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 36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观察与护理对肝性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3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观察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比较两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观察和护理对肝性脑病患者有较大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性脑病;预见性观察;护理
肝性脑病一种因缘于肝功能代谢障碍而累及中枢神经的肝脑综合征。据临床证实,肝性脑病恶化前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先兆性症状[1]。故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预防肝性脑病患者恶化的有效措施。本文选取本院3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3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在29-62岁,平均年龄(42.9±4.6)岁;对照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在28-64岁,平均年龄(42.6±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同时治疗和观察护理2个月。
1.2.1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合理治疗,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按照计划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治疗过程中应告知家属和护理人员对患者镇静剂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②杜绝安全事故,基于肝性脑病患者自身的病情,常会出现情绪失控情况,故医护人员应合理的提高查房频率,并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尽可能的使患者24 h有人陪护,并撤除病房内各种可能危险源。
1.2.2预见性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其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种:①加强患者病情的观察,医护人员应随时留意患者病情的变化,增加各项相关生理指标的检测,如体温、血压、瞳孔大小等。同时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观察患者的神智是否正常,有无异常举动等。②心理教育,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信任感。不断的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肝性脑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其对自身病情能够有充分的认识,增加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反映自身病情的变化,以使医生能够及时作出判断,采取应对措施。③控制诱因、预防感染,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表现,分析患者病情恶化的可能诱因,及时的进行干预,同时应严格控制患者病房内的温度和通风情况,避免感冒和其他可能诱发患者感染的情况发生。④饮食管理,应保证患者饮食中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应严格控制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且应以植物蛋白类为主要蛋白质来源。
1.3观察指标
痊愈:肝性脑病症状消失,意识、行为正常,血氨<60 μmol/L;好转:肝性脑病症状基本消失、意识较清楚、行为基本正常,血氨<75 μmol/L;无效:肝性脑病症状未改变或加重,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行为异常,血氨>80 μmol/L,包括死亡患者[2]。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观察组患者护理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3]。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约占70%[4]。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5]。这些因素大体都是通过:①使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提高神经毒质的毒性效应。②提高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质的敏感性。③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诱发脑病。
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但随着社会化的不断推进,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给生活及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6]。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加,对医疗以及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护理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医疗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对一些精神类疾病而言,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肝性脑病作为一种侵蚀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其对护理的需要不言而喻。
本文选取本院3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护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不仅强调日常护理在患者病情的作用,能够及时的获知患者病情的生理指标变化,同时能够兼顾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疑问进行沟通和处理,鼓励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并积极面对,使患者能够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理念,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金俐,王丽,蒋锦,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32-134.
[2]周明芬,弓玉松,徐爱梅,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28-129.
[3]Zielińska,M.,Popek,M.,Albrecht,J. et al.Roles of changes in active glutamine transport in brain edema development dur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An emerging concept[J].Neurochemical research,2014,39(3):599-604.
[4]刘晶,孙玲,勇伟娜,等.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延续护理[J].护理学报,2017,24(2):49-50.
[5]顾洁瑛,钱珠萍.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肝性脑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96-197.
[6]张婷,秦玉玲,张巍,等.综合护理措施对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3452-3454.
论文作者:赖丰芳,康巧,许小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患者论文; 脑病论文; 预见性论文; 病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