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法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_舒艳

肌肉注射法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_舒艳

舒 艳

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641300

【摘要】 肌肉注射法是用于某些特殊药物常用的给药途径,注射方法定位严格。方法虽然简单,但常见不良反应较多,所以需要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正确实施给药,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肌肉注射法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147-01肌肉注射法是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注入药物用于不宜口服或不能口服,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时[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肌肉注射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是对于某些药物来说所必须采取的注射法,临床可采取一定的防治对策。现将肌肉注射法及其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肌肉注射的方法

1.1 体位的选择 在执行肌肉注射法中,给药方式有坐位和卧位两种。其中,坐位法更值得临床推广,黄穗香[2]等人对坐位肌肉注射要点进行临床分析,并展开针对性的肌肉注射,可有效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1.2 部位的选择 肌肉注射的部位可选择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选择肌肉丰厚,没有大血管、神经分布的部位,最常用的为臀大肌。但对于小儿,臀部肌肉未发育完好,不宜选在臀大肌处注射,常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对于一些1ml或不足1ml的注射药物(如胃复安,654-2等),可不必在臀部行注射.

1.3 常规肌肉注射法 即为传统的肌肉注射法。首先准备药物,查对,定部位,取棉签,蘸碘伏消毒两次,抽液,排气,再次查对;然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并用中指固定针栓,迅速将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深度为针梗的2/3,左手松开回抽活塞,见无回血后将药液缓慢推入,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棉签轻压进针处并快速拔针;最后再次核对,处理用物。

1.4 按捏手法 即在常规肌肉注射法推药过程中配合使用按捏手法。按捏位置选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上,大约离注射部位5cm左右,右手拇指在内下,食指与中指在外上,向注射部位作节律性的按捏动作,按捏速度约为1次/s。

2 有关肌肉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2.1 药液外渗 药液外渗标准,注射拔针后15min内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因:肌肉注射常规采用的垂直进针法中在拔针后,由于按压不当或时间不足,会导致药液外渗,注射过程中进针的深度不当,选用针头大小的不合适,推药的速度以及注射部位皮肤弹性,皮肤局部有无水肿等都有关。防治对策:有肌肉注射方法比较表明,常规肌肉注射法注射后留下垂直针道容易发生药液外渗,Z路径肌肉注射法在注射前先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皮肤及皮下组织朝一个方向侧移并绷紧固定皮肤,注射后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复位,可阻止药液外溢。

2.2 疼痛原因 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是患者的心理因素,而肌肉注射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引起疼痛是难免的,但若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会使疼痛加剧。防治对策: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本身就已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先给患者解释肌肉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减轻其心理压力,便于操作的顺利进行;取合适体位并视患者个体差异调整进针深度,水肿、肥胖患者宜选择较长的针头,行深部肌肉注射,儿童和消瘦的患者可选小型号的针头,进针深度宜稍浅;应用留置气泡技术法减轻疼痛,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再吸入0.2-0.3ml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推入后再注入空气;该方法可以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内,并可防止拔出针头时,从而降低组织受刺激的程序,减轻疼痛[3]。

2.3 硬结 主要与注射次数过多,药物吸收不良,药物对局部肌肉的刺激,注射的方法错误或深度不够有关。防治对策:对于长期注射的患者,应经常更换部位,对一些不宜吸收的油性药物,应嘱患者回家后热敷注射部位,以预防硬结的发生,采用按摩加马铃薯湿热敷效果更好。对药物吸收不良,局部有循环障碍者,为促进药物的吸收,可用50%硫酸镁湿敷。但柳正芳等人认为,仙人掌外敷治疗肌注硬结疗效显著优于用50%硫酸镁湿敷。TDP照射,使用TDP照射促进局部血循环,可减少注射后硬结的发生。据陈巧贞等人研究,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臀部硬结,也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2.4 晕厥 引起晕厥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患者自身心理因素,主要为对肌肉注射的恐惧和注射本身引起的疼痛所致;二是常规不做皮肤过敏试验的药物过敏所致;三是由于饥饿、体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患者低血糖所致。防治对策:肌肉注射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一些容易过敏而又需行肌肉注射的药物,如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应首先做皮试,若结果为阳性者,应严格执行脱敏注射法。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状(如四肢乏力、心慌、头晕等),应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并嘱其立刻吃点东西或饮用糖水。

2.5 感染 感染原因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治对策: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若患者局部已出现红肿热疼、体温升高等,应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等治疗。防治对策:准确定位肌注部位,缓慢推药。若损伤到坐骨神经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可对局部进行电磁波或红外线照射、按摩理疗等处理,亦可全身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3 小结

肌肉注射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操作,肌肉注射常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不仅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而且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医护人员应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消除其不良心理,以便顺利地执行操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作为护理工作者,更好的注射法还有待于大家临床探索,不断开拓创新,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痛苦,做到让所有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7-259.

[2] 黄穗香,邓宝琴,童新明. 坐位肌肉注射的注意要点分析[J]. 临床研究,2013,( 15) :68-69.

[3] 周吉平.按捏手法在无痛肌肉注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184-185.

论文作者:舒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肌肉注射法及其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论文_舒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