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梁福裕

四川锦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摘要: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民的生活需求,国家加强了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地调配水资源。为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措施

1、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1.1、对于工程质量要求极高

水利工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流域内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且由于水利工程的工期长、所需投资巨大,因此同普通的工程相比,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工程较为复杂,施工地貌的变化也较为频繁。目前,很多新的工程机械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获得很大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也日益提高。1.2、涉及面广

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很高的复杂性,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如防洪、发电、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单位和部门都会参与其中。为了防止和减少在施工中水流造成的影响,通常将江河等的枯水期作为主要的施工期。在施工开始前,明确安排好施工的进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冬季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对施工技术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

1.3、工程的准备时间长

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利工程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如峡谷和高山区域等,只有少数的水利工程位于平原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较为偏远,在施工前必修修筑生活和办公建筑,以及一些附属的设置,还要铺设外界同施工现场之间的通道,因此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时间。

2、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测量新技术

1)所谓3S技术,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系统)的统称。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价值巨大,一是提高了测量效率,获取更为准确的水利环境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自然灾害。二是可以及时监测与分析己经发生的水利施工事故,提高解决事故的效率和质量。三是3S技术能够精确有效地确认水利建筑腐蚀部位,可以明显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维护质量和效率。四是3S技术可以实现水资源动态管理与监测,丰富了水利管理的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RTK技术也就是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主要由基准站和流动站两部分组成,它结合了GPS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是在利用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的基础上,观测其测量差分,从而三维定位到特殊点上。RTK技术在控制点加密、工程放样、断面测量等测量任务方面利用前景广阔。

2.2、软基处理创新

现在多使用一些复合技术,将两种或更多技术组合在一起,比如动静排水固结法,集合了动力排水固结和静力排水固结,夯实机配合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排水固结法中工作繁琐、加固时间长等问题,使得工期明显缩短。还有一种复合力排水固结法,将强夯法、动力排水固结、低位真空预压同步堆载超载预压等技术联合使用,该技术见效极快,适应性强,能够大幅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值得推广。此外,覆水真空预压、高真空击密等技术在水利施工中也很常见。我国可从国外借鉴经验,使用青竹、毛竹格栅代替化工类格栅,一方面刚度、柔韧度有保证,另一方面非常环保,配合土工布使用,可提高地基处理效果。

2.3、新材料与新设备

新技术的应用,要有熟练操作新技术的施工人员,新材料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使用的新材料一定保障性能的全面,各方面测定,有助于提升建筑多种性能,如,抗风雪与裂缝缝合等。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将极大影响物质性能。新设备类似新材料,对工程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确保了现场施工安全,塑造企业良好的声誉,减少了企业经济成本的消耗,尽管新设备的引入会消耗一定的成本,然而却获得了更大的收益,新设备的合理应用保障了施工安全,创造了巨大经济收入。

2.4、堆石混凝土技术

堆石混凝土充分利用自密实混凝土(SCC)所具有的高流动性、抗分离性等优势,将自密实混凝土随机填充在粒径较大的块石内而形成混凝土堆石体的一种技术,由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抗离析、高流动及强填充黏结等特性,故其在自重作用下会完全填满堆石体空隙并与之成为一体,稳定性较好,大大减少水泥用量和投入成本,且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方式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施工。

2.5、绿化混凝土技术

绿化混凝土技术通过将绿色植物种植在混凝土空隙中的方法将绿色植物与混凝土切块结合起来的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防护技术,该工艺在实施过程中包括2个步骤:①先将混凝土进行预制砌块处理,并在其上制作大量不规则孔径,由于混凝土主要由废渣及碎石构成,为了提升其耐久性与坚固性,必须将一些高分子材料掺入孔径中,并使之与预制砌块充分混合;②将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与土壤填充在混凝土砌块的孔径中,并加入适当保水剂,待植物生长后便可形成既美观又环保的保水体。绿化混凝土技术可以实现生态功能与防护功能、草皮护坡与混凝土硬质护坡技术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还能大大节省工程成本,其生长基的抗压强度随着水泥量的增加而增大,如图1。

图1绿化混凝土的灰骨比-抗压强度关系图

2.6、导流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对水利项目来说,其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是为了给水利工程提供更大的便利。而围堰技术是将水定点向下排放的一种方式,保证施工能处于干面上,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工序,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而导流也分为两种,分段围堰和全段围堰,而具体的使用方式要结合施工地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进行考察和预先评估。而为了能让施工能更加便利,可以将工程建筑物设置在靠近河滩的地区。在进行导流施工时,可以利用沉石,将水冲注到修建的位置进行排放,也可以先对亦不能区域进行修筑,提升导流能力。

2.7、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算多且复杂,特别是各种体形相贯处交汇线的计算更是困难,利用空间解析几何方法才能得到答案。当只使用计算器进行手工计算,导致工作比较复杂,工作压力巨大,也会使数据成果出现差错。当前Auto-CAD建立数字化模型应用其中,发挥执行点坐标查询的作用,使得问题解决更加容。Auto-CAD因为自身特点原因,使其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图形运算方法,为测量内业资料计算提供了保障。使不同工程中断面面积的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另外,也应用于其余图纸绘制中,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程测量的压力。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施工技术有着密切联系,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会促进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水利发展模式,但是在施工技术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罗安静,李效强.关于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1:274-275.

[2]车军,戴付春,顾吕.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4,07:124-125.

[3]师维娟,刘勤.浅谈测绘新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四川水利,2016,04:91-93.

[4]王爱萍,王新军,郝慧芳.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四新技术”应用的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2:34-35.

[5]程满足.试析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4,24:143.

论文作者:梁福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新技术新工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梁福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