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区的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也被提出了较高标准。线损管理工程对于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较强,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由此可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展开分析,以此优化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措施
1线损概述及其分类
发电厂在完成电能生产后,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分别是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还需要用到一些电力设施设备,例如变电站、配电网、区域配电设备等,才能实现终端电力用户电能供给,在这整个过程中,发电厂电能并不能完全将电能运输至用电终端,总会有一些电能在运输过程中被损耗,例如线路发热损耗、电能经过变压设备产生的功率损耗等,上述这些损耗的电能,我们称之为线损。线损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线损,这种线损属于不可避免线损,多是在电能运输过程中,转化为热能或以电晕的方式被损耗掉,同时这种线损能够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具体的线损值,若实际线损值过大,能够采取技术手段实现降损。另一类是管理线损,管理线损多是由于线损管理能力不足,而引发的不必要的线路损耗,例如抄表人员存在抄表差错,线路存在老化情况,不法分子存在偷电问题。因此这种线损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可通过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甚至杜绝管理线损的损耗,通过对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线损问题的成因,可使得制定的降损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电能利用率,对于电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亦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意义。
2影响线损的主要因素
2.1线损率与供电量关系因素
由于线损率与供电量及负荷电流关系十分密切。当供电线路的供电量非常少时,固定损耗远远高于可变损耗,线损率最高;但是当供电量增加到某一定值,固定损耗就等于可变损耗,线损率达到最小;随着供电量的继续增加,固定损耗开始小于可变损耗,线损率就随着供电量的增加而增大了。当线路运行的固定损耗几乎等于可变损耗,供电量达到这一特定的值,该线路的实际线损率相对较低。可见供电量值的大小决定线路的损耗程度。
2.2营销管理带来的损耗
主要表现为抄表核算的差错损失、电能表轮换和效验工作上的疏忽造成的损失、季节性临时用电以及无表用电带来的损失、“人情电”与“关系电”带来的损失、用户窃电与违章用电造成的损失等。
2.3配网管理因素
在线损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配网管理。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力企业加大了配网设备的改造力度,增强了电力设备的技术水平,但是在配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线损管理造成影响。首先在配电设备中,依然是人工作业;其次由于过长的线路距离,并且有着较多的T接点,较大的电力半径,使配网无法经济高效运行。最后,一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使用高能耗变压器和电能计量装置,并且线路存在着绝缘老化问题,使配网管理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对线损管理的工作造成影响。
3加强供电营销线损管理的相关举措
3.1注重科学管理,完善营销体系
①建立高效的线损管理机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借助丰富实践经验、专业管理理论等要素的优势,健全其线损管理体系,从而为供电营销线损管理工作落实提供科学指导,使得其实践中的线损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同时,应明确供电营销线损管理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从而为自身的工作落实提供可靠保障,进而降低电网运行中的线路损耗率;②注重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在供电营销线损管理中的合理运用,逐步完善供电营销体系,进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营销服务,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落实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技术使用,优化线损管理方式
在低压配网自动化改造过程中,为了提升其供电营销线损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运行中的线损率,需要供电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加强技术使用,并优化线损管理方式。具体表现为:①抓好设计源头,严格落实设计规范,多布点,减少供电半径,及时改造老旧线路。②充分发挥采集信息系统的作用,正确维护线路-台变-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每天组织分析采集数据,及时处理抄表失败及抄表异常用户;③每天监控线损异常台区,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异常用户,提高问题解决效率;④改变线损月通报年考核机制,实行日通报月考核,以每天线损为基数统计月度线损率,争取异常线损问题不过夜。
3.3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注重临时用电管理
在提升供电营销线损管理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并建立高效的奖惩机制,使得供电营销人员能够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保持线损管理工作良好的落实效果。同时,针对地区普遍存在的临时用电和无表用电问题,供电企业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信用城市建设等手段加大非法窃电行为惩处力度等,提升其临时用电管理水平,实现对线损问题的有效应对。
3.4不断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作为供电企业,要想能够更好的提高在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水平,首先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在计量管理上的工作。对于怎样做好线损管理的工作,供电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用熟悉采集设备及维护的专职计量管理人员,并让其统筹负责全所的计量装置。二是依托营销系统对用户计量装置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做到流程规范台账清晰,特别是计量倍率正确,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的保证计量的准确度。三是集中装表定期轮换,加强封印管理,主要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提防窃电情况的出现。
3.5加强用电检查
第一,定期检查用电合同,避免供电合同与实际用电量出现偏差,可以利用系统筛选大电量用户核查现场,及时制定有效解决措施。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对用户档案和配电变压器容量和电感频率等方面综合分析,按照分析结果进行计量装置接线设计,严格控制漏电现象发生,确保用电秩序的规范性。第二,营销数据与线损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按照相应数据进行线损管理分析,及时解决线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电力需求量变化过大的用户,应制定针对性检查方案,明确电力需求量变化原因。第三,安排用电检查及相关人员采取常态化巡查,以查数据、查现场为主,台区经理身兼设备主人,包干到底做到精准发力。第四,积极采取防窃电技术措施,如采用防窃电多功能电能表,防窃电计量箱、智能封印、配电柜等。第五,加大力度宣传依法用电、依法治电,不给窃电者可乘之机。
3.6成效
通过上述手段,经三个月时间整治,试点供电所2018年台区线损从88%提高到97%,线路线损从33%提高到96%。
结语
在当前成本、投资压缩的背景下,对供电企业而言,线损管理是增收的关键环节,线损管理一方面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供电企业管理水准。在供电所活动中,降损工作可以说贯穿其整个过程,加强供电所管理,切实规范供电所工作,同时在运行供电所线损管理过程中,要大力通过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线损管理工作中去,由此才能做到多供少损、多发多供,确保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静然.供电企业营销线损的管理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3):124+126.
[2]姜婧.关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7,(23):111-112.
[3]刘贻允.电力营销管理在降低农村低压供电线损方面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10):151-152.
论文作者:何琦,徐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线损论文; 供电所论文; 电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线路论文; 电量论文; 用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