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重庆经济区的探讨_中国十大经济区论文

关于成都-重庆经济区的探讨_中国十大经济区论文

关于成渝经济区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区论文,于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重点发展是区域经济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一国范围内,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有重点的推进态势,形成为各类有特色的经济区。中国未来将可能形成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协调发展基础上推进五大重点经济区的格局,即京津唐都市圈,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渝经济区。它们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是中国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之外最重要的经济区域和第三大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将形成一大都市圈,而非城市群。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成渝经济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将会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并形成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相呼应的东西联动局面。

一、成渝经济区出现的理论依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经济区划,理论界形成了两大流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地理学派依据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借鉴前苏联划分不同类型经济区的经验,提出经济区有确定的边界,强调按照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和行政单元的完整性进行经济区划,从产业部门结构、区域构成和经济核心方面得出经济区是有着内在经济联系的生产地域综合体的概念。20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地理将中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等六大经济区就是这一理论的集中表现。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强调了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和连片性以及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便于在实践中进行各种规划,但它的突出弱点是将经济中心的作用限制在某一固定的空间内,突出了省级行政单元在经济区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1983年,以蒋一苇、林凌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中心城市论”,提出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建设经济区的构想。他们认为经济区是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和集聚的结果,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在不断变化,因而经济区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边界,经济区的范围是可以相互重叠、交叉的。例如,上海不仅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华东地区的经济中心,还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江西省这一行政单元,既受到上海这一中心城市的影响,也受到广州、香港、深圳这一中心城市群的影响,很难简单地将它划入哪一个经济区。经济学派的观点有利于打破计划体制下的地区分割,也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但由于它不主张固定的边界,因而在实践中很难在确定的空间内进行产业规划和国土规划,而中国的区域规划又是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础的。

上述经济区划的共同点都是对一定的空间区域进行划分,都要考虑最小行政单元的区划完整性和区域的连片性,经济区划和其它区划的区别是显著的。

国土区划的主要原则是将全部国土按照综合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河流、气候气象等各种自然条件,从国土整治的角度进行划分,它基本不考虑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

农业区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相似性,主要是农业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来确定农作物的适生区域,它也基本不考虑中心城市的作用和区域经济成长的阶段。

至于都市规划,其着眼点虽然是中心城市,但它主要考虑的是都市自身的发展,而未将中心城市和其辐射、带动的区域紧密联系起来考虑,它也没有考虑区域经济的成长阶段,因而将大都市圈规划等同于经济区划也是不恰当的。

流域治理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江河干支流的水文、地质、地貌和范围进行流域分区,它的主要着眼点是流域自然条件而非区域经济的成长过程。

对于“九加二”和“六加一”一类的经济协作区,从严格意义上看,它们实质上是经济合作组织,无论是按照静态经济区划的原则和动态的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看,它们都没有形成现实的经济区。

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明确各类空间区划的异同,并从静态和动态结合的角度探索经济区的划分标准和历史形成过程,才能使经济区划有一个科学的基础并实现其实践价值。

按静态经济区划的原则所做出的经济区划,各个经济区是平等的,很难区分其性质、类型和任务,并确定其发展方向和目标。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看,现阶段提出了“东部繁荣、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口号和方针,可以说覆盖了全中国。从政策覆盖的角度看,它是有意义的,照顾到了每个空间部分;但从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却没有突出重点。按照静态区划的原则,无论是将中国划成“东北区、华东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北区、西南区”等六大区,还是将中国划分或“八大区”或“九大区”,其实践意义都是大同小异的:覆盖了全部空间区域,却没有体现有重点非平衡发展的规律。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是通过非平衡发展的模式取得成功的,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也必然是有重点的推进、非平衡的发展。非平衡发展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产业间的非平衡发展,其二是指地域间的非平衡发展。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是研究产业间的平衡和非平衡发展的,发展极——增长点理论是研究地域间的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的。纳克斯之所以主张产业平衡发展,是因为他认为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资本短缺、劳动生产率低。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水平也就低,储蓄率也就必然低,其结果是资本供给不足,表现出资本短缺的特点。从需求方面看,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了开工不足,开工不足导致了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导致了消费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必然形成市场需求不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克服资本供给不足和市场需求不足两方面的限制,就必须对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利用各产业部门间的需求互补性,创造和扩大市场需求。然而,纳克斯的这种平衡发展理论却有两个弱点:其一,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需要大量资本,资本不足正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主要困难;其二,科技进步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同时发生的,它首先是在某一个区域内的某一个产业部门首先产生并发展,然后再波及、扩大到其它区域或部门的。由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事实上,各产业部门很难同时发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倾向于产业间的非平衡发展。从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条件看,各个区域间的发展条件是有优劣之分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存在一种聚集效应,在大中城市,现代工业有较大的市场,可以共享一些基础设施,企业之间的专业性协作比较方便,交通运输便利,科技人才集中,市场信息及时,这些优势使大中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也为地区间的非平衡发展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但是发展极——增长点理论并没有提示区域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

区域经济成长阶段论从实践的层面上将区域经济的成长划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各区域所处的经济成长阶段来确定其生产力水平的层次和发展目标,就可以避免在区域开发的空间秩序上避免全面开放,齐头并进,而是实行有重点、非平衡式的发展。

从中国区域经济成长的现实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为现实的经济区,处于本文所说的区域经济的较高阶段,其方向和目标是向一体化发展。东北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处于经济区的形成阶段,其余广大地区基本处于区域经济成长的发展阶段,即是说经济区还未成形。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将把“长三角”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东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作为跨省区的四大经济区进行重点规划,即与这些区域的经济成长阶段和经济区的发育程度有关。

从区域经济的分析方法看,多年来我们习惯于从空间划分经济区而缺乏从历史角度进行过程分析。但无论是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还是企业的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时间进程分析问题的方法。本文即是尝试从历史角度提出一种划分中国经济区的新方法。

二、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与区域特征

1.成渝经济区的界定原则与范围

经济区是有着内在紧密经济联系和分工、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尽管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划分经济区的理论和原则不尽相同,但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对经济区的界定原则,基本取得了如下共识:

(1)经济区有着内在的紧密经济联系和分工;

(2)经济区内有一个或数个大的中心城市作为发展极或增长点;

(3)经济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似,便于进行统一的国土规划和环境治理;

(4)经济区的基本行政单元保持行政区划的相对完整性。

按照上述四条基本原则来界定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它包括重庆的主城区和江津、永川、合川、南川四市及万州、涪陵两区,以及除开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外的全部县级行政单元;在四川省内,则包括成都市、都江堰市、自贡市、德阳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沪洲市、广安市、达州市、资阳市、绵阳市(不包括其所辖的北川、平武两县)、乐山市(不包括其所辖的峨边县、马边县)和雅安市的雨城区和名山县两个县级行政单元。这一经济区内,共有135个县级以上行政单元,28个建制市和两个以区命名的地级城市。

在上述界定范围内的成渝经济区,第一,其内部的经济联系,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看,都是非常紧密的。第二,这一经济区内有两个特大城市重庆和成都作为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极和增长点。第三,这一经济区的自然条件非常相似。从地貌上看,都处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所流经的支流中下游地区;从气候条件看,都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第四,这一经济区的最小行政单元是行政县,保持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完整性,有利于成渝经济区的统一规划。

2.成渝经济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的界定。

成渝经济区的空间结构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辐射层三个层次。前述经济区的界定原则即成渝经济区核心层的界定原则。紧密层是指与核心层保持长期、固定的紧密经济联系,在经济发展的规划、战略和政策上保持相对统一、一致的空间地域,它的范围包括四川全省和重庆全市的行政区划面积。在历史上,四川和重庆的各区县的经济都与重庆、成都这两个特大中心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信息流基本都是向重庆、成都聚集或由重庆、成都向四周的区域扩散,在现实的税收、金融、国土规划、产业政策等诸方面,紧密层内的地区都保持了以省级行政单元为特征的统一和一致。成渝经济区的辐射层是指核心层的经济实力所能带动的地区,即核心层对该地区的整体发展影响较大的地区,也是国土规划中自然环境条件非常相近、需要统一规划、治理的地区,它的范围即整个长江上游流域范围内的地区,除四川、重庆两省市外,还包括甘肃的南部、陕西的汉中、安康、阳平关地区,湖北的宜昌、恩施地区,湖南的湘西地区,贵州的遵义、六盘水地区和云南的昭通地区等。本报告主要研究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层。

3.成渝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

成渝经济区辖134个县级行政单元,32座城市,总面积为19.07万平方公里,占西部544万平方公里的3.5%,占全国总面积的2%;总人口为9876万人,占西部总人口的34.4%,占全国总人口的7.8%。

从经济密度来看,2000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89403.6亿元,每一平方公里为93.13万元产出,西部地区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6968.84亿元,每一平方公里的产出为31.14万元,仅为全国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成渝经济区该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050亿元,每平方公里的产出为265.79万元,是全国平均产出的285%,是西部平均产出的853%。而当年的江苏省,其国内生产总值是8534.7亿元,每一平方公里的产出是826万元;浙江是590.6万元/平方公里,福建是324万元/平方公里,广东是534万元/平方公里,山东是544万元/平方公里,辽宁是319万元/平方公里,河北是270万元/平方公里,海南是152.5万元/平方公里,广西是86万元/平方公里。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密度和产出水平低于沿海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发达省区,高于海南、广西等不发达省区,和处于沿海的河北省大致处于同一层次,而中部最发达的省是湖北,当年的产出是229万元/平方公里,低于成渝经济区的产出水平。可以说,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和中部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全国产出水平较高的区域。

成渝经济区已形成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域的发展极和增长核。2000年,重庆主都市九区的人口是29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是784亿元;成都市八区的人口是244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是754.7亿元。成渝两市都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538亿元,占成渝经济区的约30%。成渝两市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是3000亿元左右,占成渝经济区范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由此可见,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中发挥着主导和核心的作用,也是成渝经济区的火车头。

成渝经济区具有独特而优越的区位特点。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甘陕、南连云贵,西望青藏,东邻湘鄂,处于中心向四周辐射和吸引的区位;从中国的东中西经济关系来看,它又是紧邻中部的区域;从国防安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发达的省市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只有成渝经济区远离海洋,是处于内陆的较发达地区;从历史角度看,在常规战争的条件下,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后方的战略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都还是成长中的经济区域,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两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上述现状体现了成渝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一般是兴起于江河流域,集中于城市带群,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具有三个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同的基本特征:

①它是一种流域经济;

②它以密集的城市群为主要载体;

③它是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开放型经济区,以特大中心城市重庆、成都为龙头。

正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以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命名一样,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叫沪宁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叫广深经济区,它们是一种流域经济和城市群经济,同样地,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也是一种流域经济和城市群经济。

有人将这一地区称之为西三角地区,即以重庆、宜宾、成都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也有人将这一地区称为成渝经济区,等等。但这一区域实际上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核心部分。长江上游经济区包括陕南、甘南、滇北、黔北、湘西、鄂西等地区在内,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长江上游的乌江、嘉陵江所流经的区域均属于长江上游经济区。它的核心部分就是本文所说的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也可以将这一经济核心区称之为成渝经济区。重庆和成都是这一经济核心区的两大经济高地,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这就是其内在的经济关系。

尽管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在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还远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16座城市,其GDP在2000年占全国的18%,珠江三角洲12座城市的GDP占全国的10.26%,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有35座中小城市,其GDP占全国的6%左右,但它具有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却可以使它迅速发展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相媲美的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

三、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的独特优势和其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优势

1.它具有中小城市35座,是中国乃至全国城市最密集的区域;

2.它北接甘陕、南连云贵、东邻湘鄂、西望青藏,在中国处于东西交汇、南北对流的内陆中心区位;

3.这一区域具有丰富的水电、天然气和煤等能源,是中国的能源基地;

4.这一区域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

5.这一区域是中国政府三线建设时期的核心区域,拥有众多的电子、航空、机械、化工等工业基地和技术人才,便于专业化协作与配套;

6.这一区域拥有中国西部最密集的交通运输网,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齐备,未来的兰州至重庆的铁路,昆明至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以后,可以很便捷地与中国西北地区和经过昆明与东南亚地区相连;

7.这一地区人口众多、密集,处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又是中国政府许多重大工程(如水电基地、原材料基地)的投资场所,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

8.这一地区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东部地区便宜;

9.这一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区域之一;

10.这一区域的生活环境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好的。

上述十大优势合成以后,将推动长江上游经济核心迅速发展。

中国生产力要素在空间分布是非常不平衡的,南方缺煤,东边缺电,北方缺水,因而长期存在着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经济活动。这一区域既不缺水,也不缺电和煤,是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的最佳区域,因而,在中国未来的全局战略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产业发展特色和互补性。它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制造业基地与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在下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1.水电站开发和天然气开发利用

2.汽车工业;

3.装备制造业;

4.电子信息产业;

5.建材工业;

6.精细化工生物医药业;

7.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9.大型商场和金融保险业;

10.旅游业等等。

实现上述产业发展的目标必须以重庆和成都这两大特大中心城市为依托,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重庆和成都这两座中心城市是该经济区的双核,它们之间合作与互补的关系在现阶段是主要的,因为从工业产品看,它们之间并没有同类产品间的价格大战,从工业布局看,也没有大的重复布局,其产业结构是互补的。

(二)建设成渝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第一,它有利于加速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幅员面积广大,有540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开发条件的地区差异明显,在这一广大地区内,齐头并进的推进西部大开发,在短期内是很难取得重大成效的。长江上游经济区也是如此。而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只有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亿,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对其进行重点开发,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它有利于五个统筹的实施,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它将在中国内陆地区形成强大的工业战略基地,巩固国防。

建设成渝经济区不但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建议采取下述对策:

1.在中央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将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纳入统一规划;

2.加快建设兰渝铁路,重庆至昆明、上海至成都的高速公路;

3.发挥重庆、成都在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的龙头作用;

4.加强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中城市之间的合作,落实国家在这一区域的重大投资项目;

5.完善长江上游经济核心区的基础设施;

6.加快对外开放环境的改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标签:;  ;  ;  ;  ;  ;  ;  ;  ;  ;  

关于成都-重庆经济区的探讨_中国十大经济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