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对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新的要求。计算机信息化的适时出现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机遇。但是,与此同时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发展应用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在计算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此次分析研究,能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财务管理;影响;对策
1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对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整合以及管理,从而有效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以此来形成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预测以及财务管理系统,该项工作主要包含财务预算、核算以及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用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
1.1计算机信息化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
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三十年的历程,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均能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凭证的记录、数据核对、平账结账、报表编制等一步步均为手工操作、处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在计算机信息化的工作模式下,这些工作全部转移到计算机财务处理软件上完成,系统自身的审核数据勾稽关系、编制报表等功能,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效率。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集团化公司通过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简单、重复的业务进行批量化处理,解放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未来集团化公司账务处理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后人工智能预计会完全取代人执行会计核算,这不仅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2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性的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的管理理念,同时还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以及这一理念下制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而言,部分员工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简单的认为所谓的信息化便是会计电算化,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只是停留在对数据的简单记录、汇总以及报表的制作上,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对数据进行整合以及分析。事实上,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能够确保企业可以正常的参与到经营决策之中,以此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以及业务的一体化建设。形势和技术的发展都需要管理者更新管理理念。
1.3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效结合是财务管理工作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也就是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在信息化的条件下,由于预算管理能够体现企业业务运行的全貌,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全面预算系统,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借助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以及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可以对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以及企业的业务发展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来有效实现企业业务的整合程度以及信息的运行效率。同时,将各项业务预算指标分解到各个单位,细化考核激励政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1.4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不断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使得企业逐渐增加了对计算机审查工作以及处理账务的依赖性,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关数据的清晰的记录,同时也能完成相应的审查以及检查核算。由于工作模式的变化,其内部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在以往对人员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系统的管控,并且控制对象发生了一定变化,由此目前的企业除了要实现对传统领域的监督控制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控制,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风险以及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计算机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更新传统的财务工作理念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日益加大的推广力度以及愈加广泛的运用范围,传统的财务管理的工作理念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工作理念。这要求企业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来培养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先进人才。企业为实现各部门、各组织有效的联系,必须树立先进的财务工作管理理念并且看重企业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这样能够改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环境,进而保证计算机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保障高效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培养企业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意识,推广计算机信息化的运用,改善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计算机信息化的稳定运行。
2.2加强财务人才的培养
企业财务管理中计算机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在选拔财务会计人员时,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对于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文件的深入了解,能够实时地了解国家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同时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会计工作流程并且拥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企业便于开展各项会计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企业针对财务会计人员定期地开展计算机信息化软件操作培训工作,尤其针对计算机信息化系统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的实训,提升会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后,企业可以加强与国内高校以及其他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沟通合作,吸引优秀的财务会计人员进入企业当中,借鉴与吸收其他企业的先进的财务管理的经验,用以提升自身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推进计算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3提高企业管理的风险意识
由于财务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财务风险概率。为此,企业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全面地掌握住计算机信息化特点,综合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并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企业需知,信息系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企业的信息数据会出现被不法分子所盗取或者更改,对此,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维护部门,安排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承担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工作,从而保障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
其次,财务信息化依靠着网络系统来运行,一旦系统出现故障问题,企业的财务信息和数据便会泄露,使得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企业应当针对财务系统建立起全面地监查制度,实施对于财务系统设备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数据处理工作,提高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2.4制定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发生,量身定制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内部监管体系,并加以全方面的贯彻,将之落实到实处。该体系需要充分明确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具体过程,包括控制金融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经济活动的抵押风险。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制度,要求综合方案预算,详细记录各部门的具体支出情况,充分落实各部门的经济活动,需要确定明确的支出计划的企业,并根据财务活动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和补充财政预算。如果在此期间出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有效地避免预算滥用。
3、结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容管理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管理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计算机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发展不得不一度扩大管理范围,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由此可能,为了促进企业在财务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有的提高,企业就不得不认清现实,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的具体情况有目的的进行。应结合会计技术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的财务软件进行优化与完善,提高财务管理者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此来进一步推进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以达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晓东.企业财务管理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经贸,2018(15):169-170.
[2]周中.计算机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改善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7):197-198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企业论文; 财务论文; 计算机论文; 工作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