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零售商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内涵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售企业其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不仅关系到零售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整个商业经济增长的质量。零售商业企业处于商品流通的终点地位,其增长方式也具有特定的内容。考察零售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零售企业总量、结构、制度等多层次、多角度进行。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作一分析。
一、零售企业经济增长方式:总量角度的分析
从单个商品流通过程考察,零售企业的总量取决于生产总量;但从川流不息的流通总体来考察,则直接决定于消费总量即社会购买力。
假定:一定时期的社会购买力P一定,购买力P和企业总量S(这里选择营业面积为代表)是商品销售收I的变量。
设:横轴为S,纵轴为M(表示金额:Money)。如图1所示
图1
(1)根据假定,购买力曲线P为一条垂直于纵轴的直线,并相交于M[,0]点。M[,1]E[,0]P线为销售收入I线,其中从点E[,0](S[,0],M[,0])以右部分与购买力线重合。销售收入I可表示为如下分段函数:
当S=0时,企业总量为零,故销售收入为零,I=0。图中收入I线与M轴实际上没有交点,M[,1]仅表示形式上的交点。
当0<S<S[,0]时,,斜率为正,曲线单调增长,表示在该阶段,由于企业总量较少,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小于潜在的购买力,因而销售收入随企业总量的增加而增加。
当S≥S[,0]时,,斜率为零,表示在该区间,企业总量按销售能力能够实现更多的收入,但受购买力的约束,实际收入只能等于购买力金额。因而收入线与购买力线重合,表明销售收入并不随企业总量的增加而增加。
(2)图1中,C线表示商品流通总成本(Circulation Costs,包括商品进价金额、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C与P交于点C[,1](S’,M[,0]),与E[,0]S[,0]交于点C[,0](S[,0],M[,0]),与纵轴没有实际上的交点,即S=0时C=0,M[,3]仅表示形式上的交点。过C线上任意一点切线的斜率为正,曲线C单调增加,表示流通总成本随着销售收入和营业面积的扩大而增加。
当0<S<S[,0]时,根据I=I(S,P[,0]),I不仅受S的影响,还受到购买力剩余P[,0](Purchasing Power Surplus)的影响。假如I=I(S),I线应是一条与M[,3]C[,0]相平行的线M[,2]E[,0],0S[,0]上任何点(原点除外)所对应的利润都相等,为平均利润。但由于存在P[,0],I线不会平行于M[,3]C[,0]。这里,P[,0]是S的函数,即P[,0](S)=P-I(S),表示社会购买力所能够提供的支付与原销售收入即所能实现的社会购买力之间的差额,在图中即为M[,2]M[,0]E[,0]区域。P[,0]对I线的影响是,在购买力剩余中有一部分会增加支付给现有企业(由于消费结构与方式、供应量等因素制约,并不能全部转移),而且P[,0]越大,增加支付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图中实际的收入线M[,1]E[,0]高于M[,2]E[,0]。另外,随着销售收入的提高,可变成本也会提高并导致总成本线M[,3]C[,0]上移至M[,4]C[,0],但成本线的移动幅度远低于收入线的幅度。因此有,当0<S<S[,0]时,边际收入递增,边际利润递减。此外,图中平均利润区域M[,3]M[,2]E[,0]C[,0]与实际利润区域M[,4]M[,1]E[,0]C[,0]两者之间的差额为超额利润区域。
当S[,0]<S<S’时,,边际收入为零;而,边际成本递增。故边际利润递减,实际利润低于平均利润。但由于I(S)>C(S),实际利润仍为正值。
当S>S’时,由于I(S)<C(S),,因此,实际利润为负值,边际利润负增长。
(3)图中点E[,0](S[,0],M[,0])为均衡点,即以最低成本完全实现社会购买力。S[,0]为均衡企业总量,M[,0]为均衡收入,C[,0]E[,0]=M[,5]M[,0]为均衡收入中的利润,均衡利润为平均利润。在S[,0]点以左,超额利润的存在会吸引大量投资,导致企业总量增加,S右移回至S[,0];在S[,0]以右,实际利润低于平均利润,一部分企业会撤出,导致企业总量减少,S左多回S[,0]。
从长期来看,引入时间变量后购买力是变动的。这一变动可以通过图中P线平行上下移动来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当购买力增加时,P线上升至P’。这时需要更多的企业总量才能达到新均衡。当S[,0]右移至S[,0]’时形成新的均衡点E[,0]’,S[,0]’成为新的均衡企业总量,M[,0]’即新的均衡收入。当购买力水平下降时情况相反。
由上分析归纳出从总量角度考察的零售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增长方式:(1)在边际收入递增、购买力剩余边际递减的情况下,依靠企业总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表示在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总量扩张是实现经济增长、消除购买力剩余最有效的途径,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很高的。80年代及以前很长时期乃至当今某些领域和地区商业物质设施建设不足而导致的总量欠缺是制约零售商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2)在购买力剩余为零时,减少企业总量而不导致收入的减少,从而提高零售商业经济效益,也属于集约型增长方式。比如商业改革中通过“关、停、并、转”,企业总量减少,效益和效率上升,仍能保持均衡收入不变。
粗放型增长方式:(1)在不存在边际购买力剩余递减、边际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依靠企业总量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2)如果企业总量的减少,虽然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导致了购买力剩余,仍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比如政府滥用垄断特权,人为限制某领域零售企业总量,虽然经济效益暂时提高了,但引致了排队、定量供应、价格上涨、寻租等不合理结果,并影响了生产和消费,社会效益低下。
以上结论也澄清了以下几个错误观点:(1)将数量扩张引致经济增长简单地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划等号;(2)把零售企业总量扩张简单地与经济增长划等号;(3)不顾购买力实现,而认为追求效益便是追求集约型经济增长的片面观点。
二、零售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结构角度的分析
消费结构的客观性决定了购买力结构的存在,而由此要求相应的企业结构与之相符。零售企业结构主要考察表现为大、中、小型企业的规模结构和分布在一、二、三级商业网点的布局结构。这样得出企业结构对增长方式制约机制的依据:零售企业结构必须与购买力结构相适应。
图3
(1)图中P[,1]表示大型零售企业或一级中心商业区的购买力,P[,2]表示中型企业或二级商业区的购买力,P[,3]表示小型零售企业或三级商业区的购买力。(注:P[,1]P[,2]P[,3]三条购买力线的高低仅表示不同规模或不同商业区之间购买力的区别,并非指现实中的顺序一定如此,事实上不同城市、地区、时间,有不同的顺序;而且企业规模结构与布局结构之间也非一定是如此对应关系,此仅为简化分析。)与P[,1]、P[,2]、P[,3]、分别对应的均衡点为E[,1]、E[,2]、E[,3],分别对应的均衡企业数量为S[,1]、S[,2]、S[,3]。
这里以大型零售企业变动(其它条件不变)为例。图中,当S[,1]向右移至S[,1]时,大型零售企业数量增加;S[,0]同时右移至S[,0],S[,0]S[,0]S[,1]S[,1]表示企业总量等量增加;随之,大型企业的均衡点E[,1]沿P[,1]向右移至E[,1],企业总量的均衡点E[,0]也相应地沿向右移至E[,0]。由于大型企业超量建设,引起大型企业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并导致企业总量层次的总成本增加和利润降低。当S[,1]左移时,在大型企业的购买力的层次上会出现购买力剩余,出现超额利润,并导致企业总量S[,0]左移和企业总量层次上购买力剩余,使实现的销售收入低于潜在的购买力。其它结构层的变动情况也会如此。这样也应解释了,零售企业结构中某一局部层次企业数量的非均衡变动与企业总量非均衡变动之间的连带性,也解释了零售企业结构与整个零售商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2)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解释,那就是,例如当小型零售企业的数量S[,3]向左移,而大型企业数量S[,1]等距离向右移时,两者在总量层次上是否会抵销从而保持企业总量的均衡值不变?
当S[,3]左移至S[,3]时,小型企业在左侧偏离均衡,企业销售收入会低于该层次上的购买力,出现购买力剩余。小型企业层次上的如此变动反映在总体层次上表现为,企业总量由S[,0]向左移至S[,0]",均衡收入点E[,0]移到收入点E[,0]"(S[,0]",A)。出现购买力剩余AM[,0]。如果仅发现在总购买力出现剩余而不顾其具体的结构层次,盲目建设大商场,那么大型零售企业数量从S[,1]向右移至S[,1],S[,1]S[,1]=S[,3]S[,3],对应的销售收入从E[,1]向右移至E[,1]。但由于在均衡点E[,1]以右,边际收入为零,故E[,1]=E[,1]。这一情况反映在总体层次上,企业总量S[,0]"右移回S[,0],即达到总体均衡所需求的企业数量。但是,销售收入没有改变,S[,0]A[,1]=S[,0]"E[,0]",也并没有消除购买力剩余,A[,1]E[,0]=AM[,0]。这时的状况是,购买力剩余与(大型)企业过剩并存,处于非均衡状态。由上分析可知,S[,3]左移同时S[,1]等量右移时,企业总量S[,0]虽可不变,但此时的S[,0]已不是原来均衡条件下的S[,0],而是处于非均衡状态下的S[,0]。其根本原因在于购买力层次(消费结构)的差异,即各层次购买力线之间的平行性和各层次收入线之间的平行性使得购买力剩余难以在层次之间转移。
最后归纳出从结构角度考察的零售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型增长方式:(1)某一结构层次上企业数量的增加能够减少相应层次上的购买力剩余,从而实现销售收入的增加,并导致总收入的增长。(2)某结构层次上企业数量减少能够减少相应结构层次上的成本,而不导致该层次乃至总体上销售收入的减少,从而增加利润,提高商业经济效益。
粗放型增长方式:(1)某一结构层次上不存在购买力剩余而增加企业数量,结果导致成本上升,并引起总体层次上收入和效益的下降。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零售商业企业规模结构失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大型企业严重超量。据有关资料,北京市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万米商厦”有近160座,其中不乏10万平米以上的“庞然大物”,总面积可达560万平方米。而要满足其销售能力,就需要集中北京市常住居民和300万流动人口的60%以上的购买力,而消费结构决定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收入和利润。1995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比,万平方米以上大商场的增长幅度如果除去14.8%的物价上涨率,实际为负增长。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6年第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时增长23.6%,但大型百货零售企业前四个月商品销售总额为208.2亿元,零售总额为160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7.5%,扣除同期物价上涨因素,实为负增长。(2)某结构层次上企业数量偏少,虽然企业个体销售的收入和经济效益较高,但引发了购买力剩余,乃至其它社会经济问题,仍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表明收入中一半用于食品支出,如果再加上日常生活品的消费,可达70%~80%。而这些支出多发生在居民区周围,因而购买力最集中的是居民区三级商业网点,而我国目前不少城市在零售商业布局结构上把大部分投资集中在市级中心商业区,却忽视了三级商业网点建设。不少国有小型日用百货店、粮油食品店、蔬菜副食店、土产日杂店物质技术设施落后,濒于瘫痪。许多地区个体商店主宰了三级商业区,虽然个体效益较高,但组织化程度、管理水平等较低,社会成本极高,不利于商业经济增长。(3)某一结构层次上企业数量的增加,不能减少另一结构层次上的购买力剩余,却导致购买力剩余企业过剩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有些人(包括政府投资者和商界人士等)不顾其中的结构层次,片面认为大商场“树大招风”,企图通过大商场来吸纳各层次的购买力(剩余)。结果,大商场并未能全部吸收小型商店日用生活消费品的购买力剩余,导致大商场过剩与居民区小型商店建设不足并存的局面。因此,只有建立在结构对应合理的基础上,商业经济才会集约增长。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购买力论文; 销售收入论文; 经济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 商业论文; 利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