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近几年,中国的珠宝消费市场从一个欣欣向荣的景象急转而下,珠宝消费能力明显大不如前,很多首饰工厂都面临无货可做。但是,在此种状态下,中国的黄金首饰消费市场确似乎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甚至出现逆势而上的疯狂购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这是否又是一种合理的现象?。
关键词:足金;黄金首饰;首饰;保值
朋友经常托我买黄金首饰,几乎每次都会问最近的黄金价格是多少?黄金纯度是不是千足金?有没有商场的好?有没有万足金卖等等?每次当他们问这个的时候我就发挥专业特长,孜孜不倦的讲一堆专业知识,最后她们恍然大悟说一句,“哦,原来是这样子,那还是麻烦你帮我买个**。”历经几次这样的事我就在想:为什么近几年在国内珠宝行业如此冷淡的情况下,足金的消费确没有带来太大的冲击。甚至每次黄金出现降价波动总会涌现一批人疯狂购买,中国也依然稳居世界黄金消费第一大国?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下中国人购买黄金到底看重哪里?
根据资料及调研总结,中国人消费黄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近些年国内通货膨胀引起不小的恐慌,以前一碗普通牛肉面只要三五块钱,现在至少要去到十块八块,老百姓觉得手里的钱越来越不禁花,黄金作为世界货币,被作为预防通货膨胀的利器重新进入中国人的视野。2013年4月在世界黄金极其不景气,暴跌的时候,“中国大妈”以救世主的形象“杀入”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因抄底黄金震惊华尔街,据报道,10天里以“大妈”为首的中国内地投资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预计占到了全球黄金总产量的10%。那么为何中国大妈如此的从柴米油盐的形象突然变成“金融大鳄”?据专家分析这批“中国大妈”多是新中国以来经历最坎坷的一代,经历过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以及下岗潮可以说是生活在不富足的社会里,她们深知“小富由俭”的道理,牢记着人民币疯狂贬值年代的教训,那一张轻飘飘的纸币并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攥紧一点给她们安全感的物质总是特别必要,而黄金居也就成了她们的首选。
第二,中国人喜欢黄金可以说历史悠久,佩戴足金首饰是一种传统文化。近年,广东顺德的“黄金新娘”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嫁女送足金首饰虽不是顺德独有,但却让其他地区的人瞠目结舌,新娘出嫁时身上足金饰品少则十几件,多则按公斤来算的,其他地区虽然不像顺德这样夸张,但逢年过节或各种喜事,买点足金首饰已不足为奇,足金首饰俨然早已是象征富裕、吉祥、美满的代名词,对于中国人来说足金首饰也是对珠宝首饰的第一印象,以至于可以说中国人购买足金首饰似乎成为一种现象。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首先我们先聊一下足金首饰是否真的像中国人认为的那样保值。在国人每年购买的黄金总量来看,其中超过60%是购买的足金首饰,那么我们算一下,购买的足金首饰如果需要变现,会不会像国人想象的那样变回买时的价格或更多?举一个例子:一克黄金一个时间段它的国际现货金价为250元/ g(举例不代表真实价格)左右,商家买进原料,进行设计,加工变成足金首饰,它会包含设计、加工、损耗、包装以及利润等等费用,通常足金首饰的费用一克会增加40%,也就是说足金原料变成足金首饰它的单价变成了350元/g。如果将这个足金首饰变现,通常只能将它当成原料按重量回收,而不是成品价格,回收商只会按照实时国际现货金价来计算,并且会收取20-30元不等的损耗费及其他费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350元一克买回来的足金首饰,变现时只能当220元一克黄金原料回收,成本回收率只有60%左右,试想这样的足金首饰用来保值会划算吗?当然,还有很难预料的黄金价格波动,稍不留神原本用来保值的足金首饰会因金价跌落而更是雪上加霜,心疼肉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几年疯狂购买黄金“中国大妈”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举例只是按照常规的足金首饰从购买到变现所产生的价格变化而去分析它的保值性。目前又出现在很多商家抓住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推出千足金、万足金首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有“纯度”情节的消费者经过商家的推销也慢慢认为,千足金、万足金才是好的,才是真正的足金,为此他们也会愿意多付出比普通足金多5-10%的购买价格。当然也有人会问那千足金、万足金回收价格会不会高一点呢?事实是实施14年 的“千足金”标准将被取消,1989年,国标GB11887-1989《贵金属首饰纯度命名方法》制定,填补了国内首饰行业尚无相关标准的空白,也成为我国首饰行业唯一的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后,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在2000年、2002年、2008年、2012年,这一标准先后进行过4次修订,此次则是第5次修订,从2016年5月4日起首饰实行新国标,取消“千足金”名称。换言之,国标规定足金饰品中黄金含量达到990‰即为足金饰品,也是最高纯度标准。“千足金”“千足银”“千足铂”等纯度表示方法在足金饰品中被删除,鉴定证书按照新国标也只会有“足金饰品”字样,而没有千足金或万足金的字样,即使纯度达到999‰,也不能标注为“千足金”,那么作为消费者如果将这件足金饰品回收变现,回收商也只会按照990‰来回收。如果现在商家宣传足金饰品纯度能达到到999甚至9999,那么消费者需要考量一下商家宣传的真实性,因为足金首饰对应的检测证书不再标注“千足金”“万足金”。2012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中心一项千足金饰品检验报告中,仅13%的足金饰品含量达到千足金标准,另外的87%并未达到千足金标准,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考量好商家宣传与产品的真实性。
其次,足金首饰的不同于投资金条,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称,作为首饰,金首饰的定位仍是提供装饰功能,过高金含量的首饰存在硬度低、质地软、佩戴中容易变形的弱点,同时为保证含量达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焊药,使得产品的款式受到极大限制,抑制装饰功能的发挥。而含量为990‰的产品,不仅在外观上与更高含量的产品没有区别,且生产中可以使用焊药,产品款式更多样化。后者更偏向是一块黄金原料,前者是一件首饰,是人们用来装饰生活的艺术饰品,消费者希望追求它精致美丽的一面。但是,今天很多购买足金饰品的消费者将重点放在了“千足金”“万足金”上面,刻意追求饰品的纯度,确弱化了它作为首饰的装饰功能。结果,对纯度的过分要求禁锢了制作工艺的发挥,限制了加工的空间,不利于实现精美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那么,消费者也就是失去了购买首饰的意义。
综上所述:第一,足金首饰并不是对抗通膨,保值投资的理想选择,更不用谈一定要买千足金或万足金首饰会更划算。如果真的想将实物黄金作为保险的投资选择,那么最好选择投资金条,它没有不必要的附加费用,这样可以让你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更多的保障。第二,首饰从远古时代就出现,人们拿它来当做饰品来装扮自己,现代社会虽然不再简单的是贝壳、兽齿和砾石,而是多了更多的黄金、白银各类贵重金属以及精美的宝石,但是它用来装扮自己,美化生活的意义确从未变化,无论首饰的材料发生多大的变化,表达美,展现美的意义也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反之,如果消费者因为某一材料的钟爱而忽视了美的展现,这将是一种首饰创新设计的反作用力,在现代的消费观念中可以说也是一种落后消费心理。
最后,需要说的是,笔者并非强求大家不要买千足金首饰,而是希望消费者理性看待首饰的用途,弄清自己的真正需求,这样才不会造成自己的盲目消费,得不偿失,也会更好的促进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良性发展。
论文作者:吕平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足金论文; 首饰论文; 黄金论文; 饰品论文; 纯度论文; 中国论文; 消费者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