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内空间作为人们大部分居住的地方,室内的空气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根据相关调研表明,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十分复杂,并且种类多样,主要是居住环境中所散发出来的甲醛、氨气等诸多污染物,其治理起来比较困难,必须要加以重视。
关键词:空气净化技术;暖通空调系统;应用
为了有效避免空气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应该对污染物的种类进行分类,由此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取不同类型的应对措施。在空气净化设备的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也应该对其多加管理与注意,以避免其对室内的空气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后期维护运营是最容易被人类忽略与考虑的。因此,应对空气净化技术的后期控制给予足够多的重视,避免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二次污染,继续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然而,在大多情况下,空调系统中采取臭氧消毒技术是不恰当的选择,而应该是在人员都离开时再进行慎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室内环境的品质,才能使人们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健康生存下去。
1空气污染的根源
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就是来源于室内空气污染源以及室外空气污染源,其中室内空气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污染源来自于装修所使用的乳胶漆,海绵以及塑料等工业产品,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带来室内污染,同时还包括了家用电器静电吸附灰尘污染,室内空气一旦流通不畅,没有及时的进行清洁,进而就会因为细菌的大量滋生而造成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主要就是指工业污染以及公共场所污染,高热量的挥发往往会吸附灰尘,进而导致粉尘空气出现污染的问题,工业空气内往往也会因为氨气的酸蒸而带来空气污染等,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净化空气,才能够保障人身健康。
2空气净化技术的作用
在国家颁布的空气卫生管理的一系类文件中有明文规定:空气净化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合理应用,需要国家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估以及给予恰当的评价,只有通过了审核评价才能在市场上和生活中得到使用的权利,才能够继续为方便人类活动而继续工作。暖通空气系统应该时刻保持内部部件的清洁,确保无污染,并且明确规定清理时间,进行定期清理。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该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设备,并且具备通风稀释污染物、空气过滤、吸附净化、静电过滤等空气净化功能。通过采取空气自动过滤或者静电接触过滤的形式隔绝人们可以吸进身体的颗粒物;通过太阳紫外线、臭氧等自然条件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氧化,减少病菌的传播污染;通过空气净化自带的功效去除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头等。所以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空气净化技术,要综合考虑室内场所的污染物的类型以及污染的强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取相应合适的空气净化技术改变空气质量,保护人体的生命健康。
2.1通风稀释污染物
由空气净化技术的功能可以看出,通风可以稀释污染物,所以加大加强暖通空调系统中风能的大小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室外空气流通到室内,可以很好地稀释室内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的安全健康系数。但是在室内外温差很大时,不利于使用空气稀释技术,因为室内外温差过大会增加空调系统的能耗,不利于节约能源,合理使用新鲜空气。另外,近年来我国室外大气环境污染逐步加剧,自然灾害破坏环境的气候频繁出现,比如雾霾天气、沙尘暴等天气都易产生可吸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使得室内通风稀释效果不明显。在选用通风稀释污染物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技术时,还应该确保室内不应当有气流死角的存在,并尽可能使污染物直接排出,有效改善和净化室内空气,不断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不断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促进人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生存。
2.2空气过滤
空气过滤是指在空调机组或空调系统送风末端设置过滤器来去除或降低颗粒物污染,使用过滤器的空气过滤是目前空调系统中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空气净化措施。在空气过滤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受到粉尘的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过滤速度是体现过滤器处理气体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而过滤器容易遭到压力损害,并且有一定的使用年限,一旦受到压力损害,就会增加其能源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过滤效率。所以要定期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洗和更换,确保过滤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2.3吸附净化
吸附净化是采用最早且至今仍广泛应用的一种空气净化技术,利用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的多孔性固体材料处理气相混合物。在福建等南方地区,主要使用吸附净化方法来解决空气颗粒物污染物的问题,一般把吸附净化污染物的吸附速度和吸附的容量作为指标来考量吸附净化功能的吸附效果。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吸附净化通常采用活性炭净化器来净化被污染的空气。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能够明显地去除室内有机物污染,但是在使用该技术过程中,必须避免高温、高湿和高含尘量等不利因素。针对不同场所散发污染物强度的不同,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有机污染物散发高强度的气体。一旦室内循环空气的有机污染物浓度低于吸附剂表面的有机污染物浓度时,污染物就会自动脱离吸附剂,散发到空调系统送风中,从而污染室内空气。
2.4静电过滤
静电过滤技术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荷电,借助静电力将气体中颗粒物分离的一种过滤技术。与传统空气过滤技术相比,静电过滤具有安全可靠、通风阻力小、能耗低、能够杀菌的优势,目前能够在空调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使用静电过滤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需要对其过滤器进行适当的清理与维护。因为在采用高压电技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害副产物,继续造成污染物的传播。同时,使用静电过滤会产生很高的费用,并且在管理维护过程中步骤繁琐,需要进行正确的制造安装和精确的管理,而这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3空气净化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的应用
3.1如何将空气净化应用在空调送风中
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保持室内通风的良好,每天必须要保障阳光的充足,为了能够改善老人和小孩的呼吸环境必须要借助空气净化器,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必须要设计空气净化器与暖通空调系统相互统一的净化仪器,从而将其应用到暖通通风中,除了空调本身的滤网之外还应该应用纳米技术,使用多层过滤技术,从而能够有效地将空调送风送热的过程融入空气吸入循环体系,有效地将重金属隔离在纳米层之外,最终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还应该积极的设置外置过滤存储器,能够有效地反映污染物,最终达到及时清理的目的。
3.2对于药厂洁净室运行管理的合理性建议
(1)加强人员管理,控制洁净室污染源进入。在制药过程中,整个洁净室内微粒来源的三分之一,是由人体携入造成的,人是洁净室内最大的污染源。因此管理人员应严格制定洁净室出入着装流程与相关规章制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2)合理设计空调净化系统,减少能源消耗情况。由于洁净室内生产的药物种类不一样,对空气净化等级的要求也就相应有所差别。管理人员应该对不同等级的洁净度分设不同强度的净化系统。对于一些抗肿瘤类、放射性类或激素类药物,要在其对应的排风管道中设立高效的过滤器材,如HEPA滤网,以期将排放气体中的药物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并且做到对资源消耗量的降低。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居住的环境质量,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必须要积极地将空气净化技术应用到暖通空调系统中,才能够有效的改善人们居住的空气质量,为人们打造舒适、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展源,何润堃,张宝杰.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净化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03):93-96.
[2]吕丽娜.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类型综述[J].建设科技,2017(04):35-38.
[3]林琳.室内空气污染和空气净化器的选用[J].天津科技,2017,44(01):83-86-89.
论文作者:来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污染物论文; 空气净化论文; 空气论文; 技术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室内论文; 暖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