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育人环境强化习惯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林朝威

优化育人环境强化习惯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林朝威

( 广西来宾市宁柳友谊小学,广西 来宾546117)

【摘要】人并不仅仅受理性的支配,还会受行为和思维的制约。而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外化向内化的转变。因此,在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加强对小学生的教育,使得小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入接受这种养成教育,从而将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重要的道德资本,而且对人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也是深远持久的,所以必须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的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和能力还尚未形成,所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的阶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如果仅仅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抵触情绪,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时,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养成教育方式的选择,使其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落后,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识还存在着偏差,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未能够认识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而导致他们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的培养,使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其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也比较的单一和落后,教育的有效性非常的差。教师未能够真正关注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也缺乏一个比较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所以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社会环境也比较的复杂,存在着很多诚信缺失、打架斗殴、假冒伪劣等一系列的不文明的行为,这些对给涉世未深的小学生带来一系列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说社会不良氛围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校的教育作用。再加上现阶段许多的小学还尚未形成一个符合自身学习特点的评估和评价体系,传统粗暴单一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没有起到一个应有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养成教育的机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协调统一,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接受良好习惯的熏陶。所以,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氛围,比如教室、校园要干净整洁,这样学生就不会随地丢垃圾和吐痰;教学设备先进和管理比较的规范,这样学生就不会随便的乱刻乱画;教室当中的物品如果摆放的非常的整齐,那么学生也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的非常的整齐和有序。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渗透。需要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各个学科的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机的渗透,这样能够起到一个明理导行的教育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众所周知,知识是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各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行为规范的渗透,更容易使学生了解和接受。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去。

(二)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

家庭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更加的大,是对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所以,学校要充分的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方式,使得家长能够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能够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将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得学校和家庭合作,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学校可以定期的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够及时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反馈给老师,这样能够使得对孩子的了解和认识更加的准确和全面,也能够使得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监督和教育,从而慢慢养成自律的意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家庭要能够使用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使得家长和学校能够在养成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也使得孩子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对照标准,强化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三)优化社区德育环境,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而且因为社会德育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感染力也比较的强,有着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社会环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外部的控制,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社会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氛围,培养一个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从而达到一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的遵守社会的规范,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思想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体验,而德育教育过程主要是由知、情、意、行这几个环节结合而成的,体验必须贯穿于各个环节当中。所以要将体验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当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将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充分利用起来,既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又进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感悟道德,不断的磨练学生的意志,锻炼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三、结语

小学阶段正是小学生各项行为习惯形成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正是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时,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三个阵地,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家庭养成环境、社会良好风气,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得学生能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的要求自己,切实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鹿清溪.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对策——优化环境,强化养成[J].好家长,2016(51):104.

[2]余明山.优化育人环境 强化习惯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8(03):16-17.

论文作者:林朝威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优化育人环境强化习惯养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林朝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