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群体间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群体论文,印象论文,专题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徐建华 主持人导语 近些年,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可谓一路高歌猛进,从以超大建筑面积为噱头见诸报道的各类图书馆,到外媒眼中的“最性感建筑”;从文化共享工程、“中心馆—总分馆”制、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到《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无论是硬件设施、服务理念,还是制度建设、政府重视程度,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之相应的是图书馆事业编制岗位逐步提升的学历要求与越来越悬殊的报考、录取比例,足见其已成为公众竞相追逐的热门职业之一。与公众的热捧相反,图书馆行业内部却一直弥漫着一股“郁结”之气,具体表现为图书馆员们对职业现状的极为不满、极度抱怨,同时却又无可奈何。此外,在公众与图书馆员之间,存在着图书馆学专业学生这样一个群体(下称“未来职业者”),并以职业背离主角的身份频频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话题之中。为何公众、未来职业者与图书馆员对职业的感受差异如此之大?为回答这一问题,在“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课题之下,我们开始了“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群体间差异”研究。 不同于以往我们从公众、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三个群体各自的角度出发,探寻单一群体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思路,这次我们是以更加宏观的视角,全方位地报告图书馆员在公众、未来职业者和图书馆员自身心目中的印象,比较其中的异同点,并寻找造成群体之间刻板印象差异的原因。 为此,本研究根据刻板印象的研究路径,对我们团队的“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问卷的全国数据进行群体间的比较分析,得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词表、三个群体共有和特有的刻板印象特征以及形成该刻板印象的原因。 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20.0,采用单一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数据来源为团队从2009~2011年使用自编问卷收集的全国问卷数据,包括公众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数据(有效问卷2535份)、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数据(有效问卷2193份)与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数据(有效问卷4220份)。 本专题共三篇文章,包括《内—外群体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内—外群体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与《内—外群体理论视域下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三篇文章借助刻板印象的“内—外群体理论”,依次回答了公众、未来职业者与图书馆员这3个群体之间图书馆员刻板印象有何差异、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有何差异、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为何等问题。 作为“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的第四组成果,本专题文章的刊发也意味着“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进入收尾总结阶段。“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历五载寒暑。五年时间,我们欣喜地看到图书馆界逐步接纳规范性实证研究范式,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有识之士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人的共识,此间也积累了一些研究设计严谨、过程完整、结论可信的优秀成果。但同时也毋庸讳言,当今图书馆学学科中仍存在着大量感悟、思辨、伪实证的研究,干扰着学科内的科研秩序,并对外传达着错误的图书馆学学科研究的范式,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并自觉抵制的。 在良莠不齐的研究环境之下,从事实证研究的学人们必须坚定规范性实证研究意识,注重自省,并不断提升自身研究的规范性,以此来提高图书馆学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使得图书馆学逐步立足于现代学术之林之中,从而获得其他学科的学术尊重。这是我们的希冀,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专题: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群体的比较研究_图书馆员论文
专题: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群体的比较研究_图书馆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