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_空间分析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差异论文,年代论文,世纪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75—5444(2001)02—0136—1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 这些研究,相当一部分基于全国省级行政单元的数据[2~11], 仅个别研究使用了少数省份的县级数据[12]。基于省份数据的研究,较好地展示了区域经济大格局的变化,却忽略了省内区域经济的非均质性,尤其是一些跨越省级的经济地域特征,很难展现出来。就与区域政策的关系而论,同样的区域政策会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区位上产生不同的结果。为此,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从县级资料对全国进行地区差异分析的重要性[5,12]。但以前由于县级数据获取十分困难,制约着相关的研究。本文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2个年份的县级数据。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图形分析,从新的角度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作一初步探讨。

1 理论背景及数据分析

1.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讨论的主要观点

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 基于省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趋同现象,但90年代以来出现扩大趋势[1,7,10,13]。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有2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国家优先目标应当是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2], 解决地区差异问题不应当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14];另一种认为,当前地区差异已经太大,如果再扩大会引起灾难性的政治后果[7]。缩小区域差距的措施很多, 可归结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大类[5]。2000年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似乎是对区域经济差异过大的观点的肯定。

然而,笼统地基于对东(沿海)、中(内陆)、西部三大地带的分析,忽略了三大地带内的巨大差异。沿海地区内部,仍有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集聚区;西部地带中,也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域。省际之间的分析结果,明显优于三大地带的分析。但仍存在分析单元过大的弊端。

基于更小的地理单元的分析,是否可以揭示出与省际分析不同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由点及面扩展特征,县域分析可否展示这种特征?就区域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而论,较小区域的分析是否比省际分析更具实践意义?本文力图回答这些问题。

1.2 指标及数据讨论

由于GDP较好地反映了区域的发展程度, 它被广泛用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之中[5]。做为对基于县级单元研究的尝试,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成果,本文选取1990、1998年的数据。这2个年份各县、 县级市、区(以下统称县域)人均GDP,主要来源于各省、市、 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对于统计年鉴中未提供相应数据的省份,根据各县域GDP 与常住人口数据计算人均数据。

需要说明,1990年相当一部分省份仅提供了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考虑到这些省份的国民在省外(国外)所创造的生产总值十分有限,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与GDP差别不大,故使用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

本文研究中使用了数字化的县域界限数据。该数据基于不同年份的测绘资料。经与最新出版的各省、市、区行政区划图比较,有99个县名出现了变化。其中91个为县改市后的名称变化,8 个为县名本身变化。但是,县域界线变化不大。故运用该图形数据进行1990和1998年的经济差异变化分析,基本可行。

在分析中,对省辖市的数据做了如下特殊处理。①如果两年份市辖各区统计资料齐全,将各区分别处理;②如果两年份市辖各区统计资料不全,将市区统一考虑,各区均为市区统一数据。用该方法处理的省辖市共计62个,占全国2469个县级单位的2.51%,由于各省辖市的地理范围较小(多数小于县级地域),故这种处理在空间上不会产生大的偏差。

2 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

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为高低交错(图1), 但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2.1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数明显多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数

图1表明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处于控制地位(在全国不含港澳台的2443个县域中占66.3%)。这种数据分布,反映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中,有些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 这些极端数据加大了数据总体的离散程度(图2)。其实际含义, 便是出现了较大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图2 1998年中国县域人均GDP数据分布

Fig.2 Data distribution of per capita GDP by county of China in 1998.

2.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县域集中于沿海、江、线、边地带

从图1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状况的县域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沿长江地带、沿京广线地带和北部沿边地带。其中东部沿海地带最为突出,由北向南可分为6个地区:①辽中南区,有32 个县域高于全国均值;②京津塘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环渤海区,有高于全国均值县域38个,其人均GDP平均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③山东半岛,有高于全国均值县域50个;④沪宁杭区,包括上海、江苏东部和南部、浙江北部,有高发展水平县域数近140个, 其中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000元以上者约100个,人均GDP在全国均值3倍以上的县域数为67个;⑤福建中东南区,有高发展水平县域数68个,人均GDP 为全国均值的2倍;⑥珠江三角洲区,有高发展水平县域数72个,人均GDP比全国均值高出3000元以上,部分地域(如深圳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值2 万元以上。

内陆地区的沿长江和京广线地带的高发展水平县域,只是断续显现出来。沿长江地带在湖北中部和成都、重庆附近,明显集中了一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湖北中部以武汉为中心,东西延伸的该类县域数达32个;成都平原和重庆附近也分别集中了21个和6个该类县域。 沿京广线地带的高发展水平县域,从北向南依次为石家庄附近、郑州附近、武汉附近、长沙附近地区。

北部沿边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北部边境地区,以及甘肃北部和新疆东部。这里高发展水平县域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倍左右。

2.3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集中于中西部地区

人均GDP比全国水平低50 %以上的县域明显集中于京广线以西地区(图1)。其中西南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大部、 西藏东南部),绝大多数县域人均GDP不足全国均值的50%, 有些县域还不足全国均值的10%。陕西、山西、豫西、鄂西、湘西是另一片低水平县域,其情况与西南地区相类似。

纵观低发展水平县域的分布,可以看出,除了集中于山区、寒区和旱区之外,省际边界地区是另一类值得关注的区位。如陕甘、陕蒙、川陕、鲁豫、鄂豫、皖豫、浙闽、闽粤等边界地区,均明显出现呈带状分布的低发展水平县域。这一点,曾有学者在对部分省际边界分析中提出[8]。全国性的分析,展现了其普遍意义。 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省份之间(如苏鲁、浙闽、闽粤间),也出现了不发达走廊。

2.4 沿海发达区内部存在着不发达县域

尽管沿海地区较高发展水平县域十分集中,但是,明显可以看出仍有一些不发达县域点缀其中。有2种情形:①6个高发展水平区内有较低县域,如辽宁的凌海市(4339元)竟比近邻盘锦市低15021元; 河北大城县(5467元)不及东北邻的天津市的1/3;山东惠民县(3879元)仅为东邻东营市的15.7%;在全国工业发达的沪宁杭区,浙江缙云县人均GDP仅为4164元,不及义乌市的1/4;位于福建泉州市(16929元)北邻的仙游县(372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2156元;在珠江三角洲区,广东佛冈县人均GDP为3185元,比南邻的花都市低18074元。②6 个高发展水平区间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发达县域,如辽中南和京津塘区之间有16个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山东半岛与沪宁杭区之间有一个带状分布的低水平区(有29个县域);有7 个低发展水平县域把福建中东南和珠江三角洲区隔开。

3 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空间变化特点

3.1 高发展水平县域沿一定规律扩延

比较1998年(图1)和1990年(图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可以看出,高发展水平的县域从几个中心向外扩延。这些中心包括沿海地区的北京—天津、胶东、上海、厦门、深圳;内陆地区的武汉、郑州、长沙、成都、昆明。沿着这些中心,其周围地区的高发展水平县域在1998年明显多于1990年。其中,上海和深圳两中心的向外扩延最为突出。这种扩延现象,回应了增长极和增长中心理论中的扩散效应[15,16]。

图3 199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Fig.3 China's spat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unty level in 1990

3.2 经济增长轴基本显现

以上各增长中心在90年代的向外扩延,在空间上使全国的经济增长轴逐渐显现出来(图3)。尤其是全国90年代人均GDP绝对量增长较快县域,呈轴线分布的格局更为明显(图4):①沿海岸带增长轴:沿海5大经济增长中心向外扩延形成沿海地区较快增长县域连片发展;②京广沿线增长轴:沿着京广线,大致呈条带状分布着一些90年代人均GDP 增长量较多的县域;③长江沿岸增长轴:尽管中间有一些间断,但在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一带的长江沿岸,已呈带状汇集了高增长县域。

在以上3大经济增长轴中,沿海岸带的增长最为显著。 在全国人均GDP绝对增长大于5900元的489个县域中,66.9%位于沿海地带(图4 )。各县域人均GDP的相对变化(增长比率)也呈现大致相同的格局。

3.3 低增长县域在空间上明显扩大

比较图1和图3,可以看出1998年低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多于1990年。统计表明,人均GDP低于全国均值50%以下的县域,1990年为531个,到1998年增加到677个。在空间分布上, 这些低增长县域主要位于京广线、西藏中部、青海中部之间的区域(图4)。该区域内,除了成都、重庆、昆明、南宁、贵阳、拉萨等城市周围区外,绝大多数县域的人均GDP增长量为全国最低。

图4 中国县域人均GDP绝对量变化(1990~1998)

Fig.4 The change of county average per capita GDP inChina (1990~1998)

3.4 县域经济差异变化趋势

首先,全国总体上,20世纪90年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有所扩大。以县域人均GDP 的标准差变化与基于省际数据分析的结果相似。然而,90年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变化,则呈现与省际分析不同的结果。1990年县域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1.06,1998 年减少为0.87(表1)。

表1 中国县际经济差异变化与省际经济差异变化比较*

Tab.1 Regional disparity comparison between county- leveland provincial level in China

年份 19801985199019951998

省域人均GDP 标准差

518 735115636865411

均 值

581 1000187153387457

变异系数 0.89 0.740.620.690.72

县域人均GDP 标准差

15174951

均 值

14305684

变异系数

1.060.87

*

资料来源:据不同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份统计年鉴以及作者对一些省份统计局的调研数据计算。

其次,沿海与内陆地区比较,90年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扩大。如表2所示,1990至1998年间,沿海12个省、 市、区县域人均GDP平均增长6488元,年递增率达到20.12%,内陆18个省、市、区县域人均GDP平均增长3132元,年递增率为13.09%。分析县域经济高发展水平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 结果表明,1990至1998 年间, 沿海125km 宽的带状区与其以内内陆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也同样处于扩大之中。但是, 其绝对差异扩大量的沿海内陆差距要明显高于按省份划分的两者差距(表2)。

表2 中国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1990~1998年)

Tab.2 The change of regional disparity between coastaland inland areas in China(1990~1998)

项目 沿海12个内陆18个

省份县域省份县域

1990~1998绝对增长量平均值 6488 3132

1990~1998年平均增长率/%

20.1213.09

项目沿海125km 沿海带状区以内的

带状区县域 内陆地区县域

1990~1998绝对增长量平均值 8184 3425

1990~1998年平均增长率/%

21.9417.61

*资料来源:同表1。

4 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类型简析

根据1990年各县域人均GDP与全国均值比较和90年代人均GDP增长与全国平均值的比较,以1990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均值为高基础, 反之为低基础;1990~1998年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增长较快(或高增长),反之为增长较慢(或低增长),可将全国2 443 个县域(数据空缺者除外)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图5)。

4.1 基础好增长较快型(高基础高增长型)

东部沿海有四大区(指10个以上县域连片分布区):①津沽区,包括天津市及所辖县市、河北邻近地区,共有此类县域16个。②山东半岛与冀南区,包括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一部分地域,县域数为43个。③长江三角洲区,包括上海市、江苏中南部、浙江北部, 县域数达100多个,占全国该类型的近1/3。④珠江三角洲区,有此类型县域32个。

中西部地区主要分布于:①河南中北部区,包括河南省的郑州、焦作、济源等地域,共有此类县域13个。②川中区,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及所辖县市,共16个县域。

4.2 基础差增长较快型(低基础高增长型)

该类型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部地区。大致可分为4 大区:①冀晋鲁区,包括河北省、山西东部、山东西部,县域数为全国该类型的1/4稍弱。②长江沿岸带,包括四川省东南、重庆市、湖北和安徽省中部。该区县域数占全国该类型的25%强。③湘桂粤区,包括湖南大部、广西南部、广东西部,有县域数95个。④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南部、吉林中部和辽宁北部,县域数仅为34个。

4.3 基础差增长缓慢型(低基础低增长型)

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大多地域,大致可分为四大区:①新疆、西藏西部沿边区;②大渡河西南广大地域,包括西藏省大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贵州、湖南西部等;③长江以南,京广线以东,沿海带以西部分地域,包括江西省大部,湖南东部;④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5省大部,四川北部等。

图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类型区

Fig.5Classific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in 1990s

4.4 基础高增长缓慢型(高基础低增长型)

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北部沿边境区,有县域数达114个, 占全国该类型县域总数的28%。其余县域主要散布于中国各地,相对集中于四川西北、北京、长江三角洲的外围区。

上述各类型区并非集中分布,而是相互交错的。如,高基础高增长型中,也有其他类型;高基础慢增长型中,也有高基础高增长型;基础差类型中,出现经济发展较快区与较慢区相互交织。

5 结语

(1)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变化, 展现了与省际分析不同的状况。1990~1998年县域人均GDP 的绝对差异出现扩大,而相对差异则明显变小。沿海与内陆地区比较,90年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扩大。以沿海125km 宽的带状区所划分的沿海—内陆地区绝对差异,比人们所采用的按沿海省份、内陆省份所衡量的绝对差异扩大趋势更为明显。

(2)沿海与内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 证实了中国政府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适应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政府出台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并不能等于宣布了学术研究中区域差异是否过大讨论的终结。学术研究应为生产实践服务,但行政政策并不能代替学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是否超过可容忍的限度,科学的学术研究仍有一定的意义。

(3)90年代县域经济增长分析, 揭示了省域分析所不易揭示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转移现象。经济增长较快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全国的沿海岸带经济增长轴,京广线经济增长轴和长江沿岸经济增长轴。在这三大经济轴中,沿海岸带经济增长最为显著。这种经济空间扩散现象印证了增长极(增长中心)的扩散效应,以及据此引伸的“点-轴”经济增长模式[17]。

(4)基于县域经济分析, 本文展示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不发达县域。有一些沿海县域人均GDP不足全国平均值的50%,且紧邻人均GDP高于全国3倍以上的县域。沿海发达区内的区域经济差异,也不容忽视。

(5)全国总体上,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中西部, 尤其是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多为山区、寒区、旱区等环境条件较差区。与省际边界迭加,还可发现,不发达县域还存在于省际间地带。跨省地带经济发展,应引起相关省份的关注。

(6)基于1990年县域经济状况和90年代变化, 本文将全国县域分为4种类型: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 基础差增长缓慢型、基础好增长缓慢型。由于数据所限,这种分类十分简单。但比起省域分析,可以为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致谢:作者感谢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局、山东省统计局,以及河南省统计局王超、河南省统计学校王志电等先生在统计数据收集上的帮助;感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秦奋副教授在图形数据处理上的帮助;感谢河南大学覃成林教授提出有益建议。

收稿日期:2000—10—28;修订日期:2000—12—18

标签:;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_空间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