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建筑得以施工建设的前提,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场地的岩土状态以及相关的岩土参数,这些数据信息是进行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料,只有通过勘察得到全面科学的数据,才能保证后续设计以及施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勘察技术是近年来根据实际需要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勘察方式,这种勘察方式可以对建设工地的岩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勘察,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勘察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单一勘察技术存在的弊端,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综合勘察技术;应用
1 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样品测试的具体要求
岩土测试即是根据具体勘察情况记录数据,根据参数数据反映出岩土土层本身的理性特征,这就需要对岩土样品进行要求限制。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岩土样品,无论工作人员技术有多娴熟,但其测试结果仍然不能掩盖其本身的特性。对于工程的试验样品同样有一下具体要求:选取的岩土样品必须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即必须保证选择的岩土样品能够真实反映该岩土层所在位置的工程特点。在天然情况下,必须要求准确测定岩土样品的各种参数值,尤其在采取时,必须保证不破坏岩土样品的完整性,从而保证其含水量、结构变化,否则不能根据岩土样品确定测量结果的工程情况。
2 综合勘察技术分析
2.1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背景
综合勘察技术是在单一勘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勘察中往往采用单一的勘察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运用单一的勘察方法难以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勘察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在传统勘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运用,将多种单一的勘察方法综合起来,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针对性的勘察方法,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2.2综合勘察的技术原理
综合勘察技术的基本原理很多,每个单一的勘察方法具有自身的技术原理。总的来说,综合勘察技术是建立在大地电场岩性检测技术、多道瞬态面波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横波反射技术等技术的基础上,而且对各种技术进行了综合运用,促使每组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2.3综合勘察技术的优越性
综合勘察技术的优越性首先在于探测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的优点,其次,综合勘察技术中的多项操作可以由一个专业人员单独完成,因此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灵活性。综合勘察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或者大量废弃物,对周围自然环境无严重破坏,具有高度的环境保护作用。
3 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
3.1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浅层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的进行传播,根据地震波的振幅、波形、频率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推测浅层地下构造、物质组成以及物理力学参数等信息。实际操作中根据地震波传播特点可以细化为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其中反射波应用较为普遍,这种方法利用反射波在不同介质分界面上按一定规律产生反射这一原理完成探测,这与人在山谷里的呼喊及其回声的原理近似,通过记录声波反射来回的时间就可以准确推算出由障碍物至呼喊者之间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基于GIS岩土勘测操作方法
3.2.1勘探孔布置原则
在研究场地区域地质、临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拟建建筑物性质和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及当地建筑经验,并遵循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多种勘探手段,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布置勘察工作。
3.2.2勘探孔平面布置
本次招标文件未提供建筑总平面图,无法详细布置勘探孔。中标后,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图,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并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沿建筑物角点、周边线、中心部位布置勘探孔,勘探孔类型有一般性孔、控制性孔、原位测试孔、取土试样孔等,控制性孔占勘探孔总数的1/3-1/2,其余为一般性孔。勘探孔间距控制在15m左右,当遇暗浜、暗塘或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3.2.3勘探孔深度
利用GIS进行全程勘察,掌握岩土区域地质结构布局规律,控制勘探孔深,以免对岩土结构造成破坏。通常,控制性孔深度应适当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性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以上勘探孔的深度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地基处理、桩基设计要求。
3.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是经过探测、供电和采集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的勘察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勘察过程中受环境影响更小,大幅降低了绝缘介质老化和击穿的风险,同时能够保证即时参数的准确性。勘察人员凭借感知来自地下传导电流的波动及其辐射范围,以此来估算岩土的特性。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石化、网络、电气化铁路等重要场所的勘察工作,尤其适合岩土工程中施工条件受影响,技术标准要求高的勘察作业。
3.4探地雷达
探地雷达通过利用宽带电磁波以脉冲形式从而有效确认探测对象地下介质的分布规律,这种方法的基础理论来自高频电磁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向对应的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地下介质电性参数以及地质形态的差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或者散射,在这个过程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以及电磁波波形等要素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波形资料来判断地下空间位置及其物质构造。
4 岩土工程勘察新技术的应用
4.1信息化勘察技术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勘察方法正逐渐向现代化勘察方法靠近。这不仅是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要求,更是对信息时代勘察技术的发展说明,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
信息化建模方法:信息化建模法指的是把基础内容通过精确的计算而表达出来的一种岩土工程土质均质化的模型。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它可以把一系列同类型的情况依据一定排列顺序进行抽象整合,进而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明确岩土地质的整体空间性能。
信息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以GIS为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包含的原始数据主要是以地理信息为主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数据来源有:第一,基础地理数据。这主要包含地形地貌图和自然划分图。第二,岩土工程勘察数据。这主要指的是研究范围内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信息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处理的主要步骤有:第一,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基础模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管理是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系统的基本任务,其是一个混合数据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难题。为获取能够反映实际信息情况的数据模型,就需要把其从实体功能中分离开来,若只是通过现实情况的数据判断模型,则会造成基础数据误差过大而导致建筑物地质出现结构问题。第二,数据库的成立与实现。在岩土工程建筑物地质条件中,妨碍系统数据的一共有三种:客户使用原始数据、系统任务数据、最后终点数据。
4.2进行测试新技术发展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较为基础的一类,测试技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我国与外国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岩土物理力学中,现阶段的测试技术存在很大漏洞即参数测定技术的不完善,导致测试技术出现漏洞。所以,这需要在传统测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完善测试技术检测,当然现代物理技术即波动创造理论在技术运营上仍具有很大突破性。
结语
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务必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要充分发挥综合勘察技术的独特优势,需要对各种具体的检测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并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实施科学有效的测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为后期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1]金小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17(01):45-47.
[2]贺行良.多种技术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综合运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02):78-80.
论文作者:吴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岩土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数据论文; 样品论文; 反射论文; 方法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