探讨了哲学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物质的属性问题、事物的运动及运动形式问题等等。而18世纪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正是从经验论和唯理论那里发源的。笔者认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不仅要从它们各自本身的贡献和缺陷方面来分析、评价,更重要的还应从它们二者的对立以及对立的发展演变方面来分析、评价。因为正是它们二者的对立和争论,才一方面使各自都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也更清楚地暴露出各自的局限性和理论上的失误,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才使得它们在西欧哲学史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重要地位。
经验论和唯理论自从产生之后,几乎影响了以后所有的哲学派别,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受到了它们的影响。前面说过,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它们对以后的哲学发展虽然也单独发生作用和影响,但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结合在一起来发生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真正结出了丰硕果实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家。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才真正克服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性,建立了科学的认识论。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影响远未终结。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它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现代西方哲学的众多流派中,有不少流派都受到经验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以马赫、阿芬那留斯为代表的经验批判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以杜威、皮尔士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和属于“科学主义”的其他哲学流派。它们主要继承了贝克莱、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它们或者通过对“经验”进行现代的改装,把自己的哲学扮成中立的哲学,或者用近代唯心的经验论来为自己的理论服务。当然,这些流派不单单是继承了经验论唯心主义的、荒谬的一面,从而把经验论进一步片面化,它们也对经验论的狭隘性进行了清除和批判,从而在哲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在认识论、方法论的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唯理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不如经验论那样广泛,但这种影响也仍然是存在的,这种影响最主要是通过结构主义表现出来的。结构主义认为,我们研究事物,主要是研究它的结构,而不是研究事物本身,这种结构是事物的深层结构,而不是它的表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先验的认识形式和具有普遍性、先验性的知识。结构主义把对这种深层结构的认识,也就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看作是先验的、天赋的,这显然是受唯心主义唯理论影响的结果。
9
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派别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如此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经验和理性是人类认识的两种最基本形式,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和论争正是围绕着这两种基本认识形式展开的,所以,这种论争和对立就不可能不对以后的认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经验和理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故涉及认识论的哲学必然要涉及这两个基本形式,人们也不能不到现在的理论中去寻求养分,去进行他们各自的探索。
第二,经验论和唯理论各自内部的复杂性和各自所包含的矛盾,以及两个派别之间的对立和交锋,给以后哲学的发展既提供了可以继承的东西,也提供了可贵的启发和借鉴,同时也为各哲学派别各取所需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至于有的哲学吸取了它们唯物主义的因素,有的哲学继承了它们唯心主义的因素;有的哲学继承了经验论的传统,有的哲学继承了唯理论的传统;有的哲学对二者各自的片面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甚至对它们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形成了科学的认识论,有的哲学则在新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新的探讨。
10 经验论和唯理论就其理论来说,已成为历史了,但就其价值来说,则既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也许这些理论会被更新、更科学的理论所取代,然而其价值和生命力则在新的理论中得到延续和体现。这不仅不是旧理论的悲剧,反倒正是旧理论的真正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