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东明县委党校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践行需要全社会民众的主动参与,提升普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认同,遵循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价值内化之路。
关键词:普通民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它表达了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而要真正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关注认同践行最大多数普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因为内化是客体向主体——人意识转化的根本途径。
一、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的前提
认知是主体意识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起始点,它是实现客体主体化的前提和基础。但笔者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看,普通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方面还存在不知、知之不详、知之不深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知上,能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的甚少,知之不祥者约占60%,不完全了解者竟高达30%。在认知来源上,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电子类通讯媒体作为主要了解途径的约为85%,占绝对多数;通过报纸书刊宣传标语等传统传媒了解的占15%,占比较少。在人群分布上,大专以上等高学历人群尽管有过半不能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内容,但超过90%听说过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不知者很少;初高中文化人群中80%听说过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小学文化及以下人群中仅有50%听说过或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字数偏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整整24个字,对普通群众而言不容易记住。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内容丰富,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入理解需要一定的哲学和道德逻辑基础,不然可能存在虽然知道,但不知其深意和各层面之间的内在深入联系。三是现实社会转型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系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增强普通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和思想扩散的速度,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众文化也是普通群众最为喜爱的文化样态。但我们也要看到,一段时期以来,大众文化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地改头换面,蔓延滋长,以致低俗、媚俗、庸俗的现象泛滥成灾。因此,要使大众文化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众文化才能更好承担起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使命。
其次,要加强对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管控。在网络已成为普通大众获取信息重要途径的今天,可以说人人离不开“网”,同时也经营着“网”。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能让我们便捷的获取各种需要信息,但同时也因其开放性、自由性、不易控制性等特点,在其中夹杂着一些良莠不齐、鱼目混杂信息。加之很多时候一些不良信息还披着“伪善”外衣,普通群众不易分辨,长期接触网络中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受其影响进而形成错误歪曲的价值观念。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传递出去,进行教育渗透。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管控,加强立法,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二、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的关键
情感认同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和践行价值观的催化剂。人的情感对人的活动起着动力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个体对认知信息的接受效率以及是否会完成接受,并不完全是由个体认知信息多少及程度决定,还受个体情感因素的影响。可不可以接受是认知问题,愿不愿意接受是情感的问题。调查显示,认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非常必要”、“有必要”、“不好说”者分别占58%、37%、5%,总体持积极赞成态势。但也有11%受访群众认为“在当今社会,自已信什么,坚持怎样的价值观这是自己的事,不影响国家大局”。在问及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重要性时,17%受访群众认为这些与自己实际太过高远。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问题上,有15%的受访群众认为现在存在太多不公平,极个别还表达了个人的愤懑之情。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目标上,还有部分群众在“荣”与“辱”、美与丑的价值认识上模糊,如在对“公交车上应不应该给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让座”的态度上,有21%的受访群众对“不让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25%的受访群众持“无所谓”的态度。以上情况说明,普通民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情感缺位,他们还不能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出发对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积极的体验、感受、认同。
增强普通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一是要用需要的满足唤醒普通民众的情感认同。要增进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首先要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要更加注重民生建设,要注重平衡各方需要,以此提升全社会成员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进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同时,我们还要从细微处着手,要深人群众,了解群众缺乏什么,需要什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足社会成员的真正需要。只有社会成员的需要得到真正满足,他们对国家的信任才会增进,才更容易接纳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贯彻好“对话”传播理念激发普通民众的情感认同。当今社会,自媒体高度发展,公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政府与公众之间不再是过去的单向传播关系,而是日益平等的双向沟通关系。在一些传播载体中贯彻“对话”传播理念,采取丰富多彩的对话方式,有助于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消弭对立情绪,让各种意见、观点、信息充分平等地交流、碰撞、融合,拉近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的距离,形成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更好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三、行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的目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动,最根本的是要让全体人民群众形成行动自觉。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最终要落实到行为认同上。行为认同是个体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是对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成果的巩固。
首先,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活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带好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起到示范带引领的作用。广大知识分子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培育、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智慧和力量,发挥影响力,形成带动力。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大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于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化为家庭道德规范、社区道德规范、行业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道德规范等,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促进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身立德、为人处事、建功立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教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在自身行为体验中逐步接受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认同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群众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并不是按照既定顺序进行的,也不会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联动制度,以发挥各方面力量的合力,汇聚社会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化认同程度达到最大化。
论文作者:周孟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核心价值观论文; 内化论文; 群众论文; 情感论文; 认知论文; 社会论文; 价值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