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及其强化措施论文_白甜甜,方海亮

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及其强化措施论文_白甜甜,方海亮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256410

摘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将高速公路建设与绿色植被的覆盖进行有机的结合,用以改善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高速公路生态绿化通过因地制宜,所使用的绿化植物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同时实现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固与边坡的巩固,避免水土流失。新时期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建设中应当积极采取新模式用以提高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的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现状;措施

高速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防眩、防噪、吸尘及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多种功能作用,同时,还可以美化高速公路环境,改善行车条件,增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因此,让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美化起来,打造成美丽的流动风景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公路绿化作用

首先,公路绿化能够实现对公路沿线环境的改善,丰富公路线形,营造更多优美景观,最大限度减少新建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公路自然、人文、环境方面景观相结合,使公路构造物能够更好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营造一个和谐、优美的行车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公路水土流失;另外,公路绿化还能使公路行车安全性得到提升,改善沿线环境,降低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危害。公路绿化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视线诱导功能

在司机和游客视野内,公路绿化是除道路外的主要内容,种植优美的花草和植物,不仅能够给人们以舒适、优美的享受,同时还能更好的提示高速公路线形变化,提高行车安全性。

1.2缓冲功能

公路两侧种植有密集灌木和乔木,能够有效缓解公路汽车给司机带来的视觉冲击,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危害,减轻财产和生命方面损失。

1.3防眩光功能

夜间相向行驶车辆司机会因为灯光出现炫目,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交通安全隐患,在公路中央隔离带栽种灌木和乔木,能够有效遮挡眩光,提高行车安全性。

1.4遮蔽功能

公路绿化可有效遮蔽不利于行车的相关构造物,使公路景观得到改善,保证行车安全,遮蔽对象有公路两边的刺眼建筑物、广告、垃圾焚烧厂等。

2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绿化造价与资金投入不均衡致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效果和质量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数量是一定的,在一些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由于过分重视形式美,选用的高维护的城市绿化品种致使其与高速公路周边环境及实际需求不匹配,投入资金大但无法取得良好的生态绿化效果。而在一些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由于考虑不足致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的需求。一些施工单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处于成本考虑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未能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质量的苗木致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效果大大折扣。(2)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需要采取统一规划,但是在很多的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中存在着绿化植被品种单一、相互互联的高速公路重复不断的使用相同的植物品种。在高速公路的中央分隔带防眩晕的绿化树种品种单一,这一单一的树种变化容易造成过往司机出现视觉疲劳。绿化带并未按照相关要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乔、灌、花、草的立体种植结构,季节变化性较少、开花的花灌木的种类占比较低。(3)高速公路生态绿化除了需要具有较为良好的绿化效果外,良好的后期营管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规划设计时需要注意选择可维护性较好的植被品种,同时在后期的管养阶段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科学、规范的做好林木的管理与维护。一些高速公路在生态绿化设计阶段不科学、不规范,在后期的养护环节与实际脱节致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效果。

3强化高速公路绿化质量的有效措施

3.1中央分隔带的景观绿化

为更好地发挥中央分隔带尽管绿化遮光、视线引导、眩光等作用,应分析公路断面分布情况,确定中央分隔带宽度,并综合考量周边生态环境条件,科学选择和配置绿化植物。不同路段可采用高低交错的植物,上层小乔木按照相同的排列方式、株距、修正方式排列,下层搭配相和谐的灌木和地被植物。由于长期处于尾气污染的环境,加之高速公路行车中绿化养护比较困难,应选择具有耐旱、耐尾气污染的植物。

3.2路侧景观绿化

路侧景观绿化应从全局统一规划,突出绿化的艺术性、观赏性。坚持适地适树,首选本地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管理容易的树种,重视两侧带状景观的瞬时观赏效果,通过“遮、露、引、借”等造景手法,使路侧景观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为丰富路侧植物景观,可尽量选择多种植物搭配种植,形成明暗过渡的效果,既美化道路环境,也避免驾驶人员视线疲劳。边坡是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重点,边坡绿化的种植要根据地区特定,以及施工现场环境进行选择,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植草、铺草皮、灌木种植等,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降低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边坡所用绿化植物,需要具有强壮发达的根系,易成活、抗病害。土质边坡可直接将草种、花种洒在土壤上,形成生态防线;岩质边坡则可运用浆砌片石、护面墙、混凝土预制块等方式进行处理,形成可靠的防护体系,防止出现边坡滑塌等问题;边坡防护要求比较高的高速公路,还可加盖格栅,在中间种植花草。

3.3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

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一般占地面积大,景观要求较高,造景位置集中,在绿化设计及实施过程中,以“一处场地突出一个主题”,充分利用各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条件,加以人工造景,强化与自然结合,与四周建筑物结合。互通式立交区应根据不同地段、周边环境、立交形式、地形使绿化景观自然、和谐、色彩明快、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富有人情味,苗木配置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层次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使人们在通过互通式立交区行使时,从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造型,以提升高速公路的品位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力。管养服务区应充分利用周边大面积的环境,作为公共绿地的“面”的外延,区内的林荫道作为公共与半公共的线性绿化带,点、线、面有机结合构成绿化空间体系,与高速公路、收费设施形成一体,起到点睛之功用。互通式立交区、管养服务区的苗木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满足绿化设计功能的要求,有较强的抗污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具有苗期生长快、根系发枝性好、易繁殖、移植和管理,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植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能与附近的植被和景观协调,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4结语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长期以来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理论与规范,致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新时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当积极加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不断加强对于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的研究,并结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周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方案设计与实施,保障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建设效果。本文在分析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祝哲.高速公路景观区的绿化和养护[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162-163.

[2]莲花.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136-137.

论文作者:白甜甜,方海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绿化现状及其强化措施论文_白甜甜,方海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