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9753(2001)03-0008-05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下的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甚至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公元551年前后,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孙子等思想家;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西方也涌现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哲人。进入公元纪年以后,从公元3世纪到15世纪,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在神权的压抑下进入了所谓的黑暗时期,而同时期中国的汉武帝虽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使百家争鸣的局面消失了,但总体来说比较宽容,所以各种学术思想(包括宗教思想)得以发展,在技术方面也出现了四大发明。

历史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经济建设是难以成功的。中国近代史上已经有两次经验教训:第一次是正当西方文艺复兴、产业革命的时候,我们在1642年开始闭关锁国,一锁便是200年。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枪炮打开了我们的大门。这两百年里,我们失去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先进的人文思想的机遇。经过上百年英勇斗争,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才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正当西方(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在二战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加速发展科技和经济时,“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又丧失了一次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机会。这两个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你丧失了跟外国交流的机会,当然交流要有选择地吸收,但是没有交流就没有机遇。所以我认为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放在前面,因为挑战更加严峻,但我们又要注意利用这个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过程

经济全球化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看法不大一致。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诞生的初期,也就是殖民主义者,像哥伦布这些人开始到海外去寻找殖民地的时期,应该说是最原始的全球化。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有一个历史进程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料贸易。从经济上说,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出现,再加上它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的扩大,它所需要的原料供应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资本主义国家就要到世界各地寻找原料,这种过程可以说开始了经济全球化。在政治上说,它寻求原料的过程是侵略和掠夺。比如说,澳大利亚的铁矿、钛矿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寻求原料的主要方面,甚至澳大利亚的羊毛。第二个阶段是产品贸易。因为光买了原料用金钱支付,从资本家来说是不合算的。他买了原料,进行加工,取得了增值,再卖回去,这样他就能取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就慢慢进入产品贸易。第三个阶段是技术贸易。到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技术贸易发展得就更快了,技术贸易就是专利权、许可证、使用权等等的转让。技术贸易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更加昂贵,所以他需要输出技术,到国外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来发展他的经济。因此技术贸易有供给也有需求。第四个阶段是资金的输入和输出。资金的输入输出开始主要采取跨国合资的方式,再进一步就变成了兼并收购,从而使得跨国投资的规模迅速增长。

目前,应该说世界经济进一步趋向集成化,由于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流动的速度非常快,按一个电钮,成千上万的钱就可以流动到数万里以外,因此,世界各国的经济彼此之间的依存度和相互影响就日益增强。全世界即FDI(外国直接投资)数额中兼并收购占到了72%以上,也就是在引进外资方面的资金流动大部分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来进行的,这也表明经济全球化是在不断地推进。

(二)新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新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我对新经济时代有四个提法:一是知识经济将成为经济形态的代表;二是虚拟经济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三是网络经济将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四是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第一,关于知识经济。

新一代经济有不少提法。克林顿、格林斯潘叫新经济,OECD叫知识经济,美国国会叫数字经济,也有不少文章叫“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我们国家有些学者提出“智能经济”、“精神经济”等。这些提法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一个是社会经济形态,一个是经济活动模式,一个是经济运行方式。我个人认为,从社会经济形态来看,应该用“知识经济”的提法。大家知道,《知识经济》是1996年OECD在巴黎出版的(Knowledge-based Economy),它的定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我在几年前就曾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第二,与知识有关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第三,知识对生产力的构成有关键影响;第四,知识在产品成本中占显著比重。从经济形态来看,人类社会有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几种形态。农业经济延续了数千年,它是以劳动力为基础,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个体或集体的封闭式生产,它的管理是暴君式的管理,局限在孤立和狭小的地域。工业经济是延续了数百年,以资本为基础,以机器为基本生产工具,按专业分工集体生产,是等级式的管理,是跨地域、乃至全国,而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灵活生产,全面式的管理,由一国国内向全球化发展。

第一个特点: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从社会经济形态看,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作为主要代表的,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但是为代表的只有一个。农业经济时代农业是主体,但也有手工业;工业经济时代以工业为主导,但也有农业;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将在产业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将逐渐减少。

第二个特点: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指出增长有三个因素:资金的投入(弹性系数为α)、劳力的投入(弹性系数为β)、综合要素。根据理论推导:α+β=1,国外一般取α=β=0.5。我国有些人认为由于中国劳力效率低,β应取低一点,发达国家综合要素在经济增长中占60%以上,我国按α、β取值的不同在20%~40%之间。综合要素涵盖了所有与知识有关的要素,这里有一个例子:美国80年代对航空工业做过一个认真分析,把综合要素分解成5个因素: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占38.1%;资金使用效率,占25.4%;劳动者素质,占14.3%;规模经济,占11.7%;资源分配效率,占9.5%。这个案例对综合要素进行了分解。从美国80年代航空工业来看,占第一位的是技术;占第二位的是资金使用效率,是管理;占第三位的是劳动者素质;然后是规模经济,这实际上也是管理。资源分配效率也是管理,与管理有关的三个因素加起来超过了技术因素。

第三个特点:知识在生产力构成中起关键作用。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是生产力中的软件,可以把这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化配置。劳动者素质和其知识水平密切相关。劳动工具的精密性、可靠性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劳动对象来看,低品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已日渐成为可能。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的作用。我是学化工的,50年代我在工厂实习的时候,我跟的老师傅大多是小学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但他们有很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我在碱厂实习,制碱塔有十二层楼高,我就跟着老师傅爬上爬下,看温度,看压力表,然后到出碱口,老师傅拿手一摸,这个碱液温度合适或者不合适,要调大或调小进气量,由于主要是凭经验,文盲也一样可以操作。到了60、70年代,化工厂主要凭仪表操作,把仪表集中在控制室里,看仪表,作原始记录,不用经常爬上爬下。所以仪表操作当然比巡回操作进了一步,文盲就不行了,起码要会看仪表,会记操作记录。到80、90年代,比较大的化工厂都有DCS(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可以显示每一设备的运行状况,并自动定期打印出操作记录。这就要求操作人员既有化工工艺知识,又有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知识,一般初中生都操作不了。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第四个特点:知识在产品成本中占显著比重。传统的教科书上通常将成本分成三类:1.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福利等;2.资金成本,包括折旧费、利息等;3.物质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等。现在还应考虑与知识有关的成本,包括专利费、技术转让费等。它们在成本里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般大概占20%~40%。在一些高科技项目的引进中,软件费甚至超过了硬件费,软件费就是知识成本,它在成本中已经占到显著的比重。

上面我讲的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下面我再举个例子,说明三种经济形态的区别。棉铃书是棉花的一大害虫。在农业经济时代是靠农民手抓,是劳力密集。工业经济时代靠投资建厂生产农药,用农药杀虫,是资金密集。但是喷药以后,虫子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致使用药量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且增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中国由于土地分散经营,还要求邻近的各块土地必须同时喷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把杀棉铃虫的基因转到棉花上,种棉花同时就有了杀虫因素,是知识密集。从这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影响。农业社会主要靠劳力;工业社会主要靠资本;知识经济时代主要靠知识,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二,关于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一个新概念,而新概念从国外翻译过来时往往不统一。国外“虚拟经济”有三个不同的词:一个叫做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比如证券、期权、期货的交易;另一个叫做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的经济活动,例如电子商务。还有一个叫做Visual Economy,是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的经济活动。我们都翻译成“虚拟经济”,就不易区别上述三个不同的概念。我讲的虚拟经济主要是第一种,这点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2章后的几章里都讲到了虚拟资本,我将其主要思想归纳为两条:1.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上产生的,包括股票、不动产、抵押单、债券等;2.虚拟资本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但它可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产生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他生活时代发现了虚拟资本这个概念,这是个伟大的经济学的发现,但这个概念后来没有人深入研究,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还是很有道理的,虚拟资本的概念确实是一个创新。当然,他那个时代还没有期货、期权等,不可能提出虚拟经济。我认为虚拟经济是与虚拟资本以金融市场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以钱生钱的活动。马克思当时提的经济活动,现在可以称为实体经济活动。首先,通过采购原材料、雇佣劳动力、买机器设备等,资本由货币形态变成了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的实物形态,然后通过它来生产变成产品,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通过交换又变回了货币形态的资本。这个过程就是实体经济的运行过程。但目前也可以不用通过这一实体经济过程,直接用钱生钱,这就是虚拟经济。如果用比喻的说法,虚拟经济的产品就是各种金融工具,虚拟经济的工厂就是各种金融机构,虚拟经济的市场就是各种金融市场。

虚拟经济有五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变成生息资本,这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举例说,某人要办工厂,他钱不够问我借,我借给他钱,办工厂生产产品赚钱后把钱还给我还得加利息。我手上的闲置货币就成了生息资本。我并未参与实体经济活动,但我分了一部分剩余价值,这就使得我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生息资本。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因为个人之间的借贷规模很小,也不能优化投资方向,更不能集中办大事,于是就逐渐产生了生息资本社会化的要求,即通过银行把人们手里的闲置货币集中起来。再借出去变成生息资本,企业也可以发行债券、股票来筹集资金,这就是社会化。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有价证券不管是债券还是股票都有一个流动性问题。比如我手上有钱,我买三年期定期债券,三年期间钱就不能动,我万一需要用钱时怎么办?所以就需要通过有价证券的市场化解决流动性问题,人们随时可以将手中的有价证券变现,这样便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第四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19世纪80年代美国修铁路时就已经通过发行国际债券进行国际化融资,20世纪20年代国际融资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是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这一国际化过程停滞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达成布雷顿森林协议,美元脱离了金本位制,以后国际化的速度大大提高,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大大增加,各种金融工具如期权、期货各种金融衍生物不断诞生。现在已经达到第五阶段,即国际金融的集成化阶段。

目前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我每年都要到世行参加学术顾问会议,也访问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大概是3%,国际贸易平均增长率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率是25%,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大约是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5倍,这是由于虚拟经济的运行中有一个“乘数效应”(Multiply Effect)。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概是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也就是说只有2%资金流动是真正在做贸易,98%都在流动寻找机会以钱生钱。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

虚拟经济系统的特性有五个:复杂性、高风险性、周期性、寄生性、介稳性。虚拟经济是产生并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可以说是经济中的软件,软件离开了硬件就没有办法运行,因此它具有寄生性。虚拟经济肯定有泡沫,泡沫增长和破灭就使得其发展具有周期性,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第三,关于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将成为经济运行的核心,网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和通讯技术为依托,透明度高,创新性强,推广应用迅速。从经济学上看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成本,促进竞争,使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功能,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使市场接近完全竞争的理想模型。市场不能实现完全竞争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网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实现货比万家,使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交易成本占很大比重,例如我国低压电器行业总产值400亿元,其中交易成本约占40%。

2.既能增加总供给又能增加总需求,促使经济持续增长。从经济学理论来说,由于降低了交易成本,可以使总供给增加,而股市上扬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则会使总需求增加。当股票升值后,人们以为财富增加了,心里产生增加消费的欲望,从而使需求增加,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的调查表明,由于减少交易成本,每年可使美国的GDP增加0.5%。其中汽车、石化等5个主要行业约占一半。有人问这样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我个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易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当总需求增长以后,必会刺激总供给的增长,最后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网络经济对通货膨胀只有短期影响。

3.网络经济取得的利益最终要转移给消费者。任何技术革命如果它的利益不能转移给消费者是没有生命力的。过去的铁路、电力等是这样,现在的网络经济也一样。根据高盛公司的研究,一笔银行交易用人工的话成本是1.27美元,用电子提款机是0.27美元,而用网络只有1美分,主要是消费者得到了这个好处。

第四,关于知识工人。

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21世纪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知识工人的特点是他们拥有专门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目标明确,自主管理,不断学习和创新,注重工作质量,强调自愿择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逐渐消除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界限,工人的知识化是必然的趋势。美国管理界权威学者Peter Drucker在最近的一部书里说:今后50年内,能最系统、最成功地提高知识工人生产率的国家将占据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决策。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利弊权衡,总体上利大于弊,而且越晚参加代价越大。但我们同时要保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国家的安全,正如江总书记对谈判代表说的:“态度积极,方法灵活,善于磋商,不可天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激烈的挑战。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1.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更难消除,我国目前人均GDP只是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在大家都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差距将更难消除。

2.我国目前处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状态,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科技教育水平较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很弱小,这些方面的差距比GDP方面差距更难消除。最近世界银行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增长的质量》,认为不能只考虑GDP的数量,还得看GDP的质量。

3.我国在知识经济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大概占10%,由于知识的收益递增效应,取得后发优势更困难。1998年世界经济分布情况非常不均衡,15%的25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有了世界GNP的85%。

4.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难以避免。因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各种游戏规则将构成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ISO9000、ISO14000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反过来有些问题发达国家却不这么看,比如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发达国家提出按各国GDP比例来排放,我们提出按人均来排放,这也是人权。

5.发达国家的虚拟资本将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以取得利润。虚拟经济的运行要慎重,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只要有利率差、时间差、流动性差、组合差,它都会去追逐,而无利可图时则会扬长而去。

6.跨国公司的发展将导入其母国的文化,进而影响资本投入国的经济,甚至政治。

我国管理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对中外“500强”作过比较。我国工业500强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才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规模的1%~2%。

社会价值观念也将发生变化。知识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了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学习成为一种精神的需要,人人都要自觉学习,完善自我。

三、我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

1.妥善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平衡问题。

2.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加快城市化步伐。一个农村人口占70%的国家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工业化。因此要努力转移农村劳动力。

3.努力发展高技术,依靠风险投资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在发达地区可以探索和发展知识经济。

4.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新老交替,建立鼓励学习和创新的分配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基础教育。

5.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有批判地继承中华文化。江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其中之一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认为中国的先进文化应当是爱国的、开放的、创新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创立,一方面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文化,同时要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

我们一定要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统筹兼顾,全面部署,高瞻远瞩,积极过渡。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在实施“十五”计划的前夕,我们的“十五”计划就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计划,积极利用五年过渡期,使我国经济真正能够按中央既定方针,趋利避害,适应经济全球化规律,并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入了解什么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什么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对证券市场应进行更好的监管,这也是为了保护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

收稿日期:2001-02-16

标签:;  ;  ;  ;  ;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