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兴盛激活乡村振兴之魂
江仕敏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什么是乡愁?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说,乡愁就是乡村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部分的乡村文化,是许多游子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和不可复制的“精神家园”。好山好水的美丽生态是乡愁,地方文化、风土人情也是乡愁;留住乡愁,既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要激活乡村文化,用文化留住乡村的“根”。换句话说,乡村振兴,文化力量不可缺位。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我们应针对新时代的背景和发展要求,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对乡村文化价值进行重塑,重新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使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更好地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
社会变迁中乡村文化式微
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社会走向现代化、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本条件。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日益强烈。而与此相悖的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却远远滞后于城市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时期与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建设,因受限于浓厚的政治思维,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未被有效重视。而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使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新的生产方式取代小农作业,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而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也使传统的乡村文化受到多种外在因素冲击。那些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古村老宅,常常被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进程的碾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一些根植并存活于乡土社会的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逐渐瓦解。而另一方面,新的、正能量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有效建构起来,公共文化生活逐渐淡化,乡村的文化娱乐在不知不觉中日渐变味,乡村文明逐渐消弭,随之而来的是乡土社会凝聚力的缺失。
回望历史的车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使我国乡村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文化产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为增强文化自信奠定物质基础。与蓬勃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大量原始文化产业要素仍在“沉睡”中。有的地方过分追求商业化,生搬硬套,盲目模仿;有的地方开发思路混乱,重“量”轻“质”,特别是在文化内涵和特色文化外化方面精品意识不强。
二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的侵蚀。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时代,不同文化之间既有交流和交汇,也有排斥和抵牾。在与城市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比如在一些地方,乡村建筑风格热衷于复制城市模式,致使千村一面。这种行为打破了乡村社会固有的形态,对乡村特有的文化生态造成破坏。
三是文化传承的内在断裂。传承性是包括乡村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的基本属性,自20世纪90年代起,乡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与转移,改写了“乡土中国”的发展轨迹。众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谋生,很多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乡村文化传承的社会基础开始动摇。
上部压紧采用气动整体压紧装置(见图1左侧),压紧装置通过直线滑轨安装于下部框架两侧,可以沿平台通长移动。每个气缸压紧装置包含9个气缸压紧压头,和两侧气缸举升装置。压紧气缸缸径为20mm,行程为20mm。压紧气缸通过螺栓紧固在压紧横梁上,可通过长圆孔进行局部调整。举升气缸缸径为50mm,行程为80mm。上料及出胎时举升气缸举升、移动,避免有干涉。气缸压紧装置安装于滑块上,可沿滑轨通长移动,并能实现精确定位和锁紧。对日常激光焊接位置进行刻线标识。
人类社会之所以飞速前进,主要得益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这是毋庸讳言的,但一切以城市文明为指归,必然造成乡村文化的式微。当前振兴乡村,需要资金和人员、规划,但最重要的还是观念,即如何看待乡村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我们要辩证认识乡土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现代文明理念中的科学观念、民主思想、法治精神等主要来自西方,而乡土传统,则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土生土长并传承延绵了数千年,它早已经深深沁入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血液之中。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必厚此薄彼,要充分理解吸收。
总而言之,繁荣乡村文化资源,重塑乡村文化价值,涵养富有时代内涵的新乡村文明,势在必行。新时期以来,文化引领下的乡村建设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将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需要以传统空间重构村落,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充分肯定传统文化价值,着力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以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
科学认识乡村文化价值
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深化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与理解。
(一)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乡土社会为依托、以农业经济为根基的文化,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而且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那些古朴宁静的宅院村落、丰富多彩的乡风民俗、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以及充满乡土气息的村规民约,无不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厚重。
在遵循保护为先的同时,可适当对一些文化地标进行利用,将景观功能与文化游览、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在浙江不少农村,传统的旧祠堂、旧戏台,经过翻修被改造成农村文化礼堂。这些文化礼堂,不仅有村史乡约的介绍,而且经常举办文娱、宣讲、礼仪、议事等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新的文化地标和村民的精神家园。
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如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50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5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传承和使用着,其中就包括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这种集江河、梯田、村寨、森林为一体的良性原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法则根植在生命中,为全球生态农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主要是对民间工艺、民间演艺、非遗传说、乡村建筑遗址、乡村民俗、民间美术、自然文化遗产、特色农产品等农村资源的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生产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品。可以说,农村文化遗产有很多可以挖掘的价值所在,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保持原真性;第二,要培育品牌,拉长产业链,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应该对乡村自然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提炼,形成独有的乡村品牌形象,如香格里拉县布伦村的藏民原生态文化旅游、沧源县翁丁村的佤族文化旅游等;在特色农产品开发方面,有意识地将当地文化融入农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不仅可以实现产品价值的提升,还可将本地文化进行传播。
(二)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稳定的基石。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乡村文化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系统,其中凝结着先民共同的文化认同,是乡村社会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也是我国农业社会稳定的基石。研究指出,一个村落持久存在通常饱含四个基本要素,即地域空间、生活共同体、人口及其互动关系、文化维系力,其中文化维系力是农村得以延续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村文化能把相关的社会成员安排在约定俗成的社会结构中,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变成一种内在约束,形成现实的社会秩序。
这次搬家妹妹没有请一天假,她深知老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家可再大再新再好,但自己的脚步不在家中,而在教学路途,在她喜爱的每个学生心中。工作中废寝忘食和生职业惯性都是敬业的体现,我向所有的敬业者致敬。
二开钻具组合:∅215.9 mm钻头+接头+∅178 mm无磁钻铤+∅178 mm钻铤+接头+∅159 mm钻铤+接头+∅127 mm钻杆;二开一扩钻具组合:∅375 mm反提扩孔钻头+接头+∅127 mm钻杆。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借助文化之魂的牵系以增进乡村的有序治理,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同样需要有效地运用乡村文化的力量,教化人心、匡正风气、凝聚乡邻。
(三)文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提振、激发农民的信心和力量,而文化正好具有这种力量。乡村文化的兴盛,可以凝聚村民的共识和心力,推动生产增收和民生事业的改善,赋予乡村生活以价值感、幸福感,激发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依恋,并为乡村振兴不懈努力、快乐奉献。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算真正实现。
(四)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挖掘文化意蕴。
在城镇化迅疾推进的当下,乡村旅游成为市场上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营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等方面,无法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深度体验。
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新型壳聚糖酶,该酶可从壳聚糖/壳寡糖的非还原末端水解GlcN,产生这种外切壳聚糖酶的微生物群已经被报道[17]。2008年,酶命名法委员会定义了一种新的酶类——壳聚糖外切(1,4)-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这种酶也被称为外切壳聚糖酶,该酶可以水解GlcN-GlcNAc,但不能水解GlcNAc-GlcNAc。
究其本质而言,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为背景,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产品的一种旅游形式。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村名的起源、聚落的形态,隐藏着乡村独有的历史积淀;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体现的是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人们寻找的所谓乡愁,同样隐含在乡村文化的肌理之中。文化的内容体验属性与旅游的场景属性缺一不可,这一点可以在一些乡村旅游的成功范例中得到佐证,如丽江三股水和香格里拉尼史村,依托的最重要资源,恰恰就是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重构乡村文化认同的多重实践
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乡村文化自信就是指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乡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和自己理想信念的充分认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乡村文化式微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一个最明显的表征就是人们对乡村发展信心不足。推进乡村振兴,要把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上日程并摆在重要位置,要在发展中珍视历史传承,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的优秀内核,在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的同时,尊重新时期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唤起人们对乡村文化中优秀品质的认同,从而激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自豪,凝聚起共同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精神力量。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爱之链》是篇小说。作者为了弘扬爱的主旋律,为了告诉读者“好人终有好报”,巧妙安排了三个人物,三处环境描写,并巧妙讲述了三个充满爱的小故事:1.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了汽车;2.老妇人在用餐时得到女店主(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并想到了乔依的话,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3.女店主(乔依的妻子)安慰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三个小故事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爱的链条。
(一)立足保护合理开发,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传统村落是历史的见证,是乡土文化的载体,蕴涵着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信息,不断探索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途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自2012 年以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一共公布了四批4157 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其中,云南省共计615座村落上榜,数量位列全国第一。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对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646个村落基本情况进行公示,云南又有94个村落入选。
“世界就像个巨大的马戏团,它让你兴奋,却让我惶恐,因为我知道散场永远是——有限温存,无限辛酸。”——卓别林这句话流传甚广。此言悲观吗?看起来是,但更残酷的是它的真实,即如中国传统哲言所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或者更直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相聚,故有别离;有别离,故有思念;有思念,故有惆怅、有寂寞、有哀愁……再美的戏剧,也总有散场的那一刻;再好的情人,也不可能日夜温存,永不结束和分开,更何况人和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温存越好,失落越深。
对传统村落,应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并实施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动员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经营。在新农村规划与建设时,要尽量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精神需求,从当地民居特色和传统生活方式出发,以现代建筑语言诠释地域传统意境、反映地域历史文脉。
一个客观事实是,对一些传统村落,虽然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社会工商资本也有进驻,但目前能做的多为外观上的保护,未能对文化精髓进行深入挖掘和活态传承。传统文化村落不仅要被完好保存,更需要让更多人对这些村落有深入了解,要充分挖掘民风民俗、地方技艺、传统美食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传统村落的各种空间中进行物化展示和活态传承,吸引城市人的互动体验,让这些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晓。
(二)保护好乡土文化地标,传承乡村历史文脉。
包括显于乡村或隐于山林的宫观寺庙、亭台楼阁、浮雕石刻、家族宗祠、名人墓穴等,这些乡土文化地标,凝聚着心血、抟合着智慧、寄寓着精神,也是我们记忆深处标识化的家乡形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承载乡愁记忆的文化地标,正面临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各级政府为乡村振兴投入了大量经费,应从这些经费中划拨出专项经费,用来修缮保护乡村的文化地标。需要注意的是,在修缮中,不能搞“涂脂抹粉”或大拆大建,须避免破坏性开发、同质化。
1.3 统计学分析 资料数据采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间不同指标比较时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采用两组或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丰富农村文化供给,尊重农民的文化创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核心要素是“人”。广大的农村居民是乡村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成效的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重构乡村文化认同,必须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唯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
一是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对接现代文明。
一方面,要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新时代,公众文化品位日益提高,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是基本特征,农民当然也不例外。但相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来说,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相对匮乏。为此,要在用好已实施的农家书屋、村村通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引导更多的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大力构建集普惠性、公益性、服务性、共享性、均等性、全覆盖性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乡村文化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民的文化创造。政府部门要支持乡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奖励和补贴乡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培训项目,支持建立一批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草根文化队伍”,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文化下乡”为“文化在乡”,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激活丰富乡村文化供给的内生动力。这方面,可以借鉴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元阳县《哈尼古歌》农民合唱团等地方样本。
There are two types of US legislation affecting China-US space cooperation.One kind directly limit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space.The other is comprised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missile proliferation.
(四)保护乡土文化原真性,发展壮大农村文化产业。
一是新型城镇化的冲击。村口的古树、屋旁的古井、充满特色的民居,甚至檐下堆积的农具,构成了乡村文化的基本符号。然而,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村庄数量逐年减少,这些乡村文化符号正逐渐消逝。官方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4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减至252万个,10年锐减110万个自然村。作为乡村文化载体的这些村庄的消失,必然导致当地乡村文化的衰败和流失。
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不仅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而且孕育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海纳百川”等哲学思想,以及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迄今为止,我国许多地区的乡村之所以还保持着古朴雅致的乡韵、淳朴清幽的乡风,与其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的滋养与浸润密不可分。
(五)打造根植于传统兼具现代特质的乡村文化生态。
从当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必然要有新气象、新文化;从长远来看,乡村文化是保证中国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认同的必需条件,构建根植于传统又兼具现代特质的乡村文化生态意义重大。我们应该在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与要求,打造契合现代文化精神和文化向度的新文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掘和弘扬乡土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将有价值、有功能的东西传承下去、利用起来,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对传统乡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的成分,则需要以科学文明的精神对其加以引导、改造,以符合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用乡村文化厚培文明乡风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
(1)菌种活化分别取适量乳杆菌菌株冻干菌粉接种于10 mL灭苗MRS肉汤培养基中,旋涡混匀于37℃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得到一代菌悬液。按5%的接种量将一代菌悬液接种于MRS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 h得二代菌悬液。重复上述步骤37℃恒湿培养18 h,进行第三次活化得到三代活化菌悬液,4℃冰箱储存备用。
文明的乡风从哪里来?就从文化中来。乡村文明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涵养,有了文化的滋养,有了文明的熏陶,良好的风气才能孕育而生。近年来,乡风文明成果清晰可见。在广大农村,很多旧有的陈规陋习在一点点减少,很多不文明的行为在一点点改善,大操大办、攀比炫耀、铺张浪费、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现象和行为有所收敛,逛书屋、看演出、孝父母、知节俭等好习惯好品德正在逐步养成。应该说,这些好风气的形成、好习惯的养成,与文化的熏染、浸润和带动密切相关。
综上,“do/does/did+v.”构式核心构式义是强调人的意识,如情感、感知、认知和观点;其次是强调所属,而且是蕴含转折关系的所属;接着是强调转移和变化,目的是凸显作用力的效果;最后较为延伸的意义是强调竞技、接触、创造、消耗、状态等动作,通过凸显动作引起注意力,进而关注动作产生的事件。可见目标构式的构式义丰富多样,实用性和能产性都较高。
乡风文明是农村地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反映,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提升文明乡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2 胰腺癌组织芯片制作 将 FFPE 胰腺癌组织标本常规制成 H-E 切片,再根据 H-E 切片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肿瘤部位及癌旁组织,应用商品化 Recipient Block 模块(1.5 mm,9×10;Quick-Ray)和手工 Quick Ray 组织芯片制作枪(韩国UINTMA 公司)制备组织芯片。另外制作 20例小样本的胰腺癌组织芯片用于杂交条件优化。
重构乡土文明,重拾传统文化价值同样是关键所在。敬老尊贤、诚实守信、崇勤尚俭、积善成德、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民族团结,这些在乡村热土中生根发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礼仪之邦的形象,更成为中华儿女千百年来的行为规范。重新审视和发掘根植于传统村落文化中的这些家庭家族观念、亲孝礼仪和社稷家国观念等,能够在社会成员价值取向、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准则规范,维系社会秩序、协调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传统乡村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引导传统乡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
传承先贤精神、重塑乡贤文化,也是厚培乡土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通过相关部门牵头,研究发掘、抢救整理历史上的名贤生平事迹,宣传其精神内核,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此外,新时期,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等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先进典型,正成为新乡贤的主体,要大力发掘这些“新乡贤”的人物事迹,以其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力量,引领基层文明新风。同时,开展“争做时代乡贤”活动,通过群众推荐、投票评选、公开表彰等树立新乡贤典范。
(1)表述相同,即存在指代的两个要素的字符串完全匹配,例如“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
二是培育“村规民约”,为乡村立德立心。
村规民约是中国村落传统文化、乡风文明、集体道德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投影。乡村本身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的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其中承载着某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如节俭、和谐、文明等的理念。当村规民约在全体村民中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遵守时,它就会为我们“吹来”文明新风尚。
“尊老爱幼”“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生态种植与喂养”“禁止赌博”……这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香格里村委会的村规民约的相关规定。自实施以来,全村党员带头执行,群众相互监督,孝老爱亲、文明礼让的清新风气和勤劳致富、节俭持家的正能量得到彰显和传递,村委会过去存在的大操大办、乱倒垃圾、私拉水管、邻里相争的不良现象都得到了遏制。近年来,在全省、全国各地,像香格里村委会这样根据村情制定的村规民约有很多,它们为乡村吹来一股文明之风。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村规民约要有些“乡土”气息。只有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讲述村规民约的意义和要求,才能使村规民约的内容家喻户晓,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守和认可的行为规范。在制定村规民约时,还要结合农村实际,结合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并突出民主参与,增强群众认同感,使之更加接地气、迎时代。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文明需要自觉,也需要引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引领行动,营造乡风文明浓厚氛围。活动形式要多样化,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传播手段,融入现代文明理念,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宗教观。
行走在阡陌乡村,映入眼帘的各式墙面标语常常引人瞩目。历史以“墙面标语”这种乡土中国特有的形式,记录着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每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时刻。如今,传统道德和乡风文明的提倡,让农村这面墙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元,如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就以“墙体文化”为切入点,让村民在观看、欣赏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接受文明教育,以通俗易懂的墙体画有效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破除丧葬陋习,遏制不良风气,倡导文明新风尚,净化乡风民风,体现了民俗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新时代公民的良好风貌。
四是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明乡风的形成,离不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的乡村文明建设需要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工匠精神,革除旧有的乡村民俗中存在的一些陋俗与偏见,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塑造新一代的乡村居民。要根据一地一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和乡村素质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村民的科学素养,促使他们确立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下大力气改善乡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加强乡村健身运动场所建设的同时,对乡村居民进行健康、生态、环保知识宣讲,提倡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在村庄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还乡村以宁静、和谐、美丽,使绿色生态、文明洁净的乡村成为全体乡村居民共同的追求和共享的幸福。
文化是人们共同的精神记忆和情感纽带,是推动社会发展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复兴乡土文化不仅是传承乡村文脉、延续乡愁记忆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乡民的民主素养、科学素质、法制意识、道德水平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乡村的文化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扎根过去,并不断地进行重构创新,建立对乡土文化敬畏和尊重的“文化自信”,以“文化+”赋予产业新的创意和样式。惟其如此,才能在乡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开出各有特色的文明之花,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赋予现代化农村更多文化意蕴,使乡村真正成为灵魂的皈依处、精神的休憩地。
我国目前对于物联网大数据管理档案上存在着许多问题,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从源头入手,首先我们需要从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入手,当档案管理部门招收管理档案的相应人才时,需要重点对新人才超着我们所需求的这方面去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的人才,我认为作为一个档案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能更快的适应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当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档案管理创新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李保林
标签:乡村振兴论文; 文化记忆论文; 激活论文; 兴盛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乡村文化论文; 著名学者论文; 精神家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