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化学解题能力论文_黄丽春

如何培养化学解题能力论文_黄丽春

云南省丘北县一中化学组

摘要:高考除检测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检测考生的学习潜能和发展能力,预测个人能力发展倾向,帮助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而高考试题担负着这一使命。为使我们选拔人才的过程更趋合理化,科学化,高考试题也与时俱进在不断的深入和灵活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得有一定解答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有解题教学的理念,只有教会学生按照科学的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回顾,具有解题思维的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技巧最终得实惠。

关键词:高考 解题能力教学培养

到高中化学教学后期,选修和必修课已基本结束,教学方式多以解题教学为主,所以对于培养高中学生化学解题的能力是我们教师所需要思教的方向,这就要求每个化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解题教学的科学方法,在三年的高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我就初浅地说一下我对化学解题能力的几点想法。

一、科学的解题程序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解题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升华,要实现这种升华,就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来执行,一般可按以下四个程序来进行:

(一)认真审题,强化观察能力。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审清题目中所给的化学图像,表格的含义,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理清题中涉及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这是化学的解题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深入析题,提高思维发散能力。审完题后,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理论、实验等知识,大脑思维充分思考,发散,汇聚知识点,搭建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一座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解题做好准备。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三)探索解法,掌握思维方向。分析之后,便进入解题的酝酿阶段,想出解题途径,探索解题方法,拟定解题计划。如何开展解题的思路,就解题思路而言,以这几年的个人教学方式概括为“由因致果”和“执果溯因”两种形式。

1.回顾与反思,轻松融会

运用未使用的未知条件检验这个结果, ③CaC2、CaO、CO2、C2H2均为两种元素组成,Ca(OH)2不是由两种元素组成;④序数之和:C+H+O+Ca=35,⑤Z+ O2X+ H2O,代人即为2C2H2+ 5O2 = 2H2O + 4CO2↑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未知⑤,根据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及熟悉课本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已知→可知→可知→结论”模式,直到解出所有化合物。

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解题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学生要进行广阔的思维,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打破思维定势的影响,进行知识迁移,对问题进行广泛地探讨,对同类知识进行联想概括,这样才会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1. 在一平衡的托盘天平两侧分别放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里盛有10mL 1mol/L的硫酸溶液,现分别向两烧杯内同时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反应完毕后天平仍平衡( )

A. 1g Mg和1g Zn B. 6.5g Mg和6.5g Zn

C. 10g Zn和10g Mg D. 2.4g Mg和6.5gZn

分析题中条件,化学反应是在质量相等的烧杯中发生的,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仍平衡,说明反应前是等质量的,反应后仍然是等质量的。

A. 1g Mg和1g Zn分别与硫酸反应,显然硫酸过量,因此要以金属质量为标准进行计算,由于Mg和Zn与硫酸反应放出的H2质量不同,因此,天平不能平衡,答案A是错的。B. 所取两种金属质量相等,对镁来说金属过量、硫酸适量;对Zn来说恰好与酸反应。所以,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生成的氢气是等质量的。因此,天平保持平衡,B是正确答案。C. 由于金属过量酸适量,所以应以酸为标准进行计算,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又因加入的金属质量是相同的。因此,反应后天平平衡,C答案也正确。D. 2.4g Mg和6.5g Zn能够和酸完全反应,而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但放进去的金属质量不同,故天平不能平衡,D答案错了。解答了此题后,还须总结和引申。对于金属与酸的反应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酸过量,另一种是金属过量。如果金属等量且过量酸适量,反应后两溶液质量相等,如上题的B和C;如果酸过量金属适量,是以金属为标准进行计算,只要金属与放出的氢气的质量差相等,就可以使天平平衡。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思维的严密性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体现。在教学中,可采用多项选择和最佳选择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它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2. 在N2+3H22NH3的体系中,保持容器内压强和温度不变,充入氩气以增大容器体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为压强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B. 因为体积增大,所以N2、3H2、2NH3的浓度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C. 因为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压强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C。但很多同学选了A,选A的同学认为只要充入惰性气体就不会影响体系的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他们没有注意到条件的变化,只有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或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气体对体系的平衡及反应速率才不发生影响。若容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相当于压强变化(浓度变化),所以应选C而不是A。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现代思维科学主张运用急聚联想来解决问题,讲究思考引入快、过程短、很快得出结果,以便赢得时间。

例3. 有一个6L的密闭容器,放入3LX(气)和2L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气)+3Y(气)2Q(气)+nR(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气)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n值是( ) A. 3 B. 4 C. 5 D. 6

这道题如果根据X、Y的式量计算n值,要花费大量时间,用简单方法很快就能算出结果。根据题意如果体积比原来增加5%,那么2+n>4+3,显然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而且也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这就是解题中的技巧。这道题的关键是达到平衡,压强增加,判断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2+n>4+3,则n>5,D符合这一条件。

三、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四个基本要素

一道习题的完整解答是体现一个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及应用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的全面综合性的考核,教师在讲授习题时不能以量为重,要把握以解题和知识面相统一的理念,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在强化审题、提高分析、丰富经验、解题评析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条件。审题能力的强弱会影响到解题结果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解题的成败。为了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审题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认真审题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让学生具有较强审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各方面知识充实了,看问题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分析问题才会更透彻、更深刻,才能理清思路,才能把握问题的主流和本质。

因此,要熟练掌握化学基地知识的体系,深刻理解化学概念,实验现象和结论,准确掌握化学的定理、法则等,熟悉基本的,常用的推理方法和化学思想方法。有了“本”才是解题的坚实后盾,才能提高解题效率。

(二)提高分析问题的本领。审题题只是第一步,怎样正确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形成正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解题最本质的过程主要是突现在分析问题的能力高低,分析和研究问题必须要抓住难点、重点问题。其核心是看能否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用于解题的思维要求,表现在能掌握解题思路的科学程序,掌握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及策略,能因题制宜地选择相应的便捷的解题思路,使用有效的解题方法,运用巧妙的技巧,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和时间。

(三)丰富解题的经验。中国有一句古话:“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一道难题,老师在解题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出错的原因分析清楚,让他们在错的基础上改正过来,这样学生就能记忆深刻,自己解题的经验也就丰富了。其次是多实践,实践出真知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还能从化学现象中来,也是一个从量看质的一个过程。方法与技巧也就自然发生,熟能生巧就是这一个道理,不断积累经验,探索规律,解题能力就可以提高,然后在不断总结,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四)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引导。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总之,随着人为的“筐式”考题到开放性试题的增多,高考试题已经明显顺应了社会发展-向选拔开放思维的学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我们应用新课标的今天,我们的教与学也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检测已经开放探索,但愿我们的高考与教学同步走向开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鲜活个性,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杨 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P308

论文作者:黄丽春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化学解题能力论文_黄丽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