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房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掌控,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混凝土裂纹问题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设计环节就要加强对结构布置的设计与控制,从根本上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如此才能更好的配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多种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持续增加。本文针对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应对进行探究。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纹
混凝土是房建工程的重要材料,而裂纹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通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1、裂纹在房建工程的产生原因
1.1设计环节的原因
住房建设项目中出现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于设计存在不足。以下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设计阶段导致混凝土产生了裂纹:①不合理的设计方法。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根据遵循科学设计的原则,造成混凝土产生了裂纹,导致实际施工时无法按照设计方案实现。②计算不得当。设计过程中应该要重复计算偏差并仔细检查,计算失误也提高了混凝土出现裂纹的可能性;施工后产生混凝土裂缝也可能是钢材不符合机械要求。③施工顺序不当。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大多是因为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场所做实际考察和调查分析,施工顺序错误导致混凝土变形和出现裂纹。设计未能将相应的研究和设计的具体特征结合起来,设计方案不能与混凝土的应用特性相适应,这也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1.2外界环境的原因
施工混凝土的环境不适宜。环境因素对房屋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不仅仅是在施工过程中,建成后房屋的维护也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了避免施工中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纹,要根据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对策,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变化和对混凝土有何影响。水分和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纹的两个主要的环境因素:混凝土会由于所含水分的量随之变化体积,水分多在干燥和蒸发的过程中混凝土会有较明显的形状变化,混凝土冷却后质地坚硬,强行收缩就会出现裂纹。混凝土裂纹有一种现象是堆叠效应,一般是温度远高于常温的时候;而当温度很低时也不利于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等极端的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裂纹。比如地震、冰灾天气是比较少见的外界环境原因,但也对混凝土裂纹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一般是发生在房屋建好之后,房屋的主体在强烈的震荡、或者冰冻热胀冷缩后结构被破坏,带动了混凝土的大面积裂纹。
1.3施工技术的原因
房建施工环节出现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例如房建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纸开展房屋建设活动,施工条件未能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房建施工人员没有遵循施工技术要求,振动棒的振动幅度与振动频率无法满足工艺技术要求,导致混凝土出现振捣不均匀等现象,进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作业人员为结合实际环境对混凝土施工作业方案进行科学调整,进而降低混凝土施工作业效果;混凝土施工作业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未对混凝土建筑结构做好科学的保护工作,进而导致混凝土在后期养护过程出现裂缝。
2、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纹的预防对策
2.1 加强房建施工设计,提高混凝土设计科学性
首先,在建筑物本身的设计上,应当对建筑物的重量、高度和地基、周边环境等进行勘察,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再作针对性的设计规划;其次,在混凝土制备设计上,应当科学制定配置比例,对于水分和水泥的配比进行科学设计和严格控制,以最佳比值作为设计标准,经由多次试验达标才能应用在实际施工当中。选择填充剂时为了避免因填充剂的加入而引起混凝土收缩的剧烈变化;此外,应当在添加剂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控制好混凝土的气孔和收缩性,避免大量混凝土裂纹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工艺施工
首先,应当依据设计工艺进行混凝土的制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搅拌均匀。在混凝土运输当中,做好相应的运输防护,避免水、阳光和温度等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破坏;其次,应当做好混凝土浇筑速度的控制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振捣;此外,应当做好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作,以此有效降低裂纹的产生。在抹压当中,严格控制好抹压时间。避免时间太迟导致抹压效果不佳,未能达到相应的抹压要求;避免时间太早而裂纹未产生。在混凝土凝固前做好抹压施工,既能防范裂纹的产生,同时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3严把原材料质量关,落实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首先,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工作,避免购置以次充好的原材料,依据设计要求选择最佳的原材料;其次,做好原材料的运输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质量防护避免原材料质量受损;此外,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才能应用在混凝土制备中;另外,房建单位需要严格做好施工建设材料的把关工作,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入手,避免采购人员或者是材料供应商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确保房建工作所用到的原材料符合施工设计的各项要求与需要。在施工完成后,落实混凝土的结构养护工作,在凝固过程依据环境设计相应的养护方案。在温度控制方面,按照设计和施工实际保证混凝土所需的温度,可以通过洒水或者覆盖草袋等对其温度进行控制。湿度控制则可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或者是洒水来保证湿度的合适数值。
2.4环境因素合理控制
对降低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施工建设质量的影响,需要房建施工人员全面提高对环境管控因素的重视,积极做好房建施工环境的管控工作,最大限度弱化环境因素对房屋建设工程的影响。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的气候现象,依据天气条件合理规划施工项目,避免混凝土施工期间降雨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及时调整混凝土温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做好温度防护措施,例如外部洒水、外部遮挡等,避免温度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
2.5 不断提高施工技术,避免混凝土的使用意外
为预防混凝土使用中意外情况引发的裂纹,一方面,应当做好混凝土使用的规范管理,通过使用警示提醒等方式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裂纹;另一方面则应当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水平,打好房建工程的质量基础。在开展工程建设工作时,必须要结合工程的真正需求和施工的设计方案使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不仅要对施工的细节重视起来,不允许出现施工技术不足的情况,同时还要对施工的环节给予重视,严格管理和控制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房建工程完工后做好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补救,消除混凝土裂纹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房建工程混凝土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艺和所用材料不合理所致,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在施工的源头进行控制,做好裂纹出现的防治措施。若已经出现了裂纹,则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修复,确保裂纹的进一步发展而影响房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京红,史攀飞,杨跃飞,王印,刘子倩.基于CT试验的混凝土裂纹扩展演化研究[J].混凝土.2017(04).
[2]李东明.结构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J].科技创新导报.2017(28).
[3]李慧慧.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5).
[4]冯坤昌,刘明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16,28(4):548~549+559
论文作者:潘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纹论文; 环境论文; 建工论文; 原材料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