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吕正金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吕正金

(肇东市吕正金中医内科诊所 1511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7.55 ±8.12)mmHg、(72.22±6.21)mm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8.23±10.22)mmHg、(84.56±6.32)mmH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指标效果显著,能够准确控制其血压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辩证;高血压;效果

近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取得了较为显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收缩压在140mmHg或以上;患者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经临床明确诊断。奇偶法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47-69岁,平均(57.14±2.19)岁;病程1-9年,平均(4.16±2.12)年。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2±2.72)岁;病程1-8年,平均(4.23±2.21)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一般方法[1]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进行分型,包括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具体方法如下:

(1)肝火上炎型该类型患者症状多为头晕耳鸣、体形肥胖、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脉弦有力;治疗应以清泻肝火为主,药物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由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泽泻12克、生地12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对于大便干结患者加用大黄6克,对于存在失眠患者添加磁石15克。

(2)肝阳上亢型患者表现头晕耳鸣、面红耳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脉弦数。治疗应采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为主;药物选择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药物包括天麻10克、钩藤12克、玄参12克、何首乌10克、白芍12克、牛膝12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甘草6克。对于火盛患者添加龙胆草10克。

(3)痰湿阻滞型患者表现胸闷气短、疲倦乏力、口眼歪斜、舌苔白腻、脉滑;治则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药物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物包括半夏、白术12克、天麻12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胆南星10克、甘草6克;对于胸闷严重患者添加白蔻仁10克,瓜蒌壳10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瘀血阻络型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夜不能寐、精神萎靡等,治则以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为主,药物选择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物包括黄芪2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红花6克、杜仲12克、川牛膝12克。

(5)肝肾阴虚型患者症状主要有头晕目眩、耳聋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治则应以滋阴补肾、平肝熄风为主,药物选择左归丸加减治疗,药物包括熟地、川牛膝12克、地龙12克、菊花12克、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女贞子10克、龟胶10克、甘草6克。如眩晕较重患者添加天麻10克;心悸严重患者添加炒枣仁12克。

1.3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血压下降范围进行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降低20mmHg 以上,未达到正常值;有效: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0mmHg 以内,未到正常值,或收缩压降低在30mmHg 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n(%)形式,使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对比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7.55 ±8.12)mmHg、(72.22±6.21)mmHg;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28.23±10.22)mmHg、(84.56±6.32)mmH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中老年人非常多见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及人们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同时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治疗高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西医治疗多采取药物控制,但由于长期用药,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效果不够理想。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如出现心、肾病变,则属“心悸”、“水肿”等,中医认为该病是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导致出现阴阳失衡,导致脏器受损、禀赋不足;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有显著效果[3];本研究中将患者分为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痰湿阻滞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分清风、火、痰、湿等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调节阴阳失衡,改善患者症状,同时相比西医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指标效果显著,能够准确控制其血压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艳丽.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159-160

[2]李蔷.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09-210.

[3]和中海,漆勇.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6):20-21.

论文作者:吕正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_吕正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