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电梯施工是指电梯的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活动,对电梯能否正常使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将一部设计非常好、制造工艺也非常完美或性能等各方面指标较好的电梯,安装、大修、改造得一塌糊涂,电梯的正常安全使用也就无从谈起。电梯自检对整个施工质量起着重要的控制和保障作用,自检工作做好了,对整个施工质量都是一个促进和提高。
关键词:电梯施工;自检;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电梯从业人员中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处处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1.安装过程施工中安全管理
1.1施工前安全检查
第一,井道勘测。根据井道布置图检测井道深度、宽度及偏差,地坑深度、顶层高度、厅门高度、宽度及偏差,检查机房预留孔位置情况,若发现与图纸不符或偏差较大,及时找有关单位解决。第二,厅门口防护。在层门口、机房门口应做好安全防护,确认其完好可靠。第三,安全标识到位。施工现场所有的通道口、预留洞口等危险处所,应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按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第四,井道脚手架的安全搭设。脚手架是电梯安装施工前期的必要设施,脚手架一般请专业人员架设。搭设脚手架时,50米以下可以用单管,50米以上必须用双管,以增加脚手架的强度。且在每层楼作业位置设置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应使用厚度大于50mm的坚固的干燥木板,脚手架的宽度应在200mm以上。工作平台上的脚手板不应少于2块。脚手板应紧固在脚手架上,脚手板两端应伸出脚手架横杆150mm以上。
1.2施工中安全检查
第一,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人员防护用品使用及配带。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合理使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现场内不准光脚、穿拖鞋。工作时必须穿合适的工作服、工作鞋。不得带戒指及其它饰物。第二,安全教育(即班前会)。必须严格班前教育、队级教育。所有在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管理,遵守国家或当地及施工工地的一切安全规章制度。上班前严禁喝酒,工作时间不准嘻戏打闹。作业前,应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确保安全防护、信号、连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设备应定人、定岗操作。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时,应有主有次,统一指挥。第三,电动工具的安全使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检查。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场所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能拖拉在地。电源开关或插销应完好,严禁将导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钩在开关上。特别要防止将火线与零线对调。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更不可用手握持工具的转动部分或电线,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第四,防火。严禁在易燃易爆和不能动火的地方吸烟或烤火,高空施焊必须按特殊工作环境进行施焊。电焊、气焊作业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应在作业处清理易燃易爆品,并设置防火员,配置灭火器,井道明火作业,除在作业处以外,还应在最底层设置防火员,配置灭火器,作业前清除底坑内的易燃物。明火作业结束后,防火员应确认无明火和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储存易燃品应确保通风良好。确保对一切施工设备、施工工作区及其通道进行定期检查,找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因素。
2.电梯施工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施工企业对自检工作认识不足,致使施工企业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纵观我国电梯施工市场,良莠不齐。一些大型的电梯制造、安装、改造及维修企业,对施工工作较为重视,有较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按规范进行,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一些较大型企业对自检工作认识不够,导致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不重视企业信誉,对自检工作没有认识或认识不足,只要使用单位支付货款和施工费就行,而对其他工作要求较松。出现盲目追求施工进度,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不执行有关标准工艺,应付凑合的现象。当施工过程中缺少配件时,现从配件公司购买,临时应付。自检工作形同虚设,有些甚至没有。因而施工质量就无从谈起。对自检工作、施工质量不重视,这样的企业对市场的占有份额会越来越小,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3.部分施工企业对自检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不能按有关要求执行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002年版第三条规定:“检验机构应当在安装、大修或改造等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验收。”而在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在前言中也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电梯安装单位内部应对分项工程逐一进行自检,上一道工序没有验收合格,就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部分施工单位明知上一道工序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不予解决,怀有侥幸心理。有的甚至置有关规定于不顾,致使出现问题留到电梯安装完毕,验收检验时通不过的现象,造成出现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如:2002年度我单位对某国内知名企业在某小区新安装21台电梯进行验收,结果发现21台电梯均存在“井道顶部空间不足”的缺陷,这是一项重要指标,只凭这一项,根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的规定便可判为整体不合格。事后得知,施工企业在自检中也不是不知道这一问题,企业也不是没有规章制度,而是执行不严,力度不够。像这类不该发生的问题,对中小企业而言问题将更多,对制造、施工企业和使用单位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4.自检报告的内容格式不规范,有待统一
《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002年版第三条规定:“……施工单位自检的内容、要求、方法及自检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自检的内容、要求、方法,GB50310-2002第三部分基本规定中,有较明确的规定。但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对此理解不同;对自检报告的格式,因无统一的规定,各施工单位自行制定。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企业的自检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五花八门、样式繁多。有些施工企业甚至拿现成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所规定的报告书的格式作为自检报告,而有些隐蔽工程等项目,特种设备检验人员需要查看施工企业的自检报告,这就要求自检报告的内容必须多于《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检验报告的内容。另外,有些施工单位在填写自检报告时存在不规范、无结论、无人员签字等问题。
总结:总之,电梯施工自检工作十分重要,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建议有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加大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加强内部管理,尽快出台统一的标准要求,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学励.浅谈新检规下如何降低电梯安全事故[J].山东工业技术,2018(03):232.
[2]席海峰.浅谈电梯施工中自检问题及安全管理[J].企业导报,2012(13):291.
[3]张兴法.加大电梯施工自检力度[J].中国设备工程,2005(11):13-14.
[4]张兴法.电梯施工自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3(09):9.
[5]张兴法.电梯施工自检报告格式应统一规范[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03):25.
论文作者:王嘉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电梯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脚手架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报告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