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第五人民医院长乐分院;四川南充637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慢性胃炎,发病率逐渐升高,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若未给予有效干预与控制,患者继发恶性病变的风险较高,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诊疗工作的展开有赖于早期明确诊断,胃镜联合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诊疗中以药物控制为主,近年来伴随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与应用,中医在本病治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本文主要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手段进行探讨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即机体胃黏膜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腺体异常减少、萎缩,致使黏膜层变薄的一类慢性胃炎,主要以黏膜肌层异常增厚为主要病理改变,是目前消化科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变,患者主要以上腹部疼痛不适、排便障碍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呕吐、睡眠障碍等症状,伴随病情进展可诱发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若未给予有效的干预与治疗,病情进展发生恶性病变的风险较高,约20%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会逐渐发展成为胃癌,因而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与控制。本文主要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机制及临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1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哪些有关?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致病因素有①生物因素: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约90%的患者是由Hp感染导致的,Hp侵袭后会产生尿素酶、蛋白溶解酶等酶类,会直接损害黏膜组织,同时Hp会分泌细胞毒素,将致使黏膜细胞发生变性甚至坏死,同时机体受Hp侵袭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损害情况;②免疫因素:在临床诊疗中偶有发生,主要病变部位局限在胃体,患者机体内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壁细胞抗体、抗原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的破坏,同时临床诊疗中发现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物理因素:饮食不节,如长期不规律、刺激性饮食,会造成黏膜的慢性损伤;④药源性因素:部分抗炎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分泌,从而致使屏障的破坏;⑤其他因素:本病的发生还与环境、遗传、胃食管反流等因素相关。
2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是怎么治疗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开展临床治疗的前提是明确病因,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干预、药物控制:
2.1、针对性干预: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掌握患者日常饮食、用药、抽烟饮酒等情况,向患者介绍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对本病的影响及危害,嘱患者进行饮食调整,戒烟酒的同时,禁止刺激性、难消化的食物,同时不宜食用过酸食物,日常饮食以清淡、高蛋白为主,同时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药源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者须停止服用损害黏膜的药物。
2.2、根除幽门螺杆菌:合并Hp感染者须给予针对性给药控制,临床诊疗中以阿莫西林、铋剂、呋喃唑酮等常用,多联合给药以提升药物控制效果,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常用,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抑制Hp活性的效果,药物疗程不宜过程,一般在一周左右。
2.3、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采用对症治疗干预,如合并消化不良者给予莫沙必利给药,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给予替普瑞酮干预,合并胃食管反流者给予铝碳酸镁给药,继发贫血者则补充B族维生素。
3 应该怎么正确看待?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腺体的慢性炎性病变,以上皮及腺体异常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异常增厚为主要病理改变,是胃癌的癌前状态。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生活行为习惯、药源性因素等相关,临床诊疗中多为Hp感染者。因而在临床治疗中,明确诊断及本病病因的同时,给予积极的生活行为干预、根除Hp感染及对症干预,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病因的影响,临床诊疗中多采用联合给药干预,目前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给药上缺乏统一的界定,存在一定的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须在临床诊疗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做到个体化针对性给药,同时严格限制给药的频率与剂量,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论文作者:冯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患者论文; 萎缩性胃炎论文; 黏膜论文; 因素论文; 本病论文; 发生论文; 给药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6月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