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谚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民论文,传统文化论文,结构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辞鄙俚,莫过于谚”。①通俗、凝炼的谚语是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层大众在认识自然,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对生活经验和人生哲理的概括和总结。它虽通俗却非常凝炼,正如高尔基所说:“最伟大的智慧是在语言朴素中。谚语和歌谣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②而我们汉民族极为丰富的谚语里,更是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情感、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本文试图透过汉谚来探讨一下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
“叶落归根”与血缘基础以及乡土意识
谚语曰:“表兄表弟,大似皇帝”,“除了娘舅无大客”,“除了亲家无大客”,“三辈子忘不了老娘亲家”。“皇帝”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旧中国一直是作为“圣上”、“天子”被世人所崇拜、所敬畏着,而谚语却说它小似表兄表弟,非属大客。这一出格对比足见汉族人是何等地重亲。“君怀臣忠,父慈子孝”,“打老子骂娘,天下反常”,“孝敬父母不怕天”,“孝顺公婆自有福”,“子孝父心宽”,“子不言母丑”。汉族人不仅重亲,而且贵孝。不孝则“反常”,孝则“不怕天”,而且老天爷自然会降福于你。“皇帝”之谓天之子,可见“天”在汉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然而它同样不及“孝”。这种重亲、贵孝的心理便构成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根基——血缘关系。它与儒家仁学的一个重要支柱——血缘基础是一脉相承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而由“人人有姐妹,个个有六亲”,到“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已不再是作为基础的“亲亲”,而是这一心理的深化、扩大化而形成的汉族人的十分独特的邦派心理。“朝中有人好做官,厨房有人好吃饭”,“拳头朝外打,胳膊朝里弯”,“一人有福,带连一屋”,“一人犯法九族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在朝,百人携带”。从官场到厨房,从升天到灭族,可以看出汉族人宠大的邦派网。这一邦派网顽固地维持着既成的秩序,压制着新生事物,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邦派网及邦派心理在当今社会仍有极大市场。
汉族人常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金窝银窝,不如家里草窝”,“美不美,家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他乡虽好,终非久留之地”,“穷家难舍,乡土难离”,“水流千里归大海,人走千里回家来”。以上前两例是远距离对比,扬中抑,抑中扬,从而得出绝对的判断,家中水最美,故乡人最亲。这就是根植于血缘基础上的早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汉民族每个人细胞中的乡土意识。而朴素、勤劳、重亲的汉族人在对自然界的认识中更坚定了这一意识。从“落叶归根”到“游子思乡”;从“水流千里归大海”到“人走千里回家来”,其间的联想是非常自然的,而又是极其深沉的。无怪乎孔子曾谆谆告诫人们:“父母在,不远游。”而诗人贺知章则更深有感触地叹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同时,正是由于乡土意识与邦派心理二者皆导源于血缘基础,所以,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谚语中不是常说“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和“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吗?
谚语中既体现了汉族人重亲、贵孝的心理和乡土意识,同时也有这方面的大量的描述:“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有了讨饭棍,骨肉之亲不上门”,“朋友没钱不朋友,亲戚没钱不亲戚”,“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亲是亲,财是财,闹了亲戚从财上来”,“亲兄弟,明算帐”。权则亲,钱则亲;无权则无亲,无钱则无亲的因果联系以及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足见汉族人的血缘基础是与现实的物质功利相联系的,即“亲兄弟,明算帐”。这种物质功利性是由几千年来一直如此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决定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社会财富的不富足,小生产劳动者只能以温饱作为目的,他们之间的交换也只能是“投我以李,报之以桃”式的平等互换。所以,墨子说:“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与群体意识
诸葛亮自从在《三国演义》中被大书特书以来,便取得了人们心目中近乎圣人的地位。人们自知无法与其相媲美,无法与其进行“单打对抗赛”,于是便想起了“三对一,多对一”。而这一联想又决非偶然,请看:“大雁离群难过关,独条鲤鱼难出湾”,“单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独花不成春,独虎不敌群狼”,“寡不敌众,孤掌难鸣”。单弦再响不能成音,独木再秀不能成林,独花再香不能成春,独虎再猛不敌群狼……自然万物的生动例证使人们深知:独则亡,众则存。“单枝易折,多枝难断”,“寒霜打死单根草,狂风吹不倒大森林”。这种“众则存”便建构出汉族人的群体意识。这一意识不但融注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生生灭灭的生动经验的把握,而且渗透了多少代汉族人的短暂人生中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悲伤。从我们祖先为了生存,繁衍而集体围猎到历代统治者为了打江山、建立王朝而招兵买马,雄师百万,汉族人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高举”着群体意识这面大旗走过来的吗?可以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悠久而至今仍然昌盛的国度,与此国民的群体意识不无关系。而更重要的,乃是谚语所揭示的群体意识深层的更为高洁的合群意识:“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大家心不齐,黄金变成泥”,“弟兄三人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弟兄三人三条心,万贯家财不够分”,“要学蜜蜂共采花,莫学蜘蛛各牵网”。以上这些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描述,充分反映出汉民族群体意识中的矛盾心理:一则协调群体,即合群意识。这是清醒的理性精神的高扬,是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惨痛中通过深刻的自我解剖而积淀成的。它是深层的、潜在的,但又是很少外显的,并非很稳固的。一则无法协调群体,这正如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所揭露的“窝里斗”。这一“窝里斗”意识有着其较为深刻的社会根源。如上文所说,小农经济养成了汉族人的功利思想。而孔子对原始时代落后的平均主义的肯定:“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庄子对“小国寡民”的绝对主义的向往;以及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乐园,皆使汉族人的群体意识在骨子里沉积着一种原始的平均主义。这一平均主义与功利思想的冲突,自然就产生了“窝里斗”。对此,谚语则揭露得更为清晰:“荒地无人耕,耕起有人争”,“一家富,百家妒”,“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则更是典型的“窝里斗”!人们在比较中西方文化心理结构时谈到:中西方人皆有一种妒嫉心理,但二者有着质的区别。西方人是把妒嫉作为一种动力,作为竞争的动力,是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战胜对方从而满足妒嫉。中国人则是把妒嫉作为妒嫉,作为刻骨的仇恨,是要想千方设百计地来毁灭对方,使对方与自己一样,甚至更惨。这种中国式的妒嫉是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劣根性,它在我们当代人中仍有一定市场,是阻碍我们民族振兴的“绊脚石”,我们要使民族振兴,中华崛起,就必须尽快踢开这一“绊脚石”,调动起潜在的合群意识,使之完全取代群体意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与生活辩证法
“悲喜为邻”,“祸福为邻”,“得失为邻”,“水火相济”,“乐极生悲”,“迟是疾,疾是迟”,“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冷不热,不成世界;不冷不热,不成年景”……谚语中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从这些朴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汉族人的辩证法观念。但是这种辩证法观念不同于西方的古典辩证法,它不是直接来源于论辩,或语言中所发现的概念矛盾,而是同世俗生活一直保持着具体内容上的现实联系,具有极大的经验丰富性,它们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所以说,这种辩证法是生活辩证法。这与《孙子兵法》、《老子》中的那种来源或产生于军事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辩证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上述谚语所揭示的仅是作为生活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而在具体地如何对待这一矛盾上,谚语则有着更为详尽的描述。通过对这些描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族人下列五种极为典型的文化心理结构。
其一,“枪打出头鸟”与善隐心理
“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出头的椽子先烂”;“出头芦子先遭难”,“出林笋子先折断”;“出头鸽子先遭难”;“出头的船先漏水”。这惨痛的“出头即难”告诫人们在对待显与隐这类矛盾时,只能隐,不能显。显则难。那么,隐呢?“肚里能放一座山,才算英雄汉”,“谷穗越饱满,越低着头”,“净水必深,满瓶不响,大智若愚”。可见,你越隐就越被人视为高深莫测,视为大智者,甚至会成为英雄。这一反一正便是汉族人善隐心理的现实基础。所以,汉族人时时在提醒自己:“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自有强中手”。善隐心理使汉族人办事一向稳重,但同时又使汉族人缺乏昌险、创新精神:“宁绕十里远,不走一步险”,“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喘”,“宁可守株待兔,不可缘木求鱼”。
其二,“好汉不吃眼前亏”与忍耐心理
“处世忍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不忍一时有祸,三思百岁无妨”,“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好事变坏”,“能大能小是条龙,光大不小是长虫”,“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是英雄”。以上这些对比叙述,形象比喻,象形摹写皆揭示出汉族人的忍耐心理。忍耐心理与善隐心理使得汉族人谦虚谨慎,办事稳重,善于协调群体,这是汉族人的智慧。但另一方面又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必须“路遥识马力,日久知人心。”同时,一味的忍耐又滋养了汉族人的奴性。
其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与知足心理
“安莫安于知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富在知足,贵在知退”,“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莫忘求;要享福,常知足”,“要足何时足,知足便是足”,“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由此可见,“知足”已成为汉族人的普遍心理,成为汉族人安、富、福的基础。这便使知足心理崇高化,同时又使安、富、福廉价化。知足心理使汉族人总是乐观地眺望未来,很少真正的悲观主义。知足心理成为汉族人乐感文化的一个重要心理根源。(这一点最后一节将谈到)
汉族人的善隐、忍耐和知足心理不仅有着如上所述的现实基础,而且有着深刻的哲学根源,这便是老子的贵柔、守雌、尚静的辩证法态度。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天下至柔,驰骋於天下之至坚”,等等。这些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守雌”、“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后人在总结世事经验的过程中,深感老子这一观念的现实合理性,於是哲学理论与现实经验的融合就形成了汉族人的善隐、忍耐和知足的心理。
其四,“男人一膝值千金,岂肯低头拜妇人”与重男轻女心理
“男人一膝值千金,岂肯低头拜妇人”,“男孩子落地,一家欢天喜地;女孩子落地,一家人鼓嘴憋气”,“女的是枝花,灶门口烧粑粑;男的生得丑,五湖四海走”。这一系列的对比描写,通俗而深刻地反映出汉族人的重男轻女心理。这一心理同样有其哲学根基,即《易传》的重乾、贵阳思想:“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哉乾乎,刚健十正,纯粹精也”。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乾卦象征太阳、男性,具有运动、生长、活力、刚强等性质或功能。诚然,这种“重男轻女”心理是功利性而非血缘性的。在血缘基础上,人们十分清楚男女的互补性:“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房无梁”,“男人无妻家无主,女人无夫身落空”。
其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与中和思想
谚语曰:“不严不能成器,过严则性不虞”,“不可不饮,不可大饮;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饿勿急食,食勿过多;渴无急饮,饮勿过多”,“急纺无好纱,急蒸无好馒,急行无好步”,“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不严”与“过严”,“不饮”与“大饮”,“不信”与“全信”,“饿”与“急食”,“渴”与“急饮”等等极端含义的排列,构成了两极思维,然而,这两极又皆被否定,旨在突出两极的平均数或相对平均数。而这一平均数上升到理论高度,便是中和心理,即《中庸》里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具体地说,也就是:不狂暴,不玄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以服务于现实生活,保持现有的有机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标,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昌险,轻视创新……这一心理结构有其稳固的理论基础。老子以贵柔、守雌、尚静为手段,《易传》以主动、行健、重刚为手段,殊途同归,皆是为了重视和追求事物的均衡、和谐和稳定。老子、《易传》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合成儒家的中庸思想,共同建构了汉民族这一重要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和思想虽然有其保守、缺乏创新的一面,但它的协调群体,追求安宁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在汉族人的辩证思维中,也十分注重事物量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滴水渐积成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愚公移山”,“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对事物量的积累的重要性的认识养成了汉族人的韧的精神,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勤劳坚韧、孜孜不倦,愚公移山式的实际行动精神,它是汉族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现实品德。
“白猫、黑猫、逮住老鼠才算好猫”与实用理性
从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西方人心目中的神是绝少人性的非凡的真正的神,如宙斯、阿波罗等;中国的神则是充满人性的超凡人的英雄,如女娲、后羿等。而从汉谚中则更能清晰地看出中国人对神的看法:“敬神如神在,不敬妨何碍”,“能拆十座高,不拆一家婚”,“宁犯天公怒,莫把众人恼”,“求神不如求人”,“不信神,不信鬼,全靠咱的胳膊腿”,“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仙也有三个错”。可见,汉族人是轻鬼神重人事的。他们不象西方人那样用某种神秘的宗教迷狂来约束自己,而是用冷静的理智的态度来对待鬼神与人事。他们不需要外在的上帝的命令,不盲目服从非理性的权威,却仍然可以拯救世界和自我完成。而在对待人生方面,永远是抱着积极进取的态度,正如上面所谈到的那种愚公移山式的实践行动精神。具体地,则可以从下面的谚语中看出来:“宝剑锋从磨砺生,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吃一堑,长一智”,“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落海底不知大海深,不生儿女不知父母恩”,“不下水,一辈子也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也不会操船”,“比河短的桥,造得再好也没用”,“别看黑色的牛,可有白色的奶”,“不要姐儿俊,只要姐儿心”,“会结朋友结些铁匠木匠,不会结朋友结些道士和尚”。不论是出自文人之手,还是来自船夫之口;不论是发自情哥哥之心,还是传来的村夫野老之声;不论是近义对仗,还是转折描写,皆呈现出汉族人极端的重视实践,重视实用的心理特点。这一特点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面观其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综上所述,这种“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③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实用理性。
“但得五湖明月在,春来依旧百花香”与乐感文化
“不用焦,不用愁,还有老远在后头”,“长江都有回头水,石头也有翻身日”,“千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青灰也有发热之时”,“北风也有转南时”,“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些谚语似六月黄昏的微风,春天里青青的小草,又似清清流动的溪水,更似幽雅的舞曲,带给人们一种轻松的快感,使人们忘掉失意的烦恼、痛苦和忧愁,重新昂起低垂的头,向着前方继续追求……而这中间所渗透的正是汉族人的乐观精神,是汉族人的又一重要的文化心理结构:乐感文化,即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若能达到此境界,则“万物皆备于我”。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合一,即所谓尽性知天穷神达化,从而得到最大快乐的人生极致。
如前所说的汉族人的实用理性使人们较少地去空想追求精神的“天国”,以幻想成仙到求神拜佛,都只是为了现实地保持或追求世间的幸福和快乐。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更呈现出汉族人对待生命、生活、人生、感性、世界的肯定和执着,它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东方不亮西方亮”。决不可因一时的挫折、失意而心灰意冷,失去理想的风帆,而应放眼未来,充满信心——“不用焦不用愁,还有老远在后头”,“千年瓦片也有翻身之日”。正是如此,使得“中国人很少真正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④
乐感文化的主要心理根基是汉族人的知足心理。正如谚语中所揭示的:“人生尽有福,独苦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闲着便是福;思量烦恼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痛苦,健康便是福;思量冻饿苦,衣食便是福;思量无亲苦,有亲便是福,思量露宿苦,有屋便是福;思量争吵苦,和气便是福”。
乐感文化一方面使汉民族永远乐观,永远长存;另一方面,极端的乐感则构成了“阿Q”精神。矛盾的现实要求我们汉民族必须正视这一乐感文化,要将其与中和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不可重演“阿Q”的悲剧。
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远比本文所分析的复杂得多。本文只是透过汉谚这一窗口所窥视到的主要的,极赋于我们这个民族个性的部分。
注释:
①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
②转引自《民间文学》1955年创刊号
③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