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界论文,学术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直十分重视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意义。一旦发觉与企业界脱离,就会被引起关注。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1]鲜明地提出,管理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实践,甚至断然决然地辞去为MBA授课的职位,创建了实践导向的管理训练项目。为了突出管理学科的应用特征,学术界一直强调管理学科的应用、边缘交叉、软科学等学科特性,管理研究也在注重案例研究等,那么学术界为什么还是与企业界脱节?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本文从宏观层面而非具体管理措施层面,围绕学术界与企业界是否真正脱节、脱节形成的原因等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目的不在于也无力于立即解决脱节的问题,而在于理性地分析,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 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管理理论来自于管理实践,大多数管理理论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的抽象、提炼、总结和升华,并反过来指导管理实践,这也是管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2]声明科学管理并非他本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对几百年经验管理阶段管理实践的提炼与总结。之后的一些管理理论或思想的产生,基本上也都是实践在先,然后学术界再总结提炼。20世纪90年代的“再造工程理论”以及一大批以“RE”为词根(如Re-engineerlng,Re-organizing,Re-designing,Re-thinking等)的畅销书,基本上是对20世纪80年代之后管理变革的总结与理论升华。这就出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
问题1 既然管理理论来自实践而非少数人(天才)设计出来的,理论与实践怎么会脱节呢?如果理论与实践不会脱节,学术界与企业界又怎么可能会脱节呢?
2 问题的延伸性分析
本文认定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衡量学术界与企业界是否存在脱节问题,不能单纯地看学者们是否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或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是否在企业兼职,甚至是否自己在创办企业;也不能单纯地看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是否主要来自于企业。关键是看理论与实践是否脱节。理论与实践是否脱节是根本,学术界与企业界是否脱节是形式。
从逻辑上分析,上述问题显然是不成立的,但现实中又的确存在这些问题,总体的反映,一方面是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实践不符(总体超前于我国企业实践),这也是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呼吁要创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另一方面是总体上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即并不区分是国外还是国内理论,总体上都与实践离得太远。笔者在多年为MBA授课时曾注意到来自国有企业与国外独资企业MBA学员的差异:来自国有企业的学员总体的观点是课堂所讲授的理论有用但不能指导企业实践,来自国外独资企业的学员则觉得老师讲授的不少内容企业实践中就是这么做的,他们甚至感觉理论滞后于实践。对于这些看似冲突的观点,可以采用权变理论予以解释。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可以将问题1适当予以延伸和矫正,形成一个基本的假设: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本质上是由于管理实践层面的水平差异决定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先进理论与落后实践的脱节,相对于先进的管理实践,管理理论反过来经常是滞后的。
这一假设可以简单地用图1予以解释:
图1 理论与实践脱节示意图
从企业管理实践层面分析,企业之间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从管理水平看,差异并不主要来自规模和实力,而是主要表现在竞争优势上。不同时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等内外在环境因素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见图2)①。例如,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商业模式、自主创新、概念营销、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等都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总有不少企业并不重视知识管理,不开展员工培训,不重视创新,用降低投入的方法维持低成本。企业自身情况、经营者理念和素质、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在同一时期甚至处于相同地区和产业的企业也总会存在显著的差异,先进企业与落后企业总是同时存在的。
图2 不同时期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先进企业的管理实践,来自于走在时代改革前列的企业实践,基于先进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相对于落后企业来说一定是脱节的,这是一种先进理论与落后实践之间的脱节,这种脱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先进理论与落后实践的脱节是一个更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前也经常听人们反映重视社会责任、强调企业伦理没有意义,理由是在“三角债”普遍存在、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不正当竞争还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讨论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过于超前甚至根本没有意义。这些问题也的确值得讨论,但不能以此为依据说理论应该与实践脱节。一个热衷于价格战的企业,当然会认为基于创新、知识、环境保护的竞争战略属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但不能说创新和知识竞争理论没有用。反过来说,如何使创新和知识竞争理论对落后的企业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关键在于如何提升落后企业的管理实践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实践中的创新经常没有被学术界及时关注和研究,管理理论与先进企业之间也存在脱节,这里,需要研究的是如何科学地总结和提炼管理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已走了30年的历程,伴随着这一过程,企业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是否能将这些企业的管理实践升华为有特色的管理理论,是摆在国内管理学界面前的一个挑战。例如,乳制品企业蒙牛和伊利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否可以用“竞合理论”解释?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等企业的快速甚至飞速成长是否主要是环境因素所致?等等。30多年前,国外特别是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提炼出企业文化、全面质量控制(TQC)、软管理等,对管理实践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简单分析之后,可以把问题1转化为
问题2 针对先进的企业实践,如何才能科学地予以总结提炼甚至实现理论创新?如何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并快速提升落后企业的管理实践?
3 科学地总结提炼管理理论
上述分析显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首先要能科学准确地从先进管理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管理理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难以衡量先进的管理实践和经验,人们习惯于从业绩角度考虑,甚至把业绩的好坏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简单等同;其次,从复杂的现象和相互作用影响的要素中识别出关键要素同样是困难的;第三,同样的现象,不同人、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理论总结与提炼的任务是识别共性的、具有普适性的规律和结论。解决这些问题,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和研究。
(1)要认真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避免主观臆断、人云亦云 实践中存在主观主义和“拍脑门”,学术界也存在。不注重从现象中识别本质,挖掘内在规律和机理,即使经常深入企业也是照样与实践脱节,甚至是瞎指挥。
因为近亲繁殖、传承困难等原因,家族企业一度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动用行政力量敦促家族企业改制。问题是,既然家族企业这样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企业选择了家族企业形式呢?难道是创业者的行为不理性吗?家族企业的优点在哪里?在融资困难、企业无法承担高昂的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家族企业反而可能是成本相对低廉、运行效率高的制度安排。针对不少民营企业老板,管理学者经常给出的建议是分权或者寻找职业经理人,权力分散化有助于高层管理者把精力投入发展战略和例外事件的处理上,有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并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但前提是要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否则很容易出现失控的危险。建立控制系统需要大量的投入,还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对于那些处于生存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说,往往是既无力承担建立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成本,也无法忍受低的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使权力分散化?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如何用低廉的、中小企业可以承担得起的成本构建高效的控制系统,这也许是更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具有共性、普适性的研究课题[3]。
再看一个关于多元化战略的例子。多元化战略一度备受推崇,理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更安全”。后来有一段时间突然发生了大的转折,几乎是全面否定多元化战略特别是无关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属于企业外部成长战略,实现快速成长的企业,一般都会采取外部成长战略,这是规律。那么,多元化战略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台湾中山大学刘常勇②提出的一个判断值得研究,即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意味着要涉及新事业,新事业的管理需要特殊的管理方法,用管理传统事业的方法管理新事业可能是企业多元化战略失败的主要原因[4]。那么,如何在一个组织中做到用不同的方法管理传统事业和新事业呢?目前的二元组织的观点、公司创业、战略更新等已经在尝试研究这方面的问题[5]。
类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即随机地从学术期刊网上抽取一定数量的论文,整理其主要结论或观点,然后组织学者、企业经营者讨论,判断结论的真伪,经得起推敲的结论比例也许不会超过50%!还建议从网络上收集对史玉柱先生的评论意见,用内容分析方法予以梳理,结果可能是观点相互矛盾,还有可能是简单地用“营销天才”等予以神化,连“盲人摸象”(触摸到局部的现象)都做不到。
管理研究需要不断地深入微观层次,透过现象挖掘深层次问题,研究管理问题背后的科学问题③。
(2)注重规范的实证研究及应注意的问题
规范的实证研究很重要,其中研究设计和结论分析更重要也难以模仿。实证研究是一种规范性的职业训练,靠严谨的逻辑增强说服力,不能为了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更不能为了追求实证研究而造假。
阅读近期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会发现实证研究的论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注重套用国外长期坚持的研究范式,即“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理论文献综述—指出以往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假设—收集数据—统计分析—验证假设—提炼结论—评论结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这种范式值得借鉴和学习,因为突出了问题导向,通过文献研究有助于了解问题的本质、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增强研究结论的信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范式并不单纯是一种内在逻辑,也不是套用此范式就可以提升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如果把关注的重点只是集中在数据统计分析上,反而容易走入另一个误区,即为了实证而实证。
其实,上述研究范式的难点在两端:①前端是研究设计,核心问题包括研究问题识别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即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围绕研究的问题而非关键词展开文献梳理,识别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所需要的理论;构建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如果计划研究的问题不是一个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即使样本量再大、方法再复杂,得出的结论也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的、对实践有误导的结论。②后端是结论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如何解释分析,使其转换为判断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供实践参考的决策信息,同样是难度很大的工作。同样的计算结果,不同角度的分析会有不同的解释,如何从理论和实践应用2个大的方面讨论分析结果,是加强规范研究训练所特别值得注意的。
(3)重视研究型案例 从个案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运用案例的数据信息开展规范的实证研究。
案例研究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属于定性(或质性)研究范畴。事实上,定性研究往往比定量研究更困难,目前国内学者已经重视研究型案例以及扎根理论,但研究并不深入。另外,不要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割裂开,案例研究同样可以套用上述的研究范式,也要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开展模型构建和理论假设,与定量研究不同的是,案例研究主要用案例信息资料而非调查或实验数据验证研究命题或假设,有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案例信息资料转化为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管理世界》、《管理学报》等杂志推出的研究案例是很好的尝试。
4 落后企业管理实践水平的提升
基于先进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的管理理论,运用到落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显然是脱节的。但能否依靠先进的管理理论提升落后企业的管理水平,答案却可能是模糊的。对于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企业经营者,励精图治,善于改革发展,此时,先进的管理理论将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企业经营者如果固守陈旧的经营思路,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先进的管理理论对该企业来说,可能永远是“水土不服”。当然,企业经营者只是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管理水平的确存在先进和落后之分,科学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往往是先进生产力的象征,总是符合前进方向的。对于相对落后的企业而言,要么适当修改管理理论,使之与落后企业管理实践的距离缩短并产生应用价值;要么针对落后企业管理实践总结提炼管理理论。前者不容易做到,后者可能没有意义。企业管理实践水平提升的主要动力和途径也许是竞争环境、管理者的学习模仿而不是管理理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观察研究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衡量管理水平并不存在惟一的尺度。管理实践要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匹配,依据权变的思想,用战略和发展的眼光分析企业管理实践,提升其发展。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不太重视对象的特殊性,这种状况在今天仍然存在。
另外,应该特别关注那些看似落后但具有科学成分的管理实践,如前面讨论的家族企业制度。还有创业者创业行为中的企业家判断、直观判断、因果倒置的行动逻辑、快速行动中创业学习等[6],如果拿管理学教材的主要观点来衡量,这些显然都是落后的。但实践证明,在资源高度约束、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突出等前提条件下,这些做法反而是有效的,的确有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是信息社会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值得现存企业包括大公司认真学习借鉴。这显然是学术界应该特别关注的研究课题。
5 结论和启示
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可以说是大家都不愿意争论、可能也觉得没有必要争论的话题,理论不超前于实践那还能叫理论吗?!但如果从管理学科的特点出发,认真分析学术界与企业界是否脱节,却有助于识别到一些重要的课题,对促进我国管理研究工作有帮助,因为背后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正是管理学这门应用学科所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管理学领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常可以有2种途径:①把学术界的学者派到企业中锻炼,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展开研究;②把企业界成功的企业家请到学术界,介绍经验,或协助开展案例研究。这有助于从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等都是如此。但能否实现理论创新,根本还在于如何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科学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理论的通俗化与普及。把管理理论讲复杂了容易,讲简单了难。讲简单了,不是给出一套套所谓的管理表格,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突出和强化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哲学,鼓励企业家在正确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促进学术界与企业界互动的同时要记住的是:管理学者习惯于对一个问题找出10种解决方法,企业家习惯于用一种方法解决10个问题。这看似矛盾,却也清楚地说明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差别,各自先把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强强才有可能联合,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6 研讨会上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
“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3月29~3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笔者报告了论文主要观点后,与会学者对此问题讨论热烈,提出不少好的观点,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问题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理论与实践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合理的,甚至是一种美。理论需要向实践靠拢,需要透过实践观察寻找理论问题,但理论与实践之间也要保持适当的张力。理论与实践有些方面要紧密结合,有的也不需要。
要注重分工,突出各自的角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让学者成为实践家,也不要求实践家成为理论家。学者擅长的是理论构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咨询公司要扮演好角色,发挥好作用。
管理研究要突出准确性和普适性。企业异质性假设很复杂,在我国表现得也很突出,应该予以重视。
注释:
①这里引用的不同时期竞争优势来源示意图来自于几年前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清华大学一位教授的学术报告,没有查到明确的文献。
②2005年到台湾地区访问交流,期间拜访刘常勇教授,与其讨论创业及公司创业问题时,刘常勇教授提出这一观点。
③2000年在武汉的一次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冯芷艳老师呼吁学者研究管理问题中的科学问题,会后笔者总是思考这一问题,科学问题首先是深层次问题,但深层次问题并不一定是科学问题。思考科学问题有助于挖掘规律和机理,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
标签:管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