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杜伟涛,,王万里, 夏文

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杜伟涛,,王万里, 夏文

摘要:网格化是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在恐怖主义袭击愈发频繁、袭击方式愈发多样的趋势下,将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与网格化条件有机结合对于降低恐怖袭击发生率、提高反恐效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新疆网格化条件,发挥网格优势和确保程序畅通以及加强网格警力配置和训练三个方面探讨了构建网格化条件下反恐怖防控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情报获取与研判、完善多级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构建灵活高效的指挥控制模块三项完善措施,以期构建高效联动的常态化防控体系,支撑新疆反恐怖爆炸实战实践。

关键词:新疆;网格化;反恐怖防控体系

一、网格化条件对反恐怖防控体系的作用

基于我国反恐实践的深入和对国内外先进治理模式的借鉴,全国各地逐渐开始运用新的理论、新的管理模式来应对不断出现的反恐难题。新疆作为我国反恐怖斗争的前沿阵地,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自身反恐维稳需求的网格化管控模式,从顶层制度设计和物质基础两个方面提高了反恐维稳效能。

网格化条件下的管控模式,即以空间网格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驱动,按照人口分布、社情警情、区域特色等要素,将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通过“四大机制”和“五张大网”,即网格化情报收集机制、扁平化指挥处置机制、多元化参与协调机制、常态化巡逻管控机制和社会面安全防控网、治安高危行业防控网、乡村和社区防控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以及信息网络防控网,实现数字化、动态化、精细化和闭环式防控的一种新型社会管控模式。

(一)新疆网格化管控有利于形成防打一体的反恐怖防控体系

相比于传统的反恐维稳模式,新疆网格化管控模式打破了以处置为中心的“事后”反应模式,更加强调“治未病”的事前预防。传统的反恐理念多以事后打击为主,主动性、预见性较差且只能在短时间起到震慑犯罪的效果,无法从恐怖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上解决问题。新疆网格化管控模式在顶层设计上着眼于长效反恐全局,在物质基础上加强了技术装备与人力物力投入,通过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动态化巡控、智能化监管等措施形成了一张全领域、无死角的社会面监管网络。较之传统反恐体系而言,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通过网格化条件下的群众举报反馈、大数据信息分析、身份证预警与智能门禁系统等功能模块,能够及时捕捉传统模式所遗漏或无法获取的情报信息,从而达成预警研判、主动出击、打早打小的战术目的。

(二)新疆网格化管控有利于构建全民参与的反恐怖防控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反恐怖斗争是一场人民战争”。随着反恐怖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已认识到“精英式反恐”的后劲不足,开始探索“参与式反恐”的新路子。新疆网格化管控模式正是基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通过网格内警力的带动和牵引,激励各社区和村镇群众主动参与反恐,把网格社区看作反恐怖斗争的主体,完成了由“社区目标反恐”向“社区中心反恐”的过度。对于构建反恐怖防控体系而言,群众的参与既是预防阶段情报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处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力量,群众的参与既可以形成处置力量的对敌优势,也能够在特定的战斗环节配合专业力量起到出其不意或合力制敌的效果。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能够依托网格化布警、军警民联动以及信息化技术优势,将恐怖分子束缚在一张全民皆兵的大网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行动主体的战斗力,有利于加强情报获取和共享、及时发现恐怖主义苗头以及快速支援应对其他突发情况,是构建全面参与式的反恐怖防控体系的有力支撑。

二、构建新疆网格化条件下反恐怖防控体系的要求

(一)发挥网格化制度优势,做到防范监控不留死角

一是要发挥网格化条件下的情报获取优势,整合资源、共享情报。打击恐怖主义的最佳时机是将恐怖袭击遏止在尚未实施之前,因此构建反恐怖防控体系必须发挥网格化条件下的情报获取优势,利用信息研判系统综合分析并预测预警;利用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力量,加强全辖区的监督与管控;利用“访惠聚”、“结对子”、“帮教管”等专项活动,筑牢警地联动基础;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上交互平台接受群众反馈,加强群众参与和信息交流。充分利用网格化条件下的情报信息,主导反恐怖爆炸具体行动,做到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

二是要发挥警务站等网格节点的战斗堡垒作用,整体防控、重点防袭。便民警务站是一种集“治安巡控、接警出警、服务群众、动态掌握、法制宣传、备勤处突”等职能为一体的基层警务机构,作为新疆网格化管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战斗堡垒作用。因此,构建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要充分利用其在网格中的节点作用,做好辖区治安摸排、动态巡控、警地联合防袭演练等工作,以便民警务站为各网格的圆心,以三分钟处置圈或一分钟处置圈所能到达的最大距离为半径,严格网格内社会面管控,重点加强医院、学校等重要目标的防卫保护。

(二)处置程序要高效顺畅,做到体系模块分工合理

恐怖袭击往往具有破坏性强、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局势很可能导致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因此一但发生恐怖袭击,处置力量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快速展开部署、防止事态升级。在具体处置过程中,反恐怖防控体系要保证协调顺畅,各组成模块要科学分工。一是情报获取模块要迅速查明案情。所属辖区公安力量要综合运用无人机侦察、单兵移动图传、群众报警描述等多种手段摸清爆炸现场的地物状态、恐怖分子人数及装备、人员伤亡等大致情况。二是指挥决策模块要科学果断运作,可以通过减少指挥层级,避免多头指挥的方式提高指挥中心的效率。三是疏散救援模块要快速机动增援。恐怖袭击尤其是爆炸袭击,往往规模较大且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必须加强专业救援模块的构建,及时封控现场、疏散救援。四是布控处置模块要高效协同、全局布控,在恐怖爆炸发生后要形成多层包围网,及时调动特警、武警以及社会团体等力量严防恐怖分子逃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合理配置网格内警力,加强反恐怖专业技能训练

1. 合理配置网格内警力,确保网格防控体系到力量优势。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全市共有2500余个单元网格,虽然在整体划分上做到了细致合理,但在网格内警力和装备配置上还存在不足。反恐怖防控体系的重点在防范恐怖袭击、难点在对袭击后的现场和恐怖分子的处置,因此要加强网格内各项模块的警力配置。构建功能齐全的反恐怖防控体系既需加强专业力量在数量上的投入,也需要加强专业力量在武器装备上的保障,确保拥有数倍于敌的力量优势,只有在人力和物力的双重优势下才能保证反恐怖处置行动的成功率。为了保证反恐怖防控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深挖渉恐线索以及高效抓捕恐怖分子,必须根据网格内的社情警情和地区需要增配专业处置人员及装备,对于重点网格要加大警力投入,确保恐怖袭击发生后网格内警力能够起到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作用。

2. 加强反恐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网格单元涉恐处置能力。反恐怖防控体系需要加强处置力量专业化建设,例如在处置爆炸物时要能够掌握常用爆炸装置的制作识别、炸药探测、爆炸物销毁等一系列专业技能。为适应不断出现的新型恐怖袭击方式,网格内反恐怖专业力量必须加强相关能力训练,不仅要做到“每格有警”,还要做到“一警多能”。

三、完善新疆网格化条件下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多维立体的情报获取与研判

情报信息是反恐怖工作的眼睛,没有准确的情报,反恐怖工作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防控重点,同时大量的情报信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甄别和选择,只有对情报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保证反恐怖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完善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必须加强情报的获取与研判。一是在预防阶段要发挥网格化条件下的情报获取优势,对辖区内的各社区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监管。要能够从网络上、线人中、居民间等多个方面获取信息,二是在处置阶段要能够通过公安信息化八大平台、公安卡口智能化信息系统、移动警务系统等实时掌握警力分布、勤务状态和现场状况,依情决策并展开部署。三是要善于发现恐怖分子所暴露出的蛛丝马迹,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分析研判,建立从警务室到所、局、地、厅的五级研判机制,及时预警预测,防止恐怖袭击的发生。四是要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完善并落实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商户联保、10户联防等措施,深化“惠聚访”等专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拓宽情报获取渠道,确保反恐怖防控体系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战术目标。

(二)完善多级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

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必须完善专群结合、多级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恐怖袭击中来看,例如印度孟买“11.26”和斯里兰卡“4.21”恐怖袭击案件,在恐怖袭击发生后没能第一时间做好正确的应对与处置是造成其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恐怖袭击发生后立即启动反恐怖应急预案,做到快速反应、全局参与和联合打击是应对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正确方式,能够迅速控制局势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完善多级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是要扩大网格管控范围,要通过增设网格点或细化网格级别的方法使辖区内的每一个角落都处在警力的覆盖下,保证“三分钟处置”圈对所属辖区的全覆盖。利用网格内警力的动态化巡逻机制,对于就近发生的恐怖袭击进行先期处置。二是要优化网格内警力配置,建设反恐怖防控体系要坚持“专群结合、专业主导”的指导思想,在扩大网格管控范围的同时要配齐配强网格内的专业处置力量,尤其是应对恐怖爆炸的技术人员和大规模恐怖袭击的指挥人员。三是要优化勤务方式,坚持常态化巡逻机制并注重平战转化,贯彻“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指导思想,及时协调警力,形成军警民联合、多部门互动的联合勤务模式。四是加强网格间多级联合,形成全局联动的大包围态势。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爆炸行动要吸取国内外作战经验,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三线快反部署,按照“就近用兵、快速用兵、建制用兵”的原则,构建一线先期处置、二线快速增援和三线多维布防的三线作战力量,利用网格布警、信息技术、群众参与、警地联合等优势,形成全网联动支援的大格局。

(三)构建灵活高效的指挥控制模块

指挥机关是反恐怖防控体系的大脑和核心,在反恐怖斗争过程中指挥机关必须处于高速运作的状态下,指挥机关指挥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斗行动的成败,因此必须构建高效灵活的指挥控制模块。一是要坚持靠前指挥,要将指挥权限落实到基层一线,在恐怖活动现场建立前进指挥所,获取实时信息,从而能够根据现场的变化快速做出应对。二是要提高指挥效率、减少指挥层级,要利用网格化条件下的技术和制度优势,通过现代化信息指挥中心实施扁平化指挥,使每一个网格甚至每一个警务室都能够直接受领任务,完善县、市公安局—基层所队—一线执法执勤民警的“小三级”应急处突指挥体系,确保指挥中心对现场处置力量的点对点指挥。三是加强协调配合、规范联动配合机制,公安机关作为反恐怖斗争的主要力量必须在防范和处置恐怖袭击的过程中加强与军队、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同,公安机关指挥中心要明确各参与力量在反恐怖工作中的职责定位,灵活调动各方力量。四是要坚持统一指挥原则,避免造成多头指挥的混乱局面。例如新疆“9.18”事件中,多方力量在围捕恐怖分子的过程中因出现多头指挥的现象贻误了战机,造成追捕行动未能速战速决。

参考文献:

[1] 宋维才.武警边防部队边境反恐怖行动研究[M].金盾出版社,2017:115-136.

[2] 李恒.反恐怖警务工作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7:98-100.

[3] 曹善贵.重点城市反恐网格化防控研究[J].中国特警,2018(4).

[4] 孙光.反爆炸技能实战化训练[M].群众出版社,2015:243.

[5] 王保安.边防战术学[M].北京: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177-182.

[6] 臧建国. 汽车炸弹恐怖犯罪治理对策探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3):95-97.

[7] 宋维才.反恐战略视角下的边防社区警务反恐问题研究[J].武警学院报,2018,(5)78-81.

论文作者:杜伟涛,,王万里, 夏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新疆网格化条件下的反恐怖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_杜伟涛,,王万里, 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