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英,弥勒市中医医院,652300
摘要: 颈椎病是现代中老年和职业人群的高发疾病之一,也一直是中医研究认识和探究治疗的一大重点。本文在结合传统中医著作和现代众多中医颈椎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医角度对颈椎病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并对颈椎病的类型、成因以及一些有效的、前沿的治疗技术加以整合,希望可以对中医对颈椎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再认识; 中医治疗
颈椎病,在医学上称作“颈椎综合征”“颈肩臂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现代许多职业的高发职业病之一。颈椎病的发病原因简要地来说,是因为椎间盘组织或关节会在长期的慢性劳损中发生退行性变化,对周围的组织结构( 包括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 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颈肩、上肢甚至背部出现僵硬麻木、疼痛酸胀、活动功能退化、头昏、眩晕等病症,这就是常说的颈椎病综合征候群。颈椎病的易发高发,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中医的复兴和发展,如何在现代的发展中对颈椎病进行再认识和针对性地治疗是许多中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针对中医对颈椎病的再认识。1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中国古代中医学就有对颈椎病的记录分析、病理研究和治疗对策的记录。从中医学的理论来说,颈椎病属于中医的“痹证”“颈强”“眩晕”等范畴,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本病的病因不外乎肝肾不足、肾精气血亏虚、骨体失养劳损、外感风寒湿邪、外伤、畸形等诸多因素,进而导致经络受阻,气血瘀滞。在《素问·骨空论》也曾提出过,“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常兼挟寒邪侵袭虚人之体,留阻于颈项经络,颈项气血瘀滞,筋骨失养而致诸症作。现代中医学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对颈椎病有了更详细的认知和分析。颈椎病的多发人群一般在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以及需要长时间弯腰低头的文员职业、操作工人等职业者,这两大类型的人会因为自身长期地慢性劳损、年纪较大筋骨疏松等,使得颈部的韧带肥厚钙化、颈椎及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和骨质增生等病变,然后会通过挤压椎间孔、压迫神经根、损伤血管及神经等损伤手段,导致颈椎病的各种症状,包括但不限颈肩、上肢和背部的僵直麻痹、酸痒疼痛、活动不良、眩晕头痛等。其中,在大量的中医病例记录和研究中通过CT、彩超、磁共振等检测手段不难发现,大多数的颈椎病患者的病患处都是人体颈椎的第5 ~ 7 颈椎之间的两处关节,因为这两处关节活动度较大,所以,这两处颈椎关节相比于其余颈椎关节发病率更高更严重,治愈效果也相对较差。
2 关于颈椎病常见分型及临床表现的再认识
在现代中医的研究认识中会根据病因的不同,将颈椎病细化成不同的类型,其主要如下。
2. 1 颈型颈椎病: 相当于传统中医中的落枕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颈椎病之一,病因是由于长时间地从事低头伏案的工作,增加了颈部颈椎及关节的负担和磨损,是以颈部为主,颈部常有落枕感、疼痛僵直、活动受限,严重者会影响肩部、上肢活动。
2.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当于传统中医中的痹症型颈椎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引起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的颈椎病症,具体成因是指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及其继发性病变,使得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相应节段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手臂的疼痛、手指麻木、使用受限,疼痛剧烈会随着病症的加剧从颈部开始呈放射性并按照逐渐肩一臂一肘一手顺序发展。
2.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当于中医中的眩晕型颈椎病,病因主要是颈椎和相关的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了椎动脉、支配着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造成椎动脉系统缺血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进而使病患产生的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2. 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是中医中的五官型颈椎病,病因是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刺激了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了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对头部、面部五官、胃肠、四肢和心脏都会造成多种不同的并发病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5 脊髓型颈椎病: 属于中医中“痹症”“瘘症”范畴,是颈椎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本病是颈椎管狭窄所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基本上体现在运动障碍这一方面,病患轻则四肢酸痛无力,行动不稳; 重则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2. 6 混合型颈椎病: 是指具备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征,临床表现也比较多样化。
3 颈椎病的治疗手段的创新和再认识
中医中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划分为内治、外治两种手段。
3. 1 内治手段: 中医中的内治手段主要是指中药内治,通过中药汤剂来帮助患者调节气血,平肝益气,化瘀止痛,舒筋通络,体现了中医治本的思想。中医中将颈椎病划为“本虚标实之证”,从中医角度就要认识到,颈椎病虚在气血、肝肾,实在瘀血。根据发病个体的实际情况的差异,虚实轻重各有差异。如年老体弱者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无力供养血脉筋骨导致颈椎病,自然是虚证为主,实证为辅,需要服用补血益气,强壮肝肾的中药,常用汤剂有: 归脾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反之,青壮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保持长时间的坐姿、伏案打字或写字,导致气血经络不通,气滞血瘀痰凝于项背,形成颈椎病,因此正当壮年的中青年人的颈椎病以实证为主,虚证少,治疗中需要的是重在行气活血的实证药剂,常用方剂包括活络效灵汤、血府逐瘀汤、黄连温胆汤等。并且,会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对中药方剂进行加味治疗。
3. 2 外治手段: 中医的外治手段灵活多样,包括针灸、穴位热透、推拿按摩、
手法治疗、刮痧等多种手段。这些多元化的外治疗法都是以中医中的穴位知识为核心,通过对人体穴位的有针对性的适当刺激,会起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放松肌体的明显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穴位的刺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要专业人士来对患者施以治疗手段,不可疏忽大意。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医和现代医疗科技的相结合,穴位注射、脉冲按摩、计算机针灸、针刀等手段也得到推广和普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医对颈椎病的再认识,是要在掌握中医知识基础、吸收中医知识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在对中医外治手段的认识基础上,要扬长避短,结合先进技术,提高外治的治疗效果,并加以宣传推广,帮助更多的人达到预防、缓解和治疗颈椎病的目标。这需要众多中医工作者不断地学习积累,提升对颈椎病的再认识,促进颈椎病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伯勋. 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348,354-362.
[2] 乔建民,孙月钊,李伟. 椎间孔镜技术与开窗手术在LDH 中疗效分析[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 1) : 90-91.
[3] 李新忠,苑庆龄. 青年颈椎病发病及其诊治[J]. 中医正骨,1996,
[4] 曾科学,盖娟娟.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影像学检查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 20) : 2175-2176.
[5] 汲传波,孟庆刚. 手法加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96 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3,56( 5) : 574-575.
[6] 冯友全,王希宁. 退变突出的颈椎间盘周围炎症反应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 570-574.
[7] 武斌,陆向东,李建华,等. 温水坐浴联合中西药治疗Ⅲ型前
论文作者:张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颈椎病论文; 中医论文; 颈椎论文; 再认论文; 手段论文; 交感神经论文; 颈部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