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朝着高层以及超高层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发展,框架结构应运而生。框架结构房屋不仅能为建筑提供较为灵活的使用空间,而且施工很方便,造价也较低,施工速度快。框架结构工程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建筑工程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概述
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原料制成承重梁柱,轻质隔墙则采用预制加气混凝土、浮石、蛭石等原料制成。这种施工技术在高层和大面积结构的楼层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高层和大面积楼层施工对于施工混凝土工程要求浇注量大、强度高、配筋量。二是其技术在浇筑房梁、楼板后,再对填充墙体进行施工,这样就使得用户可以对填充墙进行堆砌、拆卸,相对而言增加其实用性,可以使他们灵活的支配空间。抗震性强是框架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来讲最主要的特点。框架结构的整体梁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都比传统的砖混结构低,因此它的水平位移速度慢,在受力时会向纵横两个方向蔓延,这种构件在楼层很高的建筑里就可以显示出它的特性,因此在抗震方面比传统的技术性能要强。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优缺点分析
2.1优点
框架结构有很多优点,如框架结构的自重轻,可以灵活分隔空间,有利于节省材料,可以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框架结构适合于大规模产业化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由于框架结构的主体是梁和柱,易于标准化,且可灵活进行平面布置,因而可以在有效节省空间的同时缩短施工工期。
2.2缺点
框架结构也有一些缺点,如各节点的应力集中非常明显,威胁整体的安全;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较小,抗震性较差;构件截面积比普通结构较小,因此承载力和刚度较低,各层之间层间变形由上到下越来越大,因而不适合层数太多的建筑,一般是用于建造低于15层的房屋。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3.1施工前期准备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做好施工准备,首先要设计一份详细的施工图,并测算好所需要的各项数据,比如基础承载力、框架结构的承载力都要明确;其次,要做好施工安全准备,搭设好施工现场安全警告标志及安全防护措施;再次,安装好施工所需的照明、梯架、机器等装备。在施工时,要按照工程设计的进度来完成,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3.2.1充分的材料准备
对那些散乱的材料而言,要在绑扎固定之后,将之转移到那些安全稳固的地方;或者是将其保存在安装好的梁上,并将之固定在钢架之上;对于在地面堆放的材料,应该做好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其滑落造成伤害;在上面覆盖油布时还应该在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并在端部加以固定。
3.2.2做好焊接施工准备
在正式的焊接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对应的操作规范走好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的每一批钢筋都应该进行逐批次的自检。同时做好取样力学试验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之上还要对焊接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尤其要对那些由疑问的钢筋做重点抽查,且需要对于各个试验和检查人员都应该进行专业技术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年的放样以及下料过程中,都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考虑到焊接完成之后,在焊缝处将出现线性的收缩,且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作用之后还将拱起。虽然其收缩和变形量将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但是结合施工实践以及具体的实验来讲,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一般是:当受弯构件的总长不超过24m时,放样余量在5mm左右,当总长在24m以上时,放样余量则取8mm。
3.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3.3.1基础模板安装
在完成垫层施工之后,应该每天定时的对水平基础依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尺量好各个需要的边线,并在各个暗柱角用油漆做好对应的标记,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各个控制边线将材料支柱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模板的硬度以及稳固性,可以提高模板承受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施工负载以及施工载荷。而在基础侧模的安装过程中,还应该对垂直角度予以把握,尽量将安装偏差控制在3mm的范围之内。同时,在垫层与模板的底部结合处应该用较细的水泥砂浆将缝隙嵌填严实,保证不漏浆。最后,应该在模板的上口拉通线进行校直,保证边线顺直。
3.3.2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立杆是整个结构的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立于坚实的平面之上,保证在安装好上层模板与支架之后能够承受对应的载荷,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则,不仅下层楼板结构的支撑体系不能逐层拿掉,而且一旦上下支柱在同一个垂线上时,整个结构体系将不能正常施工。加之整个支模工序都是按照对应的程序进行的,在没有对之进行完全固定之前,下一道工序是不能进行的。同时,在脚手架使用的时候,不能够将主节点的横、纵向水平杆;横、纵向扫地杆以及连墙件拆除。
3.3.3模板的拆除
模板在拆除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在后续支立的先拆,而最先支立的则最后拆;不承重、少承重的先拆,承重、承重大的最后拆掉;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最后拆。同时还应该将拆下的东西及时的运到安全场所,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3.4混凝土工程技术
3.4.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3.4.2配合比和合理控制
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4.3混凝土浇筑过程
通常而言,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案是需要通过审批的,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及策略才能保证最佳的计算结果。同时,在浇筑之前还应该对模板的位置、截面尺寸以及标高等来进行控制,保证与设计相吻合,且支撑足够牢固。
结束语:综上所述,框架结构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相应的施工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建筑项目使用框架结构施工具备构造荷载不但增加,需要承载的别的外力也会持续增加的特征,所以,想要保证框架项目的施工质量,就要从框架构造施工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这三个方面入手,规避施工缺陷,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梓鑫.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J].土木工程施工技术.2012.
[2]牛向东.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刘佳明.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论文作者:林晓旭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框架结构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承载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