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观察论文_姜木林

【摘要】目的 观察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2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施行母婴阻断特殊护理。护理后,观察两组孕产妇孕期发现HIV感染情况、终止妊娠情况、顺利生产情况、婴儿存活率情况以及婴儿HIV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发现感染率59.4%,终止妊娠率25%,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观察组孕产妇顺利生产率75%,婴儿存活率100%,HIV感染率为4.2%,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母婴阻断特殊护理在艾滋病孕产妇中的正确应用,可以保证孕产妇的顺利生产率,大大提升婴儿的存活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感染HIV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关键词】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护理效果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放,艾滋病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患艾滋病人群的年龄呈下降趋势,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1]。所以从传播上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是最有效的降低艾滋病发生的办法,母婴阻断护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保证婴儿的存活率,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具体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2例孕产妇。对照组孕产妇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施行母婴阻断特殊护理。观察组孕产妇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5 ±2. 3)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5±1.1)周,对照组孕产妇中,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1. 5±2. 1)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5±1.3)周,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施行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陪同孕产妇做相关检查,安抚孕产妇紧张恐惧心情,对孕产妇进行生产、育儿知识。

观察组孕产妇施行母婴阻断特殊护理,内容综述如下。

(1)协同孕产妇做相应母体检查,检测胎儿胎心胎动,对胎儿进行抗体检查,做到尽早发现胎儿是否感染HIV,做好预防工作,并将孕产妇的病历记录建档[2]。(2)及时告知孕产妇胎儿情况,给予患者具有科学依据的建议,让孕产妇自行选择是否继续妊娠,如终止妊娠及早安排手术,如继续妊娠要定时检查,如发现胎儿感染艾滋病病毒,要根据孕产妇的个人情况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齐多呋啶、拉米呋啶等药物[3]。(3)给与孕产妇正确的饮食指导,多吃高营养高维生素食物,注意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提前对孕产妇进行生产宣传教育,减少孕产妇的不良情绪,分娩时注意吸出婴儿口鼻的羊水、血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4]。

1.3判定标准

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发热、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人数/总人数*100%;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研究患者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构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孕期发现感染11例,占比59.4%,终止妊娠8例,占比25%,对照组患者孕期发现感染19例,占比59.4%,终止妊娠16例,占比50%,观察组患者孕期发现感染率以及终止妊娠率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孕产妇情况比较。(n=64)

2.2两组婴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顺利生产24例,顺利生产率75%,婴儿存活24例,婴儿存活率100%,感染HIV1例,HIV感染率为4.2%,对照组患者顺利生产16例,顺利生产率50%,婴儿存活14例,婴儿存活率87.5%,感染HIV3例,HIV感染率18.8,观察组患者顺利生产率、婴儿存活率,HIV感染率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婴儿情况比较。

3.讨论

女性患艾滋病的人群会加大母婴传播的几率,造成更多的婴儿感染艾滋病,严重威胁着患者和婴儿的生命。如今医学领域还没有研制出任何一种药物或治疗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只能通过药物对艾滋病患者进行一定的病情控制,延缓患者的生命[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孕产妇孕期发现感染率59.4%,终止妊娠率25%,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观察组孕产妇顺利生产率75%,婴儿存活率100%,HIV感染率为4.2%,均比对照组患者数据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母婴阻断特殊护理在艾滋病孕产妇中的正确应用,可以保证孕产妇的顺利生产率,大大提升婴儿的存活率,一定程度上减少婴儿感染HIV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海艳,倪晓娟,魏聪,雷艳娟,李琳.与艾滋病母婴阻断相关的伦理问题探讨[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3):346-349.

[2]孙秀芝,杨玉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的综合干预措施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07):89-90.

[3]李若霞.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在35例HIV感染孕产妇中的应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2):2009-2011.

[4]魏鹏长.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13-14.

[5]王京仙.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142+148.

论文作者:姜木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艾滋病母婴阻断传播的护理观察论文_姜木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