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差距论文,西部论文,东中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GDP增长率与人均GDP差异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逐年提高,其增长速度也在稳步上升。1991年,全国经济从前两年的低谷中走出,GDP增长率达到9.2%,1992年更是高达14.2%,此后一直到1995年,增长率都维持在9%以上,1991~1995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上升期或者说增长加速期。而1996年到2000年,GDP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这一阶段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减速期,此后,除2002年增长速度略低外,其他年份均在9%以上。
表1 1991~2004年三地区各年GDP增长速度情况 (单位:%)
地区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期间
平均
东部 11.5 19.1 16.2 13.0 11.5 11.1 10.0 9.6 10.2 9.9 18.2 11.0 12.6 13.5 12.7
中部 5.7 13.1 13.8 12.4 12.8 11.0 8.9 7.6 8.6 8.9 13.8 9.8 10.8 12.6 10.7
西部 7.6 10.6 10.8 10.2 11.0 9.5 8.8 7.9 8.7 9.4 11.6 10.3 11.4 12.4 10.0
注: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11省、市、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8省,西部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12省、区、市。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按可比价整理计算。
从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GDP增长趋势图可以看到,与东部地区相比,除1995年中部GDP增长速度高出东部1.3个百分点外,1991年到2004年的其他年份,东部每年的增长速度均要高出中部,特别是1992年高出6%。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1991~2004年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比东部少2.7个百分点,比中部少0.7个百分点,但是从趋势图来看,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以来增长速度有明显加快的趋势。
1991年以来,除一些特殊年份外,每年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的40%多一点,而西部只占东部30%多一点。分别从1991、1996、2000、2004这四年的人均生产总值来看,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东、中、西部分别由1991年的2023元、1444元、1220元变为2004年的23734元、9878元、8030元,这四个年份,东部人均生产总值为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2.1倍、2.2倍、2.4倍和2.4倍,而东部人均生产总值为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5倍、2.8倍、3.0倍、3.0倍。
这说明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总的趋势在持续扩大,人均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在逐年扩大。2004年,人均GDP最高的上海达到55307元/人,最低的贵州只有4215元/人,相差12倍。
1991年,东、中、西部三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55.07%、28.62%、16.31%,2001年分别为59.59%、26.85%、13.55%。自1991年以来,每年东部地区占到全国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而且呈递增趋势。
二、产业结构差异分析
1991~2004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地区的产业结构如表2所示,通过表中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可以分析出这14年期间,三地区产业结构间的差距。
表2 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产业结构比情况
年份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1 24.5:42.1:33.4 20.2:44.8:35.0 28.2:41.3:30.5 32.4:33.8:33.8
1992 21.8:43.9:34.3 17.1:46.4:36.5 26.0:42.9:31.1 30.0:35.3:34.7
1993 19.9:47.4:32.7 15.5:48.8:35.7 23.8:46.2:30.0 27.4:38.9:33.7
1994 20.2:47.9:31.9 15.8:48.5:35.7 25.0:45.0:30.0 28.3:38.8:32.9
1995 20.5:48.8:30.7 16.2:47.2:36.6 25.5:44.6:29.9 28.1:39.1:32.8
1996 20.4:49.5:30.1 15.7:46.5:37.8 25.1:45.2:29.7 27.3:39.2:33.5
1997 19.1:50.0:30.9 14.7:46.3:38.8 23.4:45.6:31.0 26.0:39.8:34.2
1998 18.6:49.3:32.1 14.2:45.8:40.0 22.5:46.2:31.3 25.4:39.3:35.3
1999 17.6:49.4:33.0 13.5:45.4:41.1 20.4:45.2:34.4 23.5:39.7:36.8
2000 16.4:50.2:33.4 12.7:45.8:41.5 18.9:45.7:35.4 21.9:40.5:37.6
2001 15.8:50.1:34.1 12.2:45.3:42.5 18.1:45.8:35.1 20.5:40.2:39.3
2002 15.3:50.4:34.3 11.8:45.6:42.6 17.6:47.0:36.4 19.4:40.8:39.8
2003 14.6:52.2:33.2 10.9:47.4:41.7 16.1:48.0:35.9 18.6:42.7:38.7
2004 15.2:53.0:31.8 10.8:48.8:40.4 16.7:49.3:34.0 18.4:44.5:37.1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无论是1991年,还是2004年,东、中、西部三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79.8%增加到2004年的89.2%,所占比例之高显而易见;而中西部地区二、三产业增长速度也很快,但其基数小,份额有限。而在1991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的GDP发展主要靠二、三产业支撑,2004年,两产业所占比例为84.8%。
1992年以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消费水平的提高,东部工业经济内部结构得到同步调整,工业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保持在45%以上。东部相当一部分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这些城市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在GDP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中部地区虽然第二产业占有相当的比例,但第二产业的优势仍不明显。中部地区仍然保持着一、二、三这样一种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重农型产业结构,未能及时实施加快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产业比重虽然在逐年下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然要高出6个百分点左右。2004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更是高出全国3.2个百分点,高出东部7.6个百分点。1991年以来,每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全国,这并不意味着其产业结构程度的高级化,而是因为工业化水平较低,农业不发达,社会生产比较落后而形成的。从中西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两地区均是以传统的流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为主,为现代工业服务的金融、通讯和信息产业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
从东、中、西部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东部地区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三、劳动力就业结构差异分析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类型经济结构,决定了一定类型的人口经济结构,而人口的经济结构和规模反过来也可影响到经济结构和规模的变化。要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结构,同样必须把落后型的人口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成为现代型的人口经济结构。由于东、中、西部长期存在着产业结构差异,这一定程度也影响着其劳动力就业结构,表3是2001年~2003年我国三地区的就业结构。由此可看到三地区间存在的较大差距。
表3 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比情况
年份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91 59.7:21.4:19.9 43.6:32.7:23.7 58.4:23.3:18.3 62.5:15.4:22.1
1992 58.5:21.7:19.8 42.2:33.2:24.6 56.9:23.5:19.6 61.9:15.6:22.5
1993 56.4:21.4:21.2 40.1:32.3:27.6 55.0:23.1:21.9 65.9:14.8:17.3
1994 54.3:22.7:23.0 38.2:32.5:29.3 52.9:23.1:24.0 64.6:15.1:20.3
1995 52.2:23.0:24.8 37.0:32.6:30.4 51.7:23.1:25.2 63.8:15.2:21.0
1996 50.5:23.5:26.0 36.7:32.1:31.2 51.0:23.0:26.0 63.3:15.0:21.7
1997 49.9:23.7:26.4 36.7:31.3:32.0 50.8:22.2:27.0 62.6:14.8:22.6
1998 49.8:23.5:26.7 37.9:28.8:33.3 53.3:19.2:27.5 63.1:13.6:23.3
1999 50.1:23.0:26.9 37.9:28.7:33.4 54.1:18.7:27.2 62.9:13.1:24.0
2000 50.0:22.5:27.5 37.6:28.4:34.0 53.9:18.2:27.9 61.7:13.0:25.3
2001 50.0:22.3:27.7 36.9:28.5:34.6 53.7:18.1:28.2 60.8:13.0:26.2
2002 50.0:21.4:28.6 35.8:28.5:35.7 52.6:18.5:28.9 59.6:13.3:27.1
2003 49.1:21.6:29.3 34.1:29.9:36.0 51.6:19.0:29.4 57.6:14.2:28.2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1991年到2003年期间,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每年均在50%以上,特别是西部地区更是占到55%~65%之间。相对而言,东部地区平均要比中西部低出15%以上。东、中、西部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991年的32.7%、23.3%、15.4%变为2004年的29.9%、19.0%、14.2%,东西部差距由17.3%变为15.7%,中东部差距由9.4%变为10.9%。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来说差距较小,中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小幅度差距,但东部平均每年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结合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偏离度即某产业劳动力比重与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差,来分析2003年东、中、西部三地区的情况。2003年,东、中、西部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23.2%、-35.5%、-39.2%,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17.5%、29%、28.5%,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5.7%、6.5%、10.5%,可以发现,相对而言,东部地区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小,而中部和西部则相对较大,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产业结构效益要比东部低下。另一方面,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也导致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差异。
四、人民生活水平差异分析
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以下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等方面对三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作比较。
1、从我国东中西部1991~200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趋势图可以看到,三地区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在逐年增加,但递增速度却有不同。1991~1995年间,中部和西部两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差很小,1996年以后,西部地区略高于中部。但是,中、西部与东部相比,则存在加大差距。1991年,东部比中部和西部仅分别高出511元和523元,但是到2004年,东部比中、西部分别高出3694元和3522元,中、西部占东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由1991年的73.9%、73.3%变为2004年的68.8%、69.4%,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在持续扩大。
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全国相比,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1991年到2004年间,每年两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的比例分别在85%和90%以下,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西部地区在2001年占全国比例为90%,到2004年却下降到85%,导致了差距的扩大。
2、从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西部地区显得非常落后。东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几乎每年都是西部的两倍甚至更多。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91、2000、2004年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5%、72.7%、72.4%。中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每年略低于全国地区平均水平,在2004年高于全国7.1%。但是与东部相比,中部仍然要落后很多,1991~2004年间,平均每年只占到东部地区的60.9%,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1991~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单位:元)
地区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东部 1070 1195 1445 1877 2428 2874 3108 3261 3345 3476 3687 3916 4160 4565
中部 632 716 820 1122 1449 1822 2003 2063 2065 2075 2177 2292 2407 3145
西部 528 581 650 817 1010 1229 1470 1580 1604 1632 1693 1792 1921 2136
全国 709 784 922 1221 1578 1926 2090 2162 2210 2253 2366 2476 2623 2936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从消费者支出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进程。1991~2004年间,不管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在逐年下降,不过2004年各地区恩格尔系数偏高,以下用1995、1999、2003、2004这四个年份作比较,见表5。
表5 我国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单位:%)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地区 1995 1999 2003 2004 1995 1999 2003 2004
全国 49.9 41.9 37.1 37.7 58.6 52.6 45.6 47.2
东部 51.4 42.9 37.6 38.2 55.9 47.9 41.9 43.1
中部 52.2 42.2 37.1 38.0 59.2 54.6 47.2 47.4
西部 50.0 41.9 37.8 39.1 63.5 58.6 49.5 51.2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公报
由表5可见,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看,东、中、西部三地区相差很小,东部和中部只差0.2个百分点,东部和西部差0.9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看,三地区相对比较大些,2004年东部和西部相差8.1个百分点,中部和东部相差4.3个百分点,1995年东部和西部相差7.6个百分点,中部和东部相差3.3个百分点,而中部和西部每年相差4个百分点左右。
尽管三个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相差不大,这并不表示生活水平一样。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较低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限制,并且市场经济引起的食品物价上涨,及居民的其他消费支出如住房、医疗费用等的增加,这些导致了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较低值。
五、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不仅制约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
据统计,199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4.9%、30.0%、24.9%,西部和东部相差10个百分点,中部介于东西部发展水平之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中部和西部城镇化率分别为39.4%和29.5%,与全国水平36.2%相比,西部要低出6.7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低出近16个百分点。到2004年,西部大部分省份如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六、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分析
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结合自己的实际,恰如其分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将直接影响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贸易的发展使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然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也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差距出现了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一状况即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后也未有根本改观。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西部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而没有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中部地区也面临着相似问题,2004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中部地区仅吸收外资6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0%。目前,开放度不够也已成为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已达11548亿美元,但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只有485.2亿美元,仅占全国的4.2%,西部地区为367.3亿美元,也仅占到全国的3.2%。以下将从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和外贸依存度两方面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外向程度差异。
1、直接利用外资能力
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是指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之间的比值。目前,利用外资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发展经济要靠资金和资本市场,而资金和资本的筹措主要来自于项目,而项目则主要靠招商引资。用外资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势是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我国三大地区的对外开放受起步不同等因素的制约,这三地区直接利用外资能力一直存在着差距(见表6)。
表6 1991~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情况
(单位:%)
地区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东部 6.7 11.9 17.9 24.4 21.6 21.8 21.2 19.5 16.5 15.4 16.0 15.6 11.7 10.7
中部 0.7 2.5 5.4 7.0 7.1 6.7 7.4 6.0 4.9 4.2 4.2 4.4 4.2 3.7
西部 0.5 1.6 5.5 7.8 5.2 4.1 5.1 3.9 2.8 2.6 2.2 2.0 1.3 1.1
全国 4.2 7.5 12.1 17.1 15.7 15.2 15.0 13.3 11.2 10.2 10.4 10.0 8.0 7.2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由表6可见,从1991年到2004年,我国各地区利用外资能力逐年提高,并且高速增长,从1995年开始,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有下跌的趋势,但是,东、中、西部三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1991年,中、西部利用外资能力非常弱,这与两地区的对外开发度和吸引外商投资环境是分不开的。虽然西部实施大开发以来,对招商引资工作非常重视,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1991年比东部低5.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比中部低0.2个百分点,2000年比东部低12.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7.6个百分点,比中部低1.6个百分点,到2004年,西部仍然比东、全国、中部分别低9.6%、6.1%、2.6%。同样,中部地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每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能力都低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1992~2002年期间,每年均低于东部10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了,西部和中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基本建设、促进经济增长的力度远远不够。
2、外贸依存度差异
外贸依存度即一国或地区商品和劳务进出口额占该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比值大小往往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图3反映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外贸依存度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1991年到2004年期间,我国外贸依存度在1994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后,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升高,特别是东部地区升高速度很快,1995~2004年的10年间平均每年外贸依存度为66.2%,而同期中部和西部分别为7.5%和8.9%,全国为44.9%,从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显著差距。即使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促进中部崛起等政策,两地的外贸依存度依然很低,2004年,中、西部与东部分别相差82.9%、81.9%,和全国分别相差60%、59%。
因此,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进出口贸易。
七、教育和科研差异分析
在校学生数与规定年龄组总人口之比,即“毛入学率”,通常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区域高等教育水平更着重反映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区域提供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下面用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作为指标来衡量我国东、中、西部及全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见表7)。
表7 1991~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及全国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
(单位:人)
地区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东部 37 38 43 47 47 48 50 53 61 74 94 114 135 169
中部 18 19 21 23 24 25 25 27 33 45 57 72 89 96
西部 13 14 16 17 17 17 20 21 24 33 42 52 63 78
全国 18 19 21 23 24 25 26 27 33 44 56 70 86 103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各个地区的在校大学生数每年都在加速增长。但是从三地区每年的情况来看,每年西部地区均要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人数,而中部又低于东部,中部和全国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大致相同。1991年,西部仅占东部人数的48.6%,2000年占到44.6%,2004年为46.1%,这三个年份分别占全国的72.2%、75%、75.7%,虽然西部教育发展取得的很大的进步,但是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人才、知识匮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将严重地阻滞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速度。虽然中部高于西部水平,但与东部也存在着很大差距,2004年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仅占东部地区的56.8%,教育水平同样亟待提高。
当前高技术的发展日益体现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没有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技术,没有高度密集的研究开发更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技术产业化。从资金投入的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技术成果的依赖性直接表现为高技术产业R&D经费与科技活动支出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R&D经费自1991年以来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中部和西部却大大低于东部,2000年东部地区的R&D经费支出为609.8亿元,而中部和西部只有145.2亿元和140.9亿元,只占到东部的23.8%和23.1%。2004年,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河南分别投入60.3亿元、37.6亿元,西部地区的云南和四川分别投入12.6亿元、95亿元,而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投入300亿元、170.6亿元。中西部R&D经费投入的不足,直接影响着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八、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之间存在的各个方面的差异是相互影响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生产总值是各种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科研经费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各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东部地区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及每年大量的R&D经费支出,对该地区的劳动力资本积累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其较低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科研投入是密切相联系的。其次,从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的差异即直接利用能力或外贸依存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能力较弱,导致这两个地区不能充分利用外资优势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缓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第三,各地区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地区的劳动者素质及该地区的区位条件、政府扶持力有关,这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各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以下就三地区存在差异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作进一步探讨。
(一)我国三地区存在差异的原因
1、自然条件。首先,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频繁。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于分布广泛且又相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气候、植被、资源等情况千差万别,各区域贫困形成的原因、运行机制及贫困人口的状况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征是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也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这些条件既不利于人类居住,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赖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农业生产,是贫困地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
2、历史原因。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在工业发展指标方面,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和北京、天津、上海市,集中了全国75%以上的工业总产值。改革开放伊始,东部地区在思想大解放中率先探索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调整,非国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机制的调节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西部地区改革迟缓,在很长时间内仍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并且国有企业不是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去运作,在一些该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效率很低,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些产业中的发展,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3、政策环境。8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先沿海、后内陆,先沿边、后内地腹地,先交通便利地区、后交通闭塞地区的梯度发展战略。在此战略思想支配下,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东部地区采取了倾斜式的政策扶持。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已有基础和兴地富民的要求,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双倾斜,使之率先起飞,成为我国高新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然而,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获得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较迟,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前,国家对西部投资份额较低,致使一些地区某些产业部门由于资金限制而不得不放弃,这也导致了一些新兴产业得不到发展。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有限,国家只能有计划有重点地把资源用在重点发展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中游的水平,由于没有中央政策的重点支持,政策因素是中部地区后发的一个外在的比较劣势。
4、劳动力素质。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的普遍低下是这些地区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障碍。特别是西部地区,解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状况的相应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有的省、自治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超载,而教育基础设施又无法满足需求,因而直接导致了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人口密度大、文化、卫生事业的落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面临沉重的压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
(二)解决途径和制度安排
1、发挥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理论认为,从经济增长的层面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首先是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资源、资本以及劳动力;其次是产业结构,给定生产要素,如果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转移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第三是技术创新,给定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如果技术创新,经济水平同样可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有着较大差距,但如果措施得当,通过有效的制度变迁,在生产要素的供给、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技术创新的效率方面进行弥补与调整,利用劳动力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后发地区将呈现快速的增长,并可能较快地接近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
2、致力人力资本投资。除了实施阶段性的贫困地区扫盲计划和其它教育援助计划,集中资助、扶持、协调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外,地方政府也必须制定相应的教育发展计划并对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作出调整,把教育发展、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升学率和巩固率以及成年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等作为考核贫困地区官员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在大力推广基础教育普及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切实提供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3、引进外部资本。由于中西部地区的自身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两地区不仅要引进国外的资本,而且还要将境内不同地区的资本特别是东部地区的资本吸引过来,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利用外资充分发挥经济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要根据各地区区位特点,促进产业间带动作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和促进特色经济带的形成,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中的作用,使生产要素向低成本、高效益的区位和产业流动。同时,强化社会服务,改善社会环境,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和优抚安置制度。东部必须跳出经济“本位主义”,增加向外投资的力度,充分利用中西部资源、市场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势,实行跨地域扩张,实现全国性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措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构建和完善区域发展的宏观分层调控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标签: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地区生产总值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恩格尔系数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增长速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