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腾肖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腾肖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对策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安全工作不是单个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结合本人多年现场的施工实践工作,简单地谈谈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的有关对策。

1 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大力度抓好材料管理,这项工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性能,保质,安全上起重要作用。

2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首先要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工程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实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安全控制。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性大的原材料以及不适合的设备、设施。当必须采用这些设备、设施时,应当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或措施。开工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系统建成以后,在现场施工阶段进行的安全评价,可了解工程现场的现实危险源和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产品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个施工现场需要组织多工种,甚至多单位(如,桩基、土建、吊装、安装、装饰等)协同作战。为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其紧密配合,保证正常施工,就需要严密、有序地计划组织施工。因此,必须编制指令和实施性的施工技术文件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而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针对各项工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安全技术措施不是一般的措施,而是国家规定的安全法规,具有法律的性质,带有强制性,必须编制,必须执行。

3.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目标管理控制、制约、激励的总纲,是企业领导、管理者为实现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保障措施,是贯彻实施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具体化。它具有法律效力,规章制度一经确定,贵在严肃认真地组织实施。“安全第一”是说明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是第一位的,“预防为主”指的是所采取的积极可靠的组织、技术措施,这个措施是根据设计、施工地点、条件、时间、方法、使用机械设备、工程特点、施工工艺等实际情况预测容易出现那些安全事故隐患,并采取有效的组织技术对策和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的发生,具体地说就是不让事故的萌芽出现。

4 安全管理对策。在这一方面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对策是:①落实安全责任,实行目标管理。②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持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筑牢安全管理意识。③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⑤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健全HSE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⑥突出重点,强化各项专业管理。施工的管理、监督、检查分别由建设单位、质量监理和施工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4.1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安全教育是增强其安全意识的必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的人身伤亡,不仅使本人受到伤害、家庭蒙受不幸、企业带来损失,而且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随着建筑施工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施工设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劳动用工壁垒的打破,外地施工人员占从业比重也不断增加,由于其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较低,由此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4.2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关。坚持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严格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从源头上进行安全控制的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制订措施的内容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要求,尤其是应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第一责任人到其他责任人到各班组的安全责任制是否分解落实,有没有一个安全管理监督网络。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劳动保护是否完善齐备,对悬崖陡坡、深坑的可能塌方或滑坡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并经常性的开展防火安全、季节性的雨季防洪、冬施防冻、炎热防暑、防台风等检查。如对检查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进行处罚,要限期整改补救,并给予通报批评。

结束语

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可以相信,只要思想上预以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个大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避免或减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参考文献:

[1]朱明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若干问题的探讨,河南建材,2010年02期;

[2]葛朝刚,浅谈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体制建设,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张朝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若干问题分析,城市建设,2009年08期;

[4]王冲,浅析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筑知识,2010年11期。

论文作者:刘腾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腾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