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鸿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分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在进行工程的准备阶段时,应该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成本分析再进入施工阶段,如果没有进行严谨、仔细的分析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造价。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管理分析,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盈利。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造价预结算审核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审核
1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开展内容概述
1.1工程范围审核
项目后期进行工程造价审核的重要依据来自于对施工范围合理的审核,其中包括工程涉及到的所有资料以及合同。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各种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承包工程的范围及相应的工作内容,从而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2工程量审核
充分的了解工程涉及的范围之后,就要分析整个项目的工程量,其中应当包含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工程量审核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配置情况,所以在进行工程量审核的过程中,应提高其准确度,并且将计算结果的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1.3定额套用审核
在进行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定额套用进行审核。具体来说就是审核设计图纸上的项目工程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除了上述所说,定额套用工作还涉及到在进行审核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否与相对应的施工内容匹配,避免在审核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相关审核内容
2.1审核定额套用对象
为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与事先决定的图纸设计没有过多的差异,应重视对工程项目所选用项目的设计审核。(这句话是否有问题?)
审核定额换算的内容,检查其是否真实是否准确,而且要注意换算单价是否合理,换算方式是否可行。
审核定额编制,确定其是否合理。
审核工程项目,防止出现重复套用的情况。
2.2审核费用计取情况
在审核费用计取时,重点审核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原材料价格的合理性,二是取费费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而这个费用是综合性的,掺杂很多方面,比如涉及了税务、利润、设备和人工。以下是主要审核内容:
比较原材料的预算价格和原材料所在地的市场价格,对两个价格之间的差异做出判断,判断其是否合理。
审核原材料的购买价格,并了解材料原产地的市场价格,在出现差异时审核该差异是否在合理区间内。
审核建筑单位有没有接受该原材料的购入价格且购入的材料有没有符合有关材料的质量规定。
审核取费费率,重点检查计算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与相关要求相符,确定取费方式符合规定,使取费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2.3审核工程量情况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工程量审核,因为在项目实施时工程量中出现一丁点差错也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以下是具体审核内容:
审核整个项目,保证它是完整的;其次,重视对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核,也要做到仔细审核所有的环节,明确预算定额和消耗定额是否合理,大大降低项目出错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工程预算编制的是否完整和是否可行进行审核。
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方式,保证所使用的计算方法符合工程项目与实际情况,并且要充分利用施工图纸,仔细分析施工图纸,在审核过程中确认施工图纸的内容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对于定额套用的利用相符,做到内容吻合方面的审核。
3目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就是其中之一,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经济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解不充分,所以在制定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很难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日常需求,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许多建筑工程也没有对经济成本管理提高重视,没有制定相关的材料管理制度,出现建筑材料丢失的等问题。另外,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施工的要求,会导致所采购的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进而加大施工的经济成本。
3.2员工综合能力不足
在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成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考察,就会出现人为事故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成本。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分析出存在的风险,也会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3.3成本控制不合理
现在许多建筑企业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施工阶段,不重视造价的预算管理和控制,许多施工单位施工成本预算就是为了配合项目的中标,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随着施工进度进行成本记录,没有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导致经济成本不断加大,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追加资金,甚至有的施工单位在项目快要竣工时,才发现已经超出了投标预算,直接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
3.4建筑工程监督制度不完善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希望尽快完成项目的建设,加快施工的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施工工期是非常合理科学的,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应该对每一个施工环节加强监督力度,制定完善有效的监管制度,确保在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防止出现施工成本增加。
4做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审查的措施
4.1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和相关的政府部门,都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体系。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部门,为了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应该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合法的权益,整治市场,充分的了解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沟通的平台。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管理,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
4.2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施工成本管理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过程中,为了合理的控制建筑施工的经济成本,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造价预算,从而大大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使企业的投资得到有效的保障,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4.3对工程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不断持续的发展,为了保障造价预算过程的科学性,应该对其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资金的使用符合相关要求,应该制定严谨的预结算制度,从而有效的规范建筑企业,对施工建设阶段进行有章可循的监督管理,可以促使经济成本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正确的结合预结算制度监管企业投入的资金,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非常有助于项目资金配置最优化。
4.4大力培养专业化人才
在进行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保证预结算审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充分的了解可能出现的各种施工状况。在发展建筑企业的过程中,为了保障预结算工作的质量,应该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够确保使用严谨的专业知识进行预结算工作,使工作成果得到保证,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减少投入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比较复杂,专业性很强,与许多方面都有关联,这决定了它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起成本管理和预算工作,才能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建筑材料价格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及风险管理[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00165.
[2]文启祥.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3):222.
论文作者:徐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造价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