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1 马君艳2 单晓萍3 马淑贞4
1.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内科一病区 河北 邯郸 056105;2.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手术室 河北 邯郸 056105;3.邯郸市第一医院感染科 河北 邯郸 056002;4.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妇产科 河北 邯郸 056100
【摘要】 目的 探析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处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行宫腔镜手术169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导致术后宫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169例患者中,27例发生感染,术后宫腔感染发生率为15.98%,治疗好转率为92.59%;低龄、小子宫及手术等级低的宫腔感染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导致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仪器的清洁程度、手术对子宫壁的破坏程度、手术难度、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此,应加强手术仪器管理,加强术中及术后监测,降低宫腔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宫腔镜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宫腔镜;术后宫腔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8-02
宫腔镜手术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在宫腔镜的辅助作用下, 可对子宫腔内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对子宫腔内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即使宫腔镜手术在子宫腔内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创伤性小、出血量少、康复快等特点[1-2],但宫腔感染仍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文选取169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宫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处理办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行宫腔镜手术169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22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6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23±1.63)岁;患者的手术类型如下:治疗不孕不育症26例, 取出宫颈异物29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31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32例, 行子宫粘连分解术26例,行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25例.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常规检查,行手术时间通过为月经结束后的1周内,给予患者宫颈管黏膜表面麻醉,并对宫颈内口及宫颈管进行检查,确定无其他病变. 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若患者有多次手术史,则可借助宫腔镜进行联合监测和检查.若术中患者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则立即采用止血钳、止血带等相关措施进行止血.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和具体情况,可将宫腔镜手术转化为开腹手术. 术后,术后给予患者抗炎、抗感染药物治疗,若患者术后炎症加重,则需查出病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直至患者痊愈.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宫腔镜术后宫腔内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患者年龄、手术史、子宫大小、手术等级与发生感染的关系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169例患者中,27例发生术后宫腔感染,术后宫腔感染发生率为15.98%.其中,25例患者经相关治疗7天后,感染症状消失或有所缓解,治疗好转率为92.59%,其余2例患者经7天治疗未好转,给予进一步治疗. 2.2 宫腔镜手术后宫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 在发生术后感染的27例患者中,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主要病原菌分布特征如下:链球菌属感染11例,所占比例为40.74%;大肠埃希菌感染8例,所占比例为29.63%;肠球菌属感染7例,所占比例为25.93%;葡萄球菌属感染6例,所占比例为22.22%; 克雷伯菌属感染4例,所占比例为14.81%. 2.3 所有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因素与宫腔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低龄、小子宫及手术等级低的宫腔感染率明显低于高龄、大子宫、手术等级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手术史对宫腔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具体见表1.
表1 所有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因素与宫腔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3 讨论3.1 导致宫腔感染的原因 导致宫腔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行宫腔镜手术前,宫腔镜的消毒工作不彻底,操作者的无菌操作观念淡薄,增加宫腔感染发病率.(2)患者术前患有其他妇科疾病,在手术过程中易受到病菌影响,导致宫腔炎症.(3)对于高龄或子宫大患者而言,其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差,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差,宫腔感染发生率高. 3.2 预防宫腔感染的对策 预防宫腔感染的相对措施如下:(1)加强器械管理,手术室所有器械和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在使用过程中遵守仪器的相关使用说明,确定手术物品无污染方可使用.(2)在手术前1天内,做好阴道护理,降低病菌移位发生率.(3)加强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抗炎、抗病毒预防和治疗,尤其在术后短时间内,需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类药物,避免发生宫腔感染.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69例患者中,27例发生感染,术后宫腔感染发生率为15.98%,治疗好转率为92.59%;低龄、小子宫及手术等级低的宫腔感染率相对较低(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宫腔内感染的因素较多,需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对策,降低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导致宫腔镜术后发生宫腔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仪器的清洁程度、手术对子宫壁的破坏程度、手术难度、患者年龄等多方面.因此,应加强手术仪器管理,加强术中及术后监测,降低宫腔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宫腔镜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1] 庄雪仪,李玲.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手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31):60-62. [2] 黄玉平.探讨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及宫腔镜下手术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4):519-520. [3] 王海娜,廖晟,蒋优芬.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5(36):3-13. [4] 彭美莲.应用透明质酸钠并球囊子宫支架在预防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粘连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56-157.
论文作者:张玲1 马君艳2 单晓萍3 马淑贞4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患者论文; 宫腔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子宫论文; 宫腔镜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