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_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_战略管理论文

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逻辑论文,企业战略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提出

      自1962年钱德勒在《战略与组织: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正式开启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以来,企业战略的内涵及其发展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争相探讨。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对此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仍旧呈混乱之态(王亚刚、席酉民,2008)。不少学者对企业战略理论做了系统、详尽的阐述,也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富有建设性和现实性的判断与预测。归纳起来,现有研究存在“概念论”、“学派论”与“分期论”等相应的见解和主张。

      对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始于对企业战略概念的界定。由于战略一词源于军事战争,因此,学者们最初往往从对抗、竞争的角度来理解企业战略。从管理学科视角来分析企业战略概念的早期代表人物有安德鲁斯和钱德勒等,相关的认识还比较含糊、零乱。明茨伯格(Mintzberg)较为明确、完整地提出了非单一的战略内涵,即战略“5P”论(计划、模式、定位、观念、计策)。安索夫提出的战略四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竞争优势),则将企业战略的概念分析由单纯的组织内部转向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随后,对企业战略概念的认识转向了经济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并形成了不同的见解。

      明茨伯格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基于学派划分,诠释了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等十大战略管理学派的逻辑框架和战略主张。尔后,资源基础、边缘竞争和战略转折点等新型企业战略学派纷纷涌现。借用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一说,以学派的形式来探析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厘清了不同派别的战略理论,形成了百花争艳的企业战略理论丛林。

      从分期的角度阐述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存在“三阶段论”及“四阶段论”。譬如,杨林、陈传明(2005)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历程划分为建立在对抗竞争基础上的战略管理理论、建立在有限合作基础上的战略理论和建立在互惠共存基础上的战略理论三大阶段;邹统钎、周三多(2010)则按照时间顺序将企业战略理论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规划理论、70年代的环境适应战略理论、8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与通用战略理论、90年代的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说、2000年前后超越竞争的创新与创造战略理论。

      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范畴是什么?鲁梅尔特(1995)曾归纳出战略的四个基本问题,即企业如何行事?为什么企业存在差异?集团公司总部的功能与价值是什么?什么决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项保华(2001)则提出,企业战略研究的根本问题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目标追求(活得了、活得好和活得久);第二层面是实践回答(做什么、如何做及由谁做);第三层面是理论阐明(为何生、凭啥存、因何亡)。企业战略的核心研究范畴问题,当属竞争优势问题。研究竞争优势,一直是企业、区域及国家在战略层面追求的中心目标。因而,与竞争优势相关的企业战略理论异彩纷呈。

      然而,企业战略“大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带着这种疑问,本文立足于哲学语境,着力从战略依据、战略视野、战略性质、战略状态、战略核心、战略主体和战略目标七个方面,运用辨证思维来诠释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试图在新的学科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思考企业战略理论。

      二、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对立与统一

      1.战略依据:“动”与“静”的环境假设

      战略管理的本质是“企业与变化着的背景和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周三多,2002)。环境假设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同时,也制约着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化,企业战略学派对环境的判断处于持续的调整状态。

      从企业战略学派看,以安索夫、安德鲁斯、钱德勒和安东尼等先贤为代表的战略规划学派把环境假定为相对稳定或可以预测,由此着重分析了市场机会与企业资源的匹配性,推导出了SWOT模型和波士顿矩阵两大分析工具。在批判和继承规划学派的基础之上,以明茨伯格和奎因为代表的环境适应学派借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由选择论和适应进化论,依据“实在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战略是在其经营实践中持续试错的产物,战略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由此形成了“SMFA”法和“脚本分析法”两种主要的分析工具。显然,环境适应学派认为企业环境是动态变化且不可预测的。结构学派认为环境动态却能够预测,因而,形成的战略方案同未来的环境可以基本保持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偏离。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指出,企业外界环境动态且难以预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该学派避开了难以把握的外部环境,把研究的视角由“外因”转向“内因”,主张培育核心竞争力来以不变应万变。

      从管理学家看,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从组织角度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认为战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学习就是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方法。由此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应具备的五项修炼,圣吉的战略管理思想应组织外部条件变化而生。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其核心领域是业务流程再造,即对企业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改造,以适应企业制度、技术、分工与管理者等环境的变化。布格尔曼、葛洛夫提出了战略转折点观念,认为环境的剧烈变化及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发生偏差,这种偏差将阻碍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战略转折点”的标志。布朗、艾森哈特借鉴进化和环境复杂性等理论,指出未来企业经营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快速变化和难以预测,企业战略管理最重要的任务是调整组织结构形式等管理变革。在美国学者查尔斯·惠兹曼全面地分析了企业战略信息系统问题之后,不少学者将引进信息技术和采用信息系统看成是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战略信息是应对环境变化而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资源。

      2.战略视野:“对内”与“朝外”

      不同流派对企业战略问题所关注的重点对象左右摇晃,企业战略视野存在如下发展轨迹:重点关注外部因素(强调战略与环境的匹配性)→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条件(强调战略性资源及核心能力)→重点关注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结合(强调战略联盟)(陈建校,2009)。

      以安德鲁斯为代表的设计学派和以安索夫为代表的计划学派都强调战略是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其战略视角侧重于组织内部战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定位学派建立在企业“同质性”假设的逻辑基础之上,把战略视线转向组织之外,尤其是来自产业和竞争对手的外部环境,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外生的市场结构决定理论。建立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逻辑基础之上,遵循“资源-战略-绩效”的研究范式,沃纳菲尔特提出了“基于资源的企业观”,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内部资源差异导致竞争优势差异,公司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的高价值资源。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反映,企业创造的总价值源于基本生产活动和辅助生产活动,该分析方法也把战略视野转向了企业内部活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体,在获取竞争优势方面,企业内部资源比外部资源更重要,它是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也是企业决策、创新的源泉。企业能力理论极少关注企业外部环境,主张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内部核心能力。以彭罗斯、尼尔逊和温特等人为代表的企业知识战略理论亦认为,企业成长是通过积累知识来拓展其生产领域的持续过程,企业内生知识的积累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该学派重点关注企业内部的默会性知识。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企业战略理论的内容,将视线移向企业外部顾客,把培育和提升顾客让渡价值作为竞争的焦点,主张围绕客户价值这一核心命题来重构自己的战略分析框架。平衡计分卡理论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企业内部制度来分析企业战略,把研究的主要立足点放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环境学派把战略视线转移到企业外部,指出环境是组织以外的所有东西,领导力和组织都从属于外部环境,战略的形成是个适应环境的过程,从而提出了“权变理论”。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和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便是对环境学派主要思想的有力诠释。战略联盟理论也主张企业关注于外,通过与外部组织的合作来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以穆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有机战略理论否定了割裂内、外环境的思想,强调将公司内部各要素与外部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协调一致、融合在一起思考。无独有偶,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战略网络理论也主张把企业战略的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3.战略性质:“竞争”与“共生”

      企业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手段有竞争、亦有合作。虽然企业战略的主旋律是竞争,但是,不同的理论命题强调的竞争程度却各异,从时间发展维度看,遵循着由弱到强,直至对抗,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战略主张。

      明茨伯格等著的《战略历程》中提到的十大传统战略管理学派中,除定位学派外,对于竞争问题是很少关注的,或者说没把竞争作为战略管理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视线逐渐转移到竞争的主题上。以环境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认为,竞争战略行为是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过程。以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观提倡运用“五力模型”来分析产业结构,运用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三种手段参与竞争。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战略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其拥有的独特资源,强调其核心问题是企业的异质性(Peteraf,1993)。以知识积累及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战略观强调知识积累及创新决定着企业要持续地发展、整合资源并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姚玉成、朱文忠,2007)。20世纪90年代,战略联盟观和商业生态论的出现,标志着企业战略理论进入关注企业间竞争合作和共同演化的超越竞争新阶段。与以往的学派不同,战略联盟观和战略生态观研究的是合作竞争与共同演化,关注的重点是协同与共生。战略联盟观遵循“战略制定—战略实施—竞争合作—竞争优势—经营业绩”的研究范式。詹姆斯·穆尔提出了新的竞争战略形态,即企业生态系统观,表明了“共同进化”的思想。穆尔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用生态理论来解析企业战略,为企业制定和执行竞争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企业战略的重点是同其他商业主体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依存、共同学习和共同进化,而非仅仅彼此单向、孤立竞争。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分析从系统整体上来设计竞争;依据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建立合作,以合作来取代竞争;并通过系统的开放来吸引外部成员,以扩大系统的共同“做大饼”的方式来避免共同“分小饼”式竞争(钟耕深、崔祯珍,2009)。纳尔巴夫和布兰登伯格提出了合作竞争的新理念: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企业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伽雷诺、理查特和古莱特的战略网络理论认为,战略网络是一个企业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企业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业绩有重要影响,并强调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必须将战略网络观念整合于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之中。实质上,战略网络是企业所面对的一张关系网络,它包括顾客、竞争者、企业员工、生产者、政府、股东、科研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与商业生态论不谋而合,战略网络的竞争观强调企业之间的竞合,实质上也彰显了一种“系统共生”战略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企业战略观表明,产业环境激烈变化,创新和创造为特点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在面对竞争性挑战方面,不仅要做内部调整以适应变化,而且企业的战略管理必须具有更前瞻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主动性。这种企业战略观,超越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战略管理理论中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要求企业更加关注核心能力发展和资源积累,更加关注合作与竞争并重,塑造新的企业竞争规则。从理论基础上分析,它把理论建立在网络经济而不是传统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因此,其视野更宽广,更具前瞻性(吕健华,2005)。

      日本的“战略先生”大前研一认为,日本企业在国际商战中取得成功,与其重视竞争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日本企业与对手展开竞争的具体做法包括四个方面,即强化企业的经营职能性差异、利用对手的弱点、不断问为什么、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罗珉,2000)。企业集群战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集聚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机构,可以共享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同时,也能减少交易费用,可使知识、经验、技能在企业之间快速传播。企业集群理论主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共同成长,而集群之间则主要表现为竞争。席酉民(2008)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提出了企业战略“和谐论”。本质上,这种战略“和谐论”是一种共生的战略理念。

      总的来看,“设计学派”源于较弱的竞争性,“计划学派”则建立在竞争性趋强的基础之上,到了“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时代,尽管他们对于竞争优势来源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更多地强调对抗性竞争,这一点却是相同的。“战略生态”、“战略联盟”和“企业集群“理论则完全不同于以上各种理论,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竞争力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单独的企业个体,主张企业间通过合作建立共生系统以求得共赢。

      4.战略状态:“孤立静止”与“动态持续”

      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战略理论对战略状态持“孤立静止”的观点,或者说忽略了战略的动态性。例如,结构、能力和资源三大主流竞争战略学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企业自身独立于其他组织之外,忽视了竞争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和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其后,学界逐渐转变看法,把企业战略状态置于动态持续之中加以重新审视,认为战略状态是动态调整、突变的。例如,以提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该理论秉承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思想和演化经济学的组织惯例观点,进而把企业行为与能力模型引入其中,认为要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创造性毁灭”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理论将构建企业学习与研究进程中产生能力的机制作为战略重点,从而能够迅速地适应突变的环境。

      就竞争而论,企业的竞争行为会引发其他竞争者的反击行为,而企业动态战略便是从企业之间竞争互动角度来探析企业战略行为的。动态竞争的路径之一是多点竞争。多点竞争的理论起源于产业组织经济学(主要关注寡头独占的情况),着力研究企业间横跨多个市场的竞争问题(Gimeno,1994)。该理论认为,企业间多市场关联程度越高,企业间的攻击和反击越可能“相互克制”,从而降低企业间的竞争强度,产生较稳定并且可预期的竞争行为。动态竞争的另一个走向是竞争互动,它以研究对手间的对抗为目标,认为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进攻和回应行为来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其背后逻辑是,如果企业善于迅速而持续地毁掉现有优势条件,并不断创造空前而非传统的竞争,便能取得卓越的业绩。组织生态学为企业环境与企业战略的互动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强调组织之间的合作,认为组织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复杂的组织生态系统之中,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组织生态系统中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适应。在Moore所提出企业生态系统战略理论的框架下,企业不再仅仅把自己看作是单个的企业或扩展的企业,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成员。在该生态系统中,企业与环境的边界是动态的,企业战略与环境是互动的。

      理查·达维尼在研究短期竞争优势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关系时提出了超强竞争理论,指出企业所处超强竞争环境是一种优势迅速崛起并迅速消失的环境,企业必须顺应市场竞争的动态发展,积极瓦解对手的优势,不断创造新的、暂时的优势,以一连串短暂的行动积累成持久的优势,战略目标将是打破现状而非维持稳定及平衡。边缘竞争战略理论主张,企业应该通过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竞争优势,该理论解决了公司在高度变革及不确定性的市场上所面临的战略挑战,即不断地创新公司自身,以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动态能力理论及动态竞争理论相比,超强竞争理论和边缘竞争理论所关注的战略动态程度要大得多。

      5.战略核心:“价值瓜分”与“价值创新”

      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围绕构建竞争优势展开的,竞争优势的背后隐喻即为“价值瓜分”。换言之,市场价值瓜分的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优势的强弱。

      波特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从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中瓜分更多的市场,夺取更大的价值,隐藏于背后的逻辑是,在总蛋糕不变的情况下,切到更大的一块。企业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能够带来李嘉图租金收入,并且,这种异质性的资源不能被自由地扩大或者模仿。拥有独特资源是企业得以创造李嘉图租金的结果。企业的异质性资源是瓜分市场价值的重要法宝。乔治达伊基于价值分割思想,在《市场驱动战略》中提出了基于顾客价值与竞争对手的价值来制定企业竞争战略方法。可见,这三种观点均强调通过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瓜分价值。

      金昌为、莫博涅(1997)首次提出了价值创新的概念,并把价值创新导入企业战略管理中。他们归纳了传统战略逻辑和价值创新逻辑在战略的基本层面上的不同:大多数企业认为自己所处行业的条件是既定的,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战略,而价值创新则寻求价值上的重大飞跃;传统的竞争发生在明确的界限之内,但价值创新者常常跨越这些界限;许多组织的战略思维经常跟随竞争对手的变化而变化,而价值创新者则不把竞争对手当作比较基准;价值创新者不关注客户之间的差别,而是从客户所看重的一些东西中寻找共同点。

      “价值创新”战略思想的产生,使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发生了转移,即由通过竞争优势瓜分价值转向了为顾客创造更好的价值和开辟新的市场价值。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认为,企业必须构造完整的产品价值链,从整体顾客价值着手,谁的基本竞争战略更能够提高顾客让渡价值,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其背后逻辑是,只有为顾客创新价值,才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能力学派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通过“熊彼特租金”显现出来的,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是获取及维持生产与研发的独特能力、洞察市场需求变化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及功能的能力、拥有业务流程再造及改善管理水平的能力,跳转到新市场或新领域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企业价值创新的源泉和法宝。

      以戴维尼为代表的超强竞争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十分相似,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不可能存在一个长久持续的优势,不论是张伯伦租金,还是李嘉图租金,都会很快趋于消散。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全神贯注不仅是幼稚的,而且可能是致命的。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通过不断地创新破坏已存在的优势来源,并创造新的优势来源。具体的手段就是不断地进行价值创新。换言之,企业应追求获得一系列暂时优势,不断创造新的利基,从而不断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

      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而运用蓝海战略能够把视线从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也能够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还能够由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蓝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蓝海总是很短暂的,所有的蓝海最终将会被染成红色;红海总是表象的,任何一片红海里都隐藏着某些蓝色的海沟。红海与蓝海是一种理论上的相对概念,紫海才是市场的常态。紫海是红海与蓝海的混合区域,红海与蓝海夹杂在一起,就组成了紫海。如果说红海战略的战略核心是价值瓜分,蓝海战略的战略核心是价值创新,那么,紫海战略的战略核心便是二者兼有。

      6.战略主体:“上下”与“内外”

      站在企业内部,企业战略主体涉及上层领导及下层员工两大主体。以明茨伯格提出的十大战略学派为例,在早期的几个战略流派中,战略决策的责任都是由企业高层承担,如设计学派是高级主管、计划学派是计划管理人员、定位学派是分析管理人员、企业家学派是企业高层领导。从认知学派开始,战略制定者开始向中下层延展。学习学派认为,人人都有权了解战略,他们都是战略设计者与执行者;权力学派认为,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都参与战略的制定,对于文化学派,则更加信赖集体决策。彼得·德鲁克指出:“现在真正控制资源和绝对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既非资本,也非土地或劳动力,而是知识。”现代企业管理回归到“以人为本”,因为人是知识的根本载体。企业战略管理也不例外,战略主体也更加注重“全员”而非仅仅是“高管人员”。“人本”战略的实质,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便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完善。

      从企业外部看,企业战略的主体已由单个企业自身转向与企业外部相关的系统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理论,往往注重战略的内源性,强调“自我依赖”这种战略独立性。计划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等均在其列。以资源基础学派为例,该学派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同外部资源相比,对获取竞争优势更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内部,依赖于企业的异质性的、非常难以模仿的、效率高的专有资源,并且企业有不断产生这种资源的内在动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不断地形成、利用这些专有的优势资源。企业在实施企业战略的时候,首先是确定公司的独特专有资源。显然,资源基础学派强调“独善其身”,即认为,只要企业自己拥有关键、核心资源,就会拥有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开放性经济格局下,国家、地区、产业及企业之间的依赖性增强,企业战略理论则把企业自身同外界环境的多种主体利益捆绑起来,从更大战略网络层面,分析相关利益主体构成的系统战略问题,突出了战略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无边界”化,必然会催生战略的网络化,关系战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和企业集群理论等战略思想都位居其列。以战略生态理论为例,该理论以系统生态学为研究范式,把企业看成是嵌入一定战略网络中的子利益单元,从而跨越了战略思维中过分关注对手和自身的战略视野。企业战略既关注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又不断深化探讨公司愿景、组织学习、知识管理、文化管理及创新管理;既关注产品、市场、顾客,也关注价值链、供应链;既关注竞争优势的培育,还注重顾客让渡价值的提升。这些被关注的要素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自身独立的系统,因而,企业战略必须向外看,从全球化出发,从跨行业和无国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未来企业战略将打破地理区域和行业界限,更多地是在无边界的范围内对商业机会的洞察、创造和捕捉。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体现出多维空间的哲学观,也诠释了多维空间对一维空间的“否定之否定观”。

      7.战略目标:“经济性”与“社会性”

      企业具有“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经济性即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社会性要求企业为相关利益主体付出更多的代价,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有限资源,从而抵触经济性。企业战略目标的经济性,即仅仅追求经济性目标,或者没有把企业的社会性纳入到战略体系之中加以考虑。无论是波特的竞争战略,还是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的能力基础理论;无论是战略设计学派,还是战略规划学派;诸如此类的企业战略强调的是如何制定、实施战略,如何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如何获取、维持及提升竞争优势,从而赢得最大的利益。这些战略的目标设计单一,即定格为经济性,没有涉及社会性。

      其实,社会性并不否定和排斥经济性,如何运用得当,社会性目标能够促进经济性目标的更好实现。从企业战略的形成与发展的演化思想来看,企业战略成分中的“经济性”逐渐由“社会性”部分取代,悄然成为“经济性”与“社会性”互补共依的战略格局。20世纪2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企业战略的社会性倾向,这种倾向可以理解为战略性社会责任,它表现在企业不断加强慈善活动、培训工人,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并将这些手段纳入到企业公关策略中。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出现了社会反应战略。Wilson(1974)全面阐述了这种战略理念,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社会反应战略,即通过各种手段推脱社会责任的消极反应战略、最低限度地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定义务等强制性要求的防卫战略、自觉地按照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来采取行动的适应战略,以及积极响应预期到的利益相关者要求的预反应战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弗里曼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将企业战略划分为六种类型:最大化少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特定利益相关者战略、最大化股东利益的股东战略、最大化社会利益的功利主义战略、改善弱势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罗尔斯战略和营造社会和谐的社会协调战略(爱德华·弗里曼,2006),这种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承诺,充分诠释了企业战略的社会性尺度,也是对企业纯经济性战略的一种补充和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整合战略理论,其一是将企业的经济、伦理和环保责任整合的三底线战略;其二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战略整合的企业社会战略。总的来看,以上社会性战略理论一致认同,企业应从战略角度出发,决定将自身资源运用到哪些社会性活动之中,并根据外部环境来抉择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这样对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是更有益的。企业要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注重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从战略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应主动介入并自我调适,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核心战略相整合,以此识别机会,促进未来价值的创造(眭文娟等,2012)。

      实质上,企业战略社会性的核心是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将社会责任转变成竞争优势。如果企业可以有效阻止其竞争者模仿其战略决策,那么基于社会性的战略就会带来超额回报(Reinhardt,1999),企业社会性行为作为一种企业策略行为,可以被用于建立或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McWilliams,2002)。基于资源依赖,可将企业社会性行为看成组织的一种潜在资源和竞争能力(Wernerfelt,1984),还能把资源依赖引入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因为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可构成一种资源或能力,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Hart,1995)。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的目标是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从这一点看,企业战略目标的经济性与社会性是在矛盾中相统一的。在企业战略理论发展的进程中,企业“社会性”日益成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彼得·F.德鲁克(1984)所言,未来的企业从善方能制胜,而且唯有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市场机会中,企业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此,企业战略必须在经济性与社会性之间取得平衡。当然,社会性嵌入企业特定业务,这是个渐进的学习过程。但是,此过程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由此增强企业竞争力(Jvilanova M,Lozano J,Arens D,2009)。

      三、结束语

      管理哲学属高级管理学。企业战略作为系统性、思辨性、概念性及经验性极强的高层管理理论,用哲学的理念来理解恰如其分,在哲学语境中讨论企业战略理论问题,是对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顶层设计与认识。

      本文依据企业战略自我完善的内在驱动力和环境变化的外部推进力这两大动力因素,沿着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主线,简要回顾了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并在分析企业战略的基本研究范畴基础上,着重从战略依据、战略视野、战略性质、战略状态、战略核心、战略主体、战略目标七个方面阐述了企业战略演化的对立面与统一性。必须指出,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并非仅仅体现在这七个方面,其他方面,诸如归核化战略与多元化战略、战略思维的不变与蜕变、战略发展的线性化与非线性化、战略组织的实体化与虚拟化等,这些都无不揭示出辩证发展规律。

      企业战略理论的矛盾面及统一性,恰恰反映了演化轨迹的辩证逻辑,这些都深刻折射出企业战略理论的丰富性、科学性和发展动力性。企业战略理论的矛盾性并不排斥它们之间的联系面,新锐的思想火花是在先贤的理论基础之上所发展而来,它继承并密切联系着先前的战略理论思想、观点,并在联系中向前、向高级的状态运动着。例如,网络化战略并不否定一维性的战略,它只是要求战略要考虑产业链的多维主体(包括竞争者、顾客等),并不排斥重视企业“一维”自身。同样,虚拟化战略也并非全盘否定实体化战略,恰恰相反,后者才是企业战略的根本,而前者只是一个补充与拓展。科学问题是需要不断发展修正的,企业战略理论正是随着所处时代环境的变化而经历着持续的“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往复过程,并逐渐趋向理性。企业战略理论的科学性既体现在符合客观存在,更体现在不断地修正偏差而愈加合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动力也正是由矛盾着的理论所推动着,并不断尝试着解释这种矛盾,或者寻求矛盾问题的共同点,不回避矛盾,并解决矛盾,使企业战略理论向更高级的思想体系迈进,从而更加贴近现实。

      本文在理论层面的贡献有:一是系统梳理了企业战略理论流派的代表思想和代表人物,力图厘清企业战略理论的全貌;二是从辩证的视角,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有力诠释,创新性地阐发企业战略理论演化的逻辑脉络;三是把以往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内容作为基础,重新选择战略依据、战略视野、战略性质、战略状态、战略核心、战略主体、战略目标七大主题来分析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轨迹,突破了以往战略理论的研究范畴。实践层面,便于企业从内部条件和外部形势出发,动态调整战略思维和方法,克服战略一维、僵化及盲从,保持战略有机、弹性及恰适,有效指导战略决策及战略实践。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仅仅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来归纳、演绎出企业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却未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加以深入剖析,使理论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也未能理论建模,以此量化分析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化进程,使思辨分析有欠科学检验。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战略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_战略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