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倪书第一人——台静农的书法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一人论文,三百年论文,书法艺术论文,台静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书画百家 由于海峡两岸的长期阻隔,人们对被称作安徽“未名四杰”之一的作家台静农或许有知,而对作为书法家的台静农却知之甚少了。其实作为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台先生,不仅长于文学创作和古文化研究,其书法艺术也达到通会前贤,不拘一格的境地,形成奇肆古雅的风格。张大千曾赞之为古“三百年来,能得倪(倪元璐)书神髓者,静农一人而已。”
台静农书艺得自“庭训”,此后他又广泛涉猎隶书、行书和篆刻。抗战时期,台静农执教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他在书法家沈尹默指导下,勤练倪字,并取得了长足进步。1946年,台静农去台任教,在台湾的40余年里,台先生广取前人墨意,将个人的沉郁之情融入晚明的行姿动态、汉隶北碑的线条起落之中,终于形成了峭拔、遒劲、古雅、清逸的个人风格。
在用笔上,台静农的行书师倪,以中锋为主,间以侧锋。刚劲与雅秀并储。其落笔与传统书论所提倡的藏锋落笔相左,常以露锋下笔,笔力“如刀切玉”,收到了爽利、峭拔的效果。其书法线条空灵跌宕,富于动感和节奏感。对于倪书章法,清代盘商说倪元璐的字如菱;启功则认为倪字。“结体极密,上下字紧紧衔接,缺少左顾右盼的关系”。而台先生虽受倪书影响却在把握倪书特点之后,加以变化,更注意空间的处理,他的字气势连贯,错落有致,于“一行之内,几行之间,信手而往,浩浩落落”,自然天成而又耐人寻味,“到了酣适之外,真不知是倪是台”。(启功语)。
台静农主张从事书艺“要有先天的才性与后天的功力及博识”。台先生青年时代师从陈垣、马衡、沈兼士、刘半农诸大师,对于国学研究功力尤深,正因为他的博学广识,所以书作绝无匠气。同时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台先生曾直接受到鲁迅先生的指导和影响,故而其书风也一扫一般文人书作的卷帙气息,显得博大隽永而神采飘逸。
台静农一贯反对无生命的仿摹,主张书艺要体现作者的情性。在他的书作中洋溢着的正是他对生命伤痛的感悟,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多年来政治的重压和僻居天涯的愁苦,使他的隶书意态奇崛、笔力雄劲,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刚硬;而他的行书则字体盘曲扭结,笔划似反抗阻压而反弹出惊人张力,于点横捺撇中展露出愤怒与悲哀。他将感情融化在墨泪斑斑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感悟和道德学问来写字,加上台先生对书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几十年的临池不辍,于真、草、隶、篆各体皆精,实现了台静农书艺的完美与大成。但台静农一向淡泊名利,故其书艺鲜为人知。直至80高龄时才应邀举行了首次字展,竟引起轰动,被日本书法家何内利治指称为雄届台湾书坛之首,使长期低迷的台湾书坛为之一振。
1986年后他的书法作品也开始在大陆传布,《台静农书法选》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世纪经典书法作品台静农卷也将问世,更可告慰先生的是他的作品也已由他家乡的《书法之友》杂志辟专版作了介绍。相信随着台静农书法作品的流布,其书艺必将在书坛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