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50 例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失血性休克患者为8 例,对这8 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 例和对照组4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情况予以分析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气剩余碱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限制性液体复苏;产科失血性休克;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0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24-01
产科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急的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常见的抢救方式为液体复苏,当前主要分为充分液体复苏以及限制性液体复苏两种。本次研究旨在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故选取我院2013 年5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50 例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失血性休克患者8 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50 例产科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失血性休克患者为8 例,均排除患有肝肾疾病以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 例,年龄21 岁~35 岁,平均年龄(34.25±5.03)岁。
对照组4 例,年龄20 岁~37 岁,平均年龄(30.23±5.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原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充分液体复苏治疗,为患者建立输液通道,以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补液工作,依据实际情况应用等渗均衡的盐溶液与红细胞实施输注;一旦出现复苏效果不够明显时要采取持续实施红细胞输注的方式,直到缓则血红蛋白量(HGB)在10g/dL 以上时停止输注,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11.5~12.6kpa 之间。
观察组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常规建立输液通道,将1L 林格氏液与500mL 羟乙基淀粉实施快速输注,待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达到5.41~7.99kpa、中心静脉压(CVP)超过0.31kpa、收缩压(SBP)超过5.41~9.31kpa 时,采取缓慢降低输液速率的方式,并对复苏液体量实施控制,依据实际情况对患者采取止血抢救。
1.3 疗效判定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情况予以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剩余碱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主要是调节液体输注速率将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压维持在合理状态,是有效的止血方式[1]。依据临床结果,失血性休克患者特别容易发生微循环缺血、凝血、淤血等改变现象,同时,会引发回心血量受阻降低情况的发生,进而导致回心排血量降低,加重休克症状,从而诱发心脏病以及各脏器功能受损衰竭现象的产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次研究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合理控制复苏液体量以及液体流速,可以有效的缓解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心脏、肾脏等器官缺氧现象,提供优质的关注与氧供。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改善缓则的心肺功能,降低颅内压迫,令组织水肿症状减轻,从而实现止血、解决休克的目的[3]。通过本次研究可知,限制性液体复苏比充分液体复苏方式更具优势,在凝血酶原时间上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在血气剩余碱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治疗效果明显。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100%,说明了该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方式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具有一定的优势,患者满意度较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认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吴佩蔚.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05(14):2200-2201.[2]陈银华.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06(11):6-7.[3]罗志丽.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2(08):88-89.
论文作者:王华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患者论文; 液体论文; 限制性论文; 产科论文; 性休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凝血酶原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