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走向新的繁荣——澳门主权回归后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把握机遇论文,澳门论文,主权论文,繁荣论文,向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7年,中葡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宣布我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使主权回归后的澳门经济能有一个长远的、更好的发展势头,应制定一个符合澳门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本文中,作者在参阅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澳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现在的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三部分组成,位于珠江入海口的西南,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土地面积约为香港的2%,人口约为香港的7%。
澳门开埠至今已有460年的历史。在前4OO年虽有过初期的繁荣,但因空间有限、资源缺乏、港口淤塞及缺乏有效的资本积累机制等,没能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的国际航运中心。澳门现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时间里。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四小龙”崛起和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澳门与香港相比,拥有工资低、房地产价格便宜和享有欧美市场的纺织品配置的优势,从而吸引香港工业资本前来投资,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的出口加工业。本世纪的60年代至80年代,澳门以工业为主的经济高速增长。从1963年开始到80年代末,澳门经济年均增长近9%。自80年代中期开始,澳门制造业大量向祖国大陆转移, 工业在本地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但旅游、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旅游博彩业、出口加工业、地产建筑业、金融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到1996年,在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上升为85%左右,制造工业所占的比重下降为8%左右。总之, 澳门这个“微型”经济在过去30年间创造了辉煌的成就。1998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GDP)约1.8万美元,已进入高收入国家(地区)行列。
90年代中期以来,澳门由于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周边地区竞争力增强、外来投资意愿减弱、内部结构调整不力、私人消费投资不振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的影响,出口加工业、金融业和地产建筑业首先受到打击,接着波及旅游博彩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早在亚洲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澳门经济已出现0.5%的负增长; 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和东亚地区以后,澳门经济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负增长,跌幅分别为0.1%和3%。从1994年起, 澳门经济进入艰苦的调整时期已历时5年。尽管经济下跌的幅度不大,但要顺利渡过艰难的调整期,重新走向繁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1.澳门是一个高度外向的经济,出口依存度在70%以上,对外部需求过分依赖,在开拓境外市场的同时,没有建立起稳固的内部需求市场。
2.澳门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产品结构单一,1997年纺织和服装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的85%,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回旋余地很小,工业转型任务繁重。
3.1992年—1993年澳门的房地产热,造成严重的供给过剩。目前,积累的空置楼房估计在5万套左右,积压的资金逾千亿澳门元, 摆脱房地产的困境,尚需时日。
4.澳门经济体制主要是一种通过转让垄断权换取财政收入的“专营制”,对内不能营造充分自由竞争的条件;对外处于半开放状态,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自身缺乏竞争力,经济发展随周边条件变化大起大落。
5.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缺乏深水港,制约了本地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和引进外资。
6.科技教育不发达,科技人才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妨碍了经济的现代化。
7.近几年澳门社会治安的恶化,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妨碍了旅游博彩业的发展。
二、澳门经济走向新的繁荣之路
目前,澳门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特别是今年年底实现主权回归,实行“一国两制”方针和贯彻澳门基本法,为化解制约澳门发展的一些矛盾,创造了政治前提。因此,务必把握新的机遇,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澳门经济的潜力与活力释放出来,提高整体经济竞争力,使澳门经济走向新的繁荣。
1.把发展旅游作为澳门经济发展的切入点。这是因为旅游业在澳门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和启动这个产业见效较快。澳门4OO 多年中西方文化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遗产,加上近几十年来蓬勃发展的博彩业,使她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旅游胜地。澳门的旅游业主要由旅游运输业、博彩业、娱乐业、酒店饮食业等组成。博彩业包括幸运博彩、跑狗、赛马、彩票业等。原来旅客进出澳门的主要通道是水路,日夜24小时均有客轮来往港澳之间,还有航船通往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各地。1995年12月,澳门国际机场正式启用,可通往祖国大陆、我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及欧洲,机场设计能力为每年6OO万人次。1997年,澳门入境游客7OO万人次,旅游博彩业收入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40%以上,成为澳门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博彩业收入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33%,博彩税约占本地财政收入的50%。未来特区政府,应大力整顿治安,改善生态环境和服务素质。同时,积极开发外来客源,除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合作外,还要加强与内地有关方面合作,吸引更多的内地游客来澳门观光。从长远和根本上看,澳门特区政府还必须加强对博彩业的监管,改革博彩业的经营管理体制。
2.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工业转型。澳门工业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在七八十年代,新兴的织造工业和制衣工业取代了传统的神香、爆竹、火柴等手工业,毛织、制衣、塑胶、电子、玩具、建材等新兴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经济出现罕见的好景象。1961年,澳门只有172家工厂, 总产值为7569万澳门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1989年,制造业工厂增加到2184家,总产值高达134.81亿澳门元。工业曾是澳门经济的重要支柱,带动了澳门整体经济的繁荣。从80年代中期以后,澳门一些工厂陆续向祖国大陆迁移,但没有同时实现本地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开始放慢,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1996年, 澳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4.4%, 比1989年下降了16.5个百分点。如果抛开建筑业(占4.3%)和电力、煤气及供水业(占2%),制造业仅占GDP的8%。并且澳门工业产品单一化,技术含量低,没有在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竞争中建立起优势,过多地依赖国外市场产品配额和关税优惠的照顾。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澳门工业受到巨大压力,难以化解。今后澳门特区政府,应抓紧工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产品单一化的弊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从长远看,必须实现工业转型,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本地和已内迁的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应特别重视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工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3.启动房地产市场,激活占压的大量资金。澳门地产建筑业在近20年间曾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带有很大的投机成分和盲目性。1991年下半年至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发展到高峰期,由于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1993年下半年开始剧降到谷底,至今仍处在困境中。盘活地产建筑业市场,是搞好澳门经济的一个关键问题。地产建筑业市场活了,被占压的、庞大的资本就可以重新运作起来,用于新的投资和消费,扩大本地需求,带动澳门整体经济发展。解决澳门地产建筑业的问题,应标本兼治,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澳门特区政府成立后,应对地产建筑业实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当地调节土地的供应量和楼房的建设速度;完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政策,优惠我国香港、台湾和祖国大陆居民到澳门置业居留;吸引境外公司企业来澳门设置后勤基地或分支机构;为澳门本地住房困难户提供各种购房优惠。
4.发展金融市场,促进澳门各种产业的发展。澳门的金融以银行业为主。1982年,澳门新《银行法》颁布后,澳门现代金融业才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与澳门经济发展和自由港地位不相适应。目前,澳门共有中国银行、大西洋银行、大丰银行和国际银行等20多家。近些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本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澳门银行业经营日趋困难,成本上升,利润下降,1998年,银行业盈利总额比上年下跌22.3%。澳门金融业摆脱困境和求得进一步发展的出路:一是金融业要积极地参与澳门各种产业的成长,扩大本地的信用市场;二是加快建成辅助香港的一个离岸金融中心;三是从长远看应建立一个有多种投资工具的金融市场,使澳门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地区。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澳门的基础设施发展很不平衡,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港澳水上客运,功能比较先进的国际机场以及比较完善的通讯网络设施,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突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澳门没有深水港,大部分进出口货物需经香港中转;澳门没有铁路,只有高速公路与香港、祖国大陆连接,经济腹地局限于珠江三角洲西部,使得澳门自由港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区域性的商贸中心难以形成,并且产品成本较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不足,已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澳门经济的发展。今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发挥澳门自由港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澳门经济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澳门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重要工程,是与祖国大陆、香港合作,在伶仃洋构建一座沟通港澳珠(海)三地的跨海大桥,并使之成为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结合建设深水港。跨海大桥和深水港的建设对澳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这项工程的实施,有赖于粤港澳三地进一步的协调与合作。
6.大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展望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诸要素中的作用愈益重要。拥有足够的高素质人才的经济体系,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所以,随着澳门经济的振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目前,澳门人力资源不足、人口素质偏低、专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这是制约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后澳门经济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教兴澳”战略。一是要加强公务员(特别是高层公务员)队伍建设,这是实现澳人治澳的当务之急。二是要重视发展教育,提高澳门全体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是一个长期战略任务。三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适当输入外地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积极引进澳门缺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是近期内充实澳门人才队伍的捷径。四是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同时,应重视发挥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的作用,可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7.注重培育市场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澳门经济是一种发育不全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发育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是制约澳门经济长期繁荣稳定的深层次原因。在澳门经济中实行的“专营制”,是从葡萄牙移植过来的一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这种制度,从短期看,是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的有效办法;从长期看,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在本地不能形成充分的自由竞争,妨碍经济发展,最终也不利于财政收入增加;对境外处于半开放状态,不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必定妨碍澳门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澳门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改革现行经济体制,消除垄断,实现公平竞争,创造一个高素质的市场。从法律制度来看,澳门长期沿用葡萄牙陈旧的法律,例如,现行的《公司法》是以1888年葡萄牙《商务法》和1901年葡萄牙《公司法》为蓝本,许多条文早已不能适应当代工商企业运营的需要。1990年澳门虽曾对《公司法》做了修订,但至今仍是个草案。另外,澳门现有的法律均使用葡萄牙语,司法人员和律师也以葡萄牙人为主,很少由懂葡汉双语的本地人担任。因此,很难用法律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澳门主权回归以后,面临的改革立法和司法的任务。首先,必须加快澳门法律尤其是《商事法》和《行政法》的本土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同时,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和监察机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实现依法治澳。
8.加强合作,共创繁荣。澳门主权回归后,必须广泛开展经济合作,积极开拓活动空间,借助外力发展自身经济,融入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澳门除了继续密切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发挥与欧盟及拉丁语系国家关系的优势外,特别应加强两岸四地(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经济合作。
加强澳门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港澳地理位置邻近,经济制度相同,已有的经济联系异常密切,是两地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有利条件。长期以来,香港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与澳门的低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楼价相结合,澳门市场成为香港市场的延伸和补充。澳门主要支柱产业,旅游博彩业几十年来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香港客源的支撑,1997年,共有7OO万访澳游客,其中,香港游客440万,约占63%;澳门娱乐公司主要股东来自香港。澳门出口加工业60%的工厂是从香港转移来的,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利用香港港口设施转运。澳门房地产买家中,香港约占60%。澳门的中资和外资银行大多隶属于其香港总部。澳门元与港元挂钩,澳门社会的流通货币中,港元占50%以上。澳门还是不少跨国公司的后勤基地。澳门主权回归后,应加强港澳两地经济合作:一是提高合作层次,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应由民间自发型向政府主导型转变;二是增强合作紧密度,通过统一协调实现经济一体化;三是理顺合作机制,通过法制建设规范两地经济技术交流;四是完善合作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港澳大桥的建设。
加强澳门与祖国大陆合作。祖国大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技术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澳门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近20年来,澳门与祖国大陆在贸易、旅游、投资、交通、制造业、房地产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增强。澳门与祖国大陆的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5.42亿澳门元增长到1997年的58.52亿澳门元。1997年,到澳门的祖国大陆游客达52.8万人次。中资已成为澳门的最大外来投资者, 在澳门开设的企业已达2OO多家,资本总额超过4OO亿澳门元。同样,祖国大陆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受益于澳门在贸易、资金、信息等方面的带动。今后借澳门主权回归的良机,澳门与祖国大陆的合作,应拓展领域,加快步伐。要加强旅游业的合作,例如,共同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积极利用祖国大陆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提高澳门经济的竞争力;要加强金融、外贸等领域的合作。根据“一国两制”方针,澳门与祖国大陆经贸合作和往来,应遵循国际经贸活动的通行规则和惯例。
加强澳门与台湾的合作。澳门在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占有重要的地位。澳门主权回归后,澳台关系成为两岸关系的特殊组成部分,既有两岸关系的一般共性,也有其特殊性。按照澳门的特点及澳台关系现状,根据中央政府关于澳门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处理好澳台关系,发挥澳门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发展两地间的贸易、投资、服务、旅游等领域合作,使澳门成为台资企业的服务基地、旅游度假和娱乐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