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代凌
(四川省泸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100)
【摘要】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高血压铸型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大小及铸型特点,选择铸型血肿一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用YL-1型穿刺针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6-12h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00~300ml。结果:38例存活35例,生存率921%;死亡3例,死亡率79%。穿刺针在脑内留针时间4~10天,平均6~7天,术后并发症:迟发型血肿3例;脑梗死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采用GOS评估: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具有创伤小、手术时机短、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YL-I型穿刺针;铸型;脑室出血
【中图分类号】R722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77-02
铸型高血压脑室出血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在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采用YL-1型穿刺针行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铸型高血压脑室出血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9岁,均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发病至就诊时间15~48h。发病后头颅CT检查明确脑室系统不同程度铸型出血。其中12例为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26例为丘脑及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血肿量30~60ml/20例,60~80ml/15例,大于80ml/3例,中线结构偏移小于5mm。12例一侧脑室铸型为主,8例双侧脑室铸型,8例三脑室及一侧脑室铸型为主,6例三脑室及双侧脑室铸型为主,4例全脑室铸型,12例发病后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入院时GCS评分:9~12分18例,6~8分16例,3~5分4例。
12手术时机:我院开辟了急性脑卒中抢救绿色通道,所有患者就诊后迅速完成头颅CT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2~12h内安排手术治疗。
13手术方式及治疗:入院后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大小及铸型特点,选择铸型血肿一侧或双侧脑室额角,局麻下,用55~65cm长YL-1型穿刺针(北京万福特科技公司产品)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穿刺部位在发际线后25~3cm、中线旁开205cm处,针尖方向对准双外耳孔假想连线并与矢状面平行,进针深度约50~60cm,拔出针芯见有血性脑脊液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5ml注射器缓慢吸出部分血凝块及脑脊液,测压管测量颅内压,待颅内压下降至100~120mmH2O,引流针接无菌引流管,引流管远端接无菌引流袋挂于床旁。引流管高度在穿刺点上10~15cm,每日引流量控制在200~300ml。术后6~12h经引流管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单侧脑室铸型每次2万/u(溶于3ml生理盐水),每日2次,注射完夹闭4~5h后开放。双侧脑室铸型每次5万/u,每日2次,疗程3~6天,第6~7天闭管,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若复查头颅CT脑室内出血已明显减少,脑室系统通畅,无脑室扩张,立即拔出引流针;若仍有脑室扩张,适当延长尿激酶灌注及留针时间。本组病例留针时间4~10天,平均6~7天。拔针后根据头颅CT所示血肿残留情况行腰椎穿刺或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至淡黄清亮。所有病人均在重症监护病房予以生命体征、颅内压及心电监护,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颅内压、缓解脑血管痉挛、神经营养药物、维持内环境稳定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3日意识障碍无改善、痰多难以排出者,予以气管切开、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2结果
38例存活35例,生存率921%;死亡3例,死亡率79%。术后随访6~24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良好26例(其中16例无任何神经功能障碍),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为年老多病患者,死于严重肺部感染、脑干功能衰竭、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脑室内积血影像完全消除时间6~12天,丘脑及基底节区原发血肿影像完全消除时间2~3周。术后并发症:迟发型血肿3例(均在30ml以内,未开颅,仍予以YL-1型穿刺引流,全部治愈);脑梗死2例,颅内感染1例(经反复腰穿,积极应用抗生素治愈);肺部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1月内死亡率达30%~50%[1]。其中铸型脑室出血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脑颅压急剧升高,如无外科干预,一旦脑疝形成可致患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达80%[2]。尽早降低脑颅压、恢复脑脊液循环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3]。针对该病的治疗,目前认可的首选疗法是脑室外引流加血肿溶解术。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需在手术室进行,所用引流管为软质管,易因变形及塌陷致引流不畅。YL-1型穿刺针最大的优点为硬通道引流,穿刺针经电钻驱动进入血肿腔,针体自锁固定在颅骨上,头端同时被安全固定在血肿中心并能长时间保持通畅直至血肿引流干净。此操作可在病房局麻下进行,局部创伤小,手术时机短,易被临床医师掌握,同时由于花费较少,能实实在在造福患者。
总之,YL-1型穿刺针侧脑室外引流是治疗铸型高血压脑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继宗,周良辅,周定标,等.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238-2242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9-870
[3]ChenYC,WaYR,HsuWc,et al.Basal ganglia-thalamic hemorrhage in young adults:A Hospital-based study[J].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6,22(1):33-39
论文作者:彭中代凌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8
标签:脑室论文; 铸型论文; 血肿论文; 术后论文; 高血压论文; 穿刺针论文; 头颅论文; 《河南中医》2013年4月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