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建筑行业工作经验,以及近年来在建筑造价成本预算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问题探析;解决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内容,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整体性的特点,它不仅包括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的投资,还包括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的配置,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筑工程造价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建筑企业能够合理把控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降低成本预算风险就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建筑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要重视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的开展,合理运用经济以及技术等综合管理手段,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1浅析我国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发展现状
虽然在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部分企业不能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造价以及成本预算工作,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建筑造价成本预算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因素,先进施工技术的引入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它能够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是人为因素,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的执行者主要是企业造价人员,其工作素质的高低都或多或少地会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施工技术以及造价人员工作素养都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造价成本预算过程中大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不足,缺乏健全的建筑造价管理监督体制,图纸审核与原料采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工程造价风险意识。
1.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不足
众所周知,员工工作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质量的高低,在这个追求人才发展的时代,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作为开展造价工作的一线人员,其工作技能水平的高低自然会影响工程造价质量。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筑行业仍然较为缺乏高素质的造价管理人员。部分造价管理人员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资质,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这些造价管理人员便选择购买或制作相应的造价管理证书来应聘建筑企业造价管理岗位。而且,虽然大多数造价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知识,但是并不能够将技能知识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最终造成建筑造价成本预算缺乏真实性。
1.2缺乏健全的建筑造价管理监督体制
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在开展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过程中,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制定相应的造价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从而造成造价人员缺乏一定的监督。虽然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认识到造价成本预算的重要性,但还是不能够建立健全的、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最终造成相应造价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且,由于造价管理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很多造价人员在造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权谋私的不良工作现象,这就容易造成企业品牌知名度的下降,从而影响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容易给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给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1.3图纸审核与原料采购存在诸多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制定与原材料的采购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内容,必然要求造价成本预算人员在开展造价工作过程中要格外重视这两项内容的预算与成本控制。但是,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造价管理人员在审核图纸与采购原料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图纸,这就给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就算一些企业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图纸,但是造价人员却不能根据图纸计算出预算信息,从而造成风险问题的出现。其次,造价人员并不能够做好对原料采购的成本控制,最终导致预算超支现象的发生。因此,造价人员要加强对图纸审核预算与采购成本控制。
1.4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工程造价风险意识
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仍然缺乏工程造价风险意识,并没有认识到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对建设项目顺利施工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而且,由于造价风险意识的缺乏,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团队,最终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的大幅度上涨,严重影响到了整个项目建设的工期和质量。因此,建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认识到工程造价成本预算的重要性,提升企业工作人员造价风险意识。
2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应对措施
所谓的工程造价成本预算是指企业有关部门根据工程项目实际工作情况而推算出其在近一段时间内收入和支出的大致走向,它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在对工程项目开展造价成本预算时,有关工作部门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做好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的管理工作。其次是要做好建设工程价格管理工作。为了能够促使建筑企业有效应对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问题,就需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目标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够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真实性,从而使得工程施工细节、过程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细节管理,突出工程造价的细节,开展最为严格的控制和监管工作。除此之外,建筑企业有关部门还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提高建筑造价管理人员工作技能水平,建立完善的建筑造价管理监管机制,明确建筑造价成本预算超支原因,加强对技术的有效管理与信息的充分运用。
2.1提高建筑造价管理人员工作技能水平
提高建筑造价管理人员工作技能水平是应对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筑企业应该注重专业造价管理人员的培养。首先,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并确保其能够在工程施工之前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及施工要求,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避免由施工工期延缓而造成的经济亏损。其次,在日常工作中建筑企业要加强对造价管理人员的考核,并定期对他们开展培训,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掌握最先进的工程造价方法,从而保证造价成本预算的可靠性。而且,建筑企业应该运用奖罚体系,这样才能够提高成本预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建筑造价成本风险问题。
2.2建立完善的建筑造价管理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相应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监管体系。为了确保造价成本预算的真实性,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图,例如下图
这样既能够明确造价成本预算人员工作方向,又能够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当然,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适宜的管理体系,不能够因为追求便捷、简单而将其他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监管机制生搬硬套地运用于当下建筑工程的造价工作。总之,为了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的进行提供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关部门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2.3明确建筑造价成本预算超支原因
在应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风险问题时,相应造价人员必须明确造价成本预算超支的原因,这样才有利于快速解决有关问题,避免在今后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造价成本预算超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预算编制的不科学而造成超支问题,在预算编制中出现缺陷和漏洞就会直接影响到预算编制结果。其次是工程变更影响而带来的预算超支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容易受到环境以及市场的影响,必不可少地会出现一定的变更,这就容易增加预算的风险。最后是由于忽视阶段性造价而带来的预算超支,工程不同时期所要求的造价内容不同,一旦某个阶段的造价预算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预算信息。
2.4加强对技术的有效管理与信息的充分运用
技术管理与信息利用对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技术管理能够较好地提升造价成本预算管理效果,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建筑企业应该要求造价人员加强对各类新技术的学习。各方面的信息都能够为造价人员开展造价成本预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因此造价人员必须合理把控各类信息,使其能够有效推动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3总结
为了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和审核工作的质量,不仅需要有关工作人员采用科学合理的审核方式,还需要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笔者不仅浅析了我国建筑造价成本预算工作发展现状,还阐述了应对预算风险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易露. 论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造价的有效管控[J]. 门窗. 2017(11)
[2] 张景润,李腾达. 探究新时期建筑造价管理趋势[J]. 门窗. 2017(11)
论文作者:邱观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预算论文; 成本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