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惑,悦生活-—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论文

解困惑,悦生活-—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论文

解困惑,悦生活
———如何克服社交焦虑?

职工困惑

我今年26岁,从小就非常害怕一个人独处,必须有人陪伴才可以。大概半年前,我开始觉得这种感觉更加厉害,总是害怕独自离开家去拥挤的场所,比如商店、剧场等,我担心在这些地方出现恐惧感时孤立无援、不知所措。我怎么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读:

您提到害怕、需要有人陪伴,其实很多人在面对陌生人、陌生场所,或多或少都会紧张和不适,这是应对“不确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确定都是会引起焦虑的。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情绪,也是对日常的自我意识过度。通常非常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嘲笑,表现为害羞和窘迫,被称作是社交焦虑障碍。焦虑是一种很难承受的情绪,往往人们会不暇思索地做出种种行为而从中逃开,但是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甚至是有益的。因为这会驱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然而,活着就意味着要和不确定相处。总是会有新的事、新的环境、新的人出现。无法忍受不确定,容易倾向于选择已知,会比较不容易改变和突破。

鼓励通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手段遴选优质创业项目,以项目辅导为核心,将创业教育融入创业全过程。加强创业全过程的教育和指导,提升个人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专家建议

预防和克服这种情况,给您一些小建议:

第二,在焦虑中观察自己的感觉。可以尝试着变成一个自己感觉的观察者,因为当你对未知的事情感到非常焦虑时,这种焦虑的背后往往是你已经有的情绪,比如当你担忧“孤立无援”时,去捕捉和观察自己的感觉,也许会发现困扰你的不是那个不确定的未来,而是“我想要逃开这些负面的感觉”。只有当焦虑发生时,你愿意去观察和分析自己的焦虑背后是什么,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抽取15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内分泌失调,无神经系统疾病。观察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4±1.4)岁;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5±1.3)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权利行使原则是“法不禁止即自由”,权力行使原则虽是“法无授权即禁止”,但仍存在广泛的自由裁量空间,所以法律对民间融资监管双方的行为都不是绝对的约束,双方都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多种选择。如此就存在各自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穷尽手段的可能,虽然行为都在合法范围内,但可能不合理而缺乏对方认同,进而影响对方行为的理性。因此在博弈中树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兼顾对方合理利益需求的合作观念很重要。

第一,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和计划。考虑和分析所有可能的最坏情况,具体地思考可能会发生什么,一一做出应对步骤计划,而不是宽泛地悲观恐惧、沉浸在恐慌中。假如它们真的发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处理。

第三,抛弃虚幻的失控感,聚焦在你可以控制的东西上。对未知的焦虑往往和控制感有关,只是那种害怕失控的感觉在影响你的焦虑水平和自信。这种感觉是虚幻的,不如去找到那些你真正能够控制的东西,提高应对的能力,“做好我能做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经常找一些你可以做到的小任务给自己,把大的目标拆成小的步骤,让自己经常感受到“我能做到”,及时在每次做到之后给自己奖赏——哪怕只是一个冰淇淋。

第四,制定行为规则。解决焦虑的方式并不是时时检查,而是约束自己。比如您对独处和陌生场所比较敏感,就给自己制定只能查看一次的小目标会比较容易实现,这也许与以前想象的相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最后,正念冥想其实是一种克服社交焦虑立竿见影的办法。每天只需十分钟,什么都不做,也不想过去和将来,让思绪退一步,去熟悉自己所处的“现在”,就能感知到更多的专注、平静和清澈。

标签:;  ;  ;  ;  ;  

解困惑,悦生活-—如何克服社交焦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