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1例关于人际关系紧张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本文章通过此案例总结了五点经验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合理情绪疗法以ABC核心理论阐述了: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本案例中A为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B为求助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错误认知,C为求助者的痛苦体验。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合理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4-0066-03
1.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性,25岁,已婚,大学本科学历,某公司职员,衣着干净、整齐,面容憔悴,愁容满面。性格基础是内向,敏感,胆小易害羞。在陌生人面前不多开口讲话,显得害羞。上班时觉得注意力有时无法集中,但整体上还能胜任此工作岗位。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人际关系等因子数等均高于参考值。
2.主诉和个人陈述[1-2]
求助者:(稍整理了一下情绪)唉,我与我的亲母亲常吵架,我也知道做儿女本该多关心、孝敬老人,可是又想指出她的错误让她改正缺点,心理好矛盾啊,(停顿了一下,努力压制住自己的眼泪)为此我每天都不开心,觉得日子过得煎熬,不知道怎么办。虽然这种痛苦产生到只有两三个月,但每天睡不好,吃不好,心情不好,所以我觉时间过得太慢了。
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但每次都能引发起与母亲的剧烈争吵。(想了一下)比如说,前不久的一天午饭时间,我在厨房里煮饭,母亲与我两岁的儿子在客厅玩。我把煮好的汤端到客厅饭桌上,并交代母亲看好孩子,汤水很烫。之后我便走进厨房继续煮菜,当我端出下一个菜的时候发现只有我儿子一个人在用勺子玩汤水,此时我的母亲听到我声音后紧忙从房间里冲出来,紧接着她就开始责备我儿子“叫你不要出来,你怎么不听话!”当时我也急了:“孩子那么小,他懂什么,你怎么不看好他?”母亲大喊“我只是进去把电脑打开而已(她最爱用电脑看连续剧,打拖拉机等),这要怪也就怪你那么早把汤端出来干嘛?”顿时我更生气了,就会觉得心里很难受了,虽然我很生气,但我已不再说话。母亲会不依不饶的继续推卸责任,然后就走进自己房间发出哭声,然后说:“养了一个不孝女,小时候那么乖,现在长大嫁人了就变了一个人,变得忘恩负义,天天责怪我这不对那不对的,换了别人家某某某千感谢万感谢自己的婆婆,整天都是婆婆好,婆婆好挂嘴边都来不及呢,也就我,一句好话没得你赞扬过。我已经够倒霉了(前不久舅舅去世了),你还要这样对我,我的命苦啊,呼呼…”
接下来就是几天不与我说一句话,一直等到我主动跟她说话的时候,她就抓住机会再狠狠的骂我一通,之后这事才算过去。我妈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觉得跟她在一起生活很累,但我没办法,我上班没有时间带孩子,曾经多次想着请保姆,但一方面经济压力大,另一方面我那多疑,爱挑刺的母亲一定接受不了这做法。
我的丈夫每天都早出晚归,在家里也是各干各的活,我们一天到晚没说几句话,我们从来都没吵架。其实我跟我母亲的事情,我也很想找他诉苦,但我怕影响母亲在他心中的形象,我不希望他觉得我母亲不好,更怕他对我母亲不孝顺。所以我没跟他说,一直埋在心里,自己忍受。
在公司我与同事也相处不好,有一个同事总是针对我。因为他妒忌我,我学历跟他一样,但是我因为工作时间比他早,所以我是正式工,他只是临时工,我拿的薪酬比他多。有一次这个同事居然当着我的面与在场的其他人说“有些人只有个学历,其实她什么也不懂,她的学历没什么用的。”还有一次,是该同事刚办完他的婚礼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当着我的面与其他人聊天,然后主动挑起一些关于棺材,僵尸等之类的话题,企图想让我难过,因为他知道我家不久前刚痛失一位亲人。
3.观察和他人反映
3.1 据咨询师观察,此求助者情绪极其不稳定,易受外界事件影响心情,且不良情绪较长时间后才消退。
3.2 因为求助者是只身一人来到咨询室的,所以他人反映的资料尚未收集到。
4.评估与诊断
4.1 在开始评定前,咨询师把90项症状清单[3-4]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求助者交代清楚后让其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该求助者SCL-90的结果如下(采用1-5的5级评分方法):
总分:184分,阳性项目数:45项
躯体化:1.42分 强迫状态1.90分 人际关系敏感3.67分 抑郁2.08分 焦虑2.0分 敌对2.33分 恐怖1.57分 偏执2.0分 精神病性1.80分 其他1.86分。
测验结论:
躯体化:无
强迫症状:无
人际关系:性格基础是内向,敏感,胆小易害羞。在陌生人面前不多开口讲话,显得害羞。心理较脆弱,有时会产生别人对自己不理解而感到痛苦。
抑郁:无
焦虑:经常有莫名的担心,有时会有害怕的感觉,但有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可伴有心慌,心跳快的感受,易紧张,偶可见出汗,也会采取一些掩饰举动。
敌对:偶有怀疑的想法,感到别人不是真心的友好,经常表现警惕性增高,注意别人的举动是否对自己友好,偶尔发脾气。
恐怖:无
偏执:性格固执,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亦不大能改变。有时会有敌对性,经常有怀疑心,而无法相信别人,偶尔认为会被人跟踪。
精神病性:无
4.2 初步评估诊断:一般心理问题[5-6]
理由:
(1)求助的内心冲突是:认为顶撞母亲是不孝顺的,但又想指出母亲的缺点希望以此让母亲改正缺点的心理矛盾是常形的,而且具有道德色彩。
(2)求助者的不良情绪间断的持续了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但时间未达半年。
(3)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会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4.3 鉴别诊断
4.3.1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的四个条件:
(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的。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单纯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难以解脱。不良情绪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反应对象被泛化。
由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3.2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A、诊断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标准:
(1)内心冲突是变形的。
(2)不良情绪持续在半年以上,甚至达一年。
(3)社会功能受影响严重。
(4)反应对象泛化。
B、根据许又新教授提出的评分标准:
(1)内心冲突常形,评0分。
(2)病程小于3个月,评1分。
(3)社会功能只是轻微妨碍者,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评1分。
总分2分,小于3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诊断不成立。
5.咨询目标的制定[7]
A.短期内的目标是让求助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B.中期的目标是,让求助者会利用放松技术随时的灵活的调整自己的心情。C.后期的目标是: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修正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D.长期的目标是:帮助求助者巩固合理认知。
6.咨询方案的制定
(1)确定具体的心理学治疗方法与原理
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学会自我放松的技术再结合合理情绪疗法给求助者予以帮助。
A.放松训练。
原理:人的情绪反应包含主观体验、生理反应、表情三部分。生理反应,除了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不易随意操纵和控制外,受随意神经系统控制的“随意肌肉”反应,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来操纵。当人们心情紧张的情绪松弛后,僵硬肌肉还不能松弛下来,但可通过按摩、洗浴、睡眠等方式让其松弛。放松训练的基本假设是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随着改变。也就是说,经由人的意识可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使主观体验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因此,放松训练就是训练求助者,使其能随意地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等。
B.合理情绪疗法。
原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以ABC核心理论阐述了: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在本案例中A为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处理问题,B为求助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错误认知,C为求助者的痛苦体验。
(2)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间接:
A.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B.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C.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咨询师的权利:
A.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B.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C.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咨询师的义务:
A.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B.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C.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D.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求助者的责任:
A.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B.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C.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求助者的权利:
A.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B.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C.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D.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求助者的义务:
A.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B.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C.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初步计划的咨询次数是一周2次(如有新情况可灵活改变次数),每次咨询一小时。
(4)咨询的相关费用。
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即47元每小时。
7.咨询过程
7.1 教求助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2 让求助者在遇到可以产生轻度紧张情绪的情景时,利用放松技术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情绪。(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3 让求助者在遇到可以产生中度紧张情绪的情景时,利用放松技术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情绪。(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4 让求助者在遇到可以产生重度紧张情绪的情景时,利用放松技术把自己的全身肌肉放松,以便随时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从而缓解紧张情绪。(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5 向求助者讲明:合理情绪疗法以ABC核心理论阐述了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6 肯定求助者的能力及某些优点,帮让求助者重燃自信心。(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7 请求助者试着与朋友或同事聊一些工作或一些无关重要的家常事。(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8 请求助者试着与朋友或同事聊一些人生目标,及对社会事件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9 请求助者试着与朋友或同事聊一些关于家庭矛盾的内心感受。(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10 请求助者与母亲调换角色去承担一些与该角色对应的家务活。(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11 请求助者与母亲心平气和的聊聊角色互换后的感受。(任务完成合格后进行下一项)
7.12 请求者与母亲相互体谅,互相关心,好好过日子。(任务完成合格)
8.咨询效果评估
A.通过求助者自述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求助者自述:我感觉好多了,现在看问题已经比以前看开多了,烦恼少多了,睡眠好多了,皮肤也变得细腻了。我总结了,凡事只要往好的方面想准没错!
B.咨询师观察与评定。
求助者的精神面貌比起初次见面好许多,整个人都变得轻松多了。
C.求助者咨询前后SCL-90量表测验结果的比较。
以下是该求助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再次进行SCL-90量表测验的结果(采用1-5的5级评分方法):
总分:136分,阳性项目数:29项
躯体化:1.40分 强迫状态1.80分 人际关系敏感1.97分 抑郁1.08分 焦虑1.5分 敌对1.33分 恐怖1.50分 偏执1.8分 精神病性1.60分 其他1.56分。
减分率=26.1%,P<0.05,治疗有效。
该求助者治疗前后SCL-90测验结果见图1。
图1 该求助者治疗前后SCL-90测验结果柱图
D.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求助者自述:现在上班注意力能集中多了,心情也好多了,工作起来觉得比以往都轻松。上个月因为工作出色还获奖了。
E.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
未收集到此方面的资料。
9.讨论
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学会自我放松的技术再结合合理情绪疗法给求助者予以帮助,从图1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治疗效果较为有效。从该咨询师的成功的救助,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咨询师向求助者介绍ABC理论,但并没有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来使求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咨询师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样。于是,咨询师就把ABC理论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引导求助者按这一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2)咨询师的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为良好的咨询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摄入性会谈中取得充足、可靠、有用的资料提供了前提条件。(3)咨询师熟练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准确的诊断提供了保证。(4)合理情绪疗法讲究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因此在合理情绪疗法中会常常与一些行为方面的治疗一起进行,如案例中提到的放松训练。(5)生物学原因:求助者为女性,大学文化水平,25岁。年纪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
【参考文献】
[1]【美】S.科米尔(Sherry cormier)等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美】Rita Sommers-Flanagan等著,陈祉妍等译.心理咨询面谈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郭念锋,虞积生,马建青等编著.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第二版:246-250.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5]许又新编著.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6]郭念锋,虞积生,马建青等编著.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第二版
[7]郭念锋,虞积生,马建青等编著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第二版81-86
论文作者:黎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情绪论文; 自己的论文; 咨询师论文; 母亲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疗法论文; 人际关系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