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灰埠卫生院 山东青岛 266700)
【摘要】目的:研究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结论: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B超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30-02
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因为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较大限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针对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来源于2012年12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以1:1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其中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6.21±3.26)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6.05±3.12)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恶性肿瘤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为:麻醉方式选用全身麻醉,在患者的右侧肋底部做出一个斜切口,逐层进入到腹腔内部,能够对胆囊三角解剖机构进行清楚的观察,然后再对其进行分离处理,将胆囊动脉、胆囊管结扎,完成胆囊的剥离之后将其切除。完成手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进行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接受手术治疗,采用B超进行定位处理,将穿刺点定在患者腋前线7~9肋间与右侧锁骨中线,测量穿刺点到胆囊之间的深度,在穿刺点采用经皮经肝脏入路的方式,注意从胸膜腔、胆道以及肝脏大血管绕过。然后再给予患者4ml 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皮肤上采用尖头手术刀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其长度控制在2.5mm。采用B超进行引导,在胆囊腔内置入F6-10导管针,成功穿刺之后,将针芯拔出,然后再将导管送入到胆囊中,深度约为2cm,确保其成功到达胆囊腔之后,将导管采用蝴蝶胶进行固定,将无菌引流袋外接好。完成手术后,要将细菌培养结果作为依据,采用敏感性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没有缩小,甚至出现了增大的现象,其急性胆囊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灶缩小50%以下,其急性胆囊炎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为有效;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灶缩小50%以上,其急性胆囊炎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其次,要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之后,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x-±s)进行表示。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具体见表。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完成手术后,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胆漏,10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P<0.05)。
3.讨论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是因为胆囊受到外界病原菌的入侵而引发胆囊炎症出现的一种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则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式,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这种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诸多缺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了较大限制。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手术方式下,因为不需要剥离胆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其次,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创伤小,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由此可知,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强.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27-1729.
[2]许洋.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48-49.
论文作者:韩增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8
标签:胆囊炎论文; 患者论文; 胆囊论文; 肝胆论文; 并发症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