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集聚效应的动态分析_商业论文

商业聚集效应的动力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学论文,效应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业聚集是商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商业经济主体(公司和机构)在地理意义上的集中。商业聚集的现象揭示了直接环境对商业经济主体的成长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正反馈的机制促进了当地商业经济的持续增长。环顾世界,可以发现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聚集现象越显著。

聚集究竟有何优势?迈克尔·波特阐述如下:(1)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它和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相比,又具有更高的效率、灵活性以及活力;(2)能够更好地留住和吸引专业化人才;(3)聚集区内的供应商往往比远方的供应商更可靠;(4)根据及时信息交流起来更顺畅;(5)聚集区内有许多配套产业使整个聚集区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6)共同的利益使得集体向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公共物品投资;(7)能够促进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最终是聚集区经济能够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8)近距离的比较使聚集区往往就是创新的中心;(9)易于吸引投资;(10)有利于当地新企业的形成。

既然聚集经济有如此大的优势,但是它和不聚集的企业相比,到底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应?企业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

非线性科学作为一门崭新的科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机理。在深刻了解了对象(要素)之间的内在动力关系和演化机制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对系统进行预测、调控和优化。笔者试图通过对商业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来解决商业聚集所取得的经济效应以及商业企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商业企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模型的建立

为方便起见,这里仅考虑A、B两个商业企业,对有关符号说明如下:

(4)a表示单位B企业发展规模消耗、占用供养A企业的资源、市场是单位A企业发展规模消耗、占用供养是B企业的资源、市场为a倍;b表示单位A企业发展规模消耗、占用供养B企业的资源、市场是单位B企业发展规模消耗、占用供养是A企业的资源、市场的资源、市场为b倍。在商业企业A、B各自独立存在的情况下,它们的发展,遵循以下的logistic模式:

由于商业企业的聚集,对两个企业都有促进作用(图2),所以,我们对模型改进如下:。

二、平衡态和稳定性分析

所谓平衡态及定态就是系统在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的解,令(3)式右边为0,得出本系统共有四个平衡态:

平衡态的物理意义是系统发展的最终状态。所以,知道了平衡态及其性质就知道了系统的发展方向、特点和最终的结局。

以下将应用稳定分析理论讨论这4个平衡态的稳定性。

由稳定分析理论可知:

三、讨论

很显然,平衡态为稳定的结点,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笔者根据平衡态D中的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绘制了三组图线,如图3、图4、图5所示。由于A、B企业的对等性,下面只讨论A企业的发展状况。

图3是a=b=0.5时,商业企业A的发展规模,随着聚集效应成线性增长,最大可以达到单独发展时的二倍,这反映了商业聚集对企业的促进作用。

图4是b=0.5时,商业企业A的发展趋势,这反映了B企业对A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图5表明,在a值较小时,随着b的增大,企业A的经济规模逐渐增大,但聚集效应显著,而当a值较大时,随着b的增大,企业A的经济规模迅速增大,这意味着企业之间的聚集效应增强。

四、结语

在商业企业聚集模式中,商业企业对对方的贡献相对来说不大(见表1),但是,从聚集的整体来看,由于企业数目较多,单个企业得到的总的贡献还是很可观的。在聚集中,企业对对方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各种资源的共享引起市场规模的扩大、技术和管理的模仿、信息的共享、相互之间准组织的信任关系等的渠道。此外,集聚企业能共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竞争的存在,竞争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所在,由于商业企业产品差异较小,技术、管理,经营模式容易被模仿,所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进而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因此,各企业要充分发掘内部的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和拓展共生链条,广泛建立互利互惠关系,并保持适度的竞争,激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标签:;  ;  

商业集聚效应的动态分析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