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电需求与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正比的趋势,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逐渐增多,对于用电的安全问题关注度更高,10kv配电网运行因此剔除了传统管理中的种种弊端,采取自动化的系统重组电网结构,为10kv配电网运行提供了安全的防护保障,也使得电力系统融合科学技术,输送电力的速度更快,电力的问题反馈更为及时,有关人员应掌握10kv配电网运行的科学理论,以智能化的认知与心态强化管理,循序推动电网的技术变革。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10千伏;配电网;运行管理分析
引言:10kv配电网是保障电力运行、监控、管理、维护的一系列电力活动支撑基础,现代化的电力发展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性能,为在大范围的供电系统中保障电力维系的稳定性,自动化的措施施行就必不可少,配电的自动化,通过借口的管理、电网的运行状态监控、运行问题的及时信息整合来实现电网的优化,自动化的模式下,将电网的运作模块联系起来,以综合性的方向展开电网构建,可在电力运作的过程中,做出智能化的自我分辨,切断出现问题的电路,避免电网危机的延伸,也使得部分的老化线路突出显示后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强化日常的维修监测,缩减错误的工作可能,使得配电网的安全指标得以提升。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可靠性原则
自动化的系统目前已经在我国的10kv配电网中应用有一段的时间,一开始的融合整合,已经消弭了部分的不良问题,通过移动终端的监控,具体的了解10kv配电网运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是未来电力运行中可持续化利用的一种科学技术,有效的缩减了故障的影响范畴,使得配电网的各个环节得到逐步的优化。
2.安全性原则
电力系统的运作始终以安全为中心目标,自动化的导入后更应追根溯源的找到原本配电网中的不良因素,得以安全性能的综合视角优化,网络系统本身也存在危险,在10kv配电网的处理中,应避免网络故障带来的影响,做好网络断网或者被黑客供给的可能预防。
3.实事求是原则
不同地区的10kv配电网需求不同,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10kv配电网运作各自有其特性,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电力供应要求实事求是的进行自动化的技术渗透,而非全然借助其他的自动化方案照搬照套。
4.与时俱进原则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对于自动化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时要按阶段进行,不能盲目急速求成。首先应该对自动配电开关进行设置安装并建立电压控制系统;其次在完成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增加对通信和控制等设备的安装,并调配负荷;再次利用微机对各点信号进行控制并自动处理,并不断进行调整,与时俱进。
二、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1、人员运行培训中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操作员培训和变电站运行分析中都可以采用仿真技术,便于操作员掌握操作技能和规程,使其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电网运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用电管理、在线状态监测、设备管理等方面都有应用。在现代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安全是最重要的指标,所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检测、分析、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例如,绝缘系统的寿命对整个设备运行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没能及时察觉,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修复,就很容易引发运行事故。因此绝缘问题的解决成为电力事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配电网络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运行管理,监测和遥控高压配电线上线路参数和开关设备,对故障期间进行自动隔离,以最便捷的方式恢复非故障区供电,进而为用户提高可靠、稳定、经济的电力供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确保馈线或站内发生故障时,能够实现故障检测、隔离以及恢复的自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需具备下面几点运行管理功能。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或进行维修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负荷平衡的自动化。有计算机实现供电恢复的最佳过程,并能实现供电恢复的自动化。保持馈线和变电站的监视一直显示在带街区图的显示器上。提供用户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信息。
3、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由站端系统层、主站系统层、通信系统层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层这四个层次组成。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点
3.1 智能开关
智能开关可以通过主站与子站的控制单位实现遥控和遥测自动化,来与通讯系统相接。分段模式开关的主要功能有:失电分闸、延时分闸、合闸闭锁。联络模式开关的主要功能有:时限闭锁、延时开闸、两侧来电闭锁、脉冲闭锁、一侧来电闭锁、闭锁自动解除。开关的设置由遥控的接口监视。遥控接口可以与不同的通讯介质(无线电、光纤、DPLS、PSIN模块等)进行通讯,也可以通过开放的协议实现与控制中心的通讯。通讯方法选用是否合理决定电网重组的质量和速度。
3.2 监控、监测终端
监控、监测终端包括联络开关终端、出线开关终端、小区划变开关终端、开闭所开关终端、分段开关终端等。其基本功能是事件记录上报、信息采集处理、闭锁功能、接受、执行遥控指令、参数设置、通讯功能、自诊断、自恢复、电源失电保护等。监控、监测终端的特点有:强大的通讯功能,能够支持多种通讯规约,通讯方式具有开放性;采用交流采集,可以监测电流、电压、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无功功率、电能、视在功率等高精确的数据;具有遥控功能。
3.3 通信网络
为了达到减少通讯端口设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可靠性的目的,将系统分为若干子群,这些子群由监控终端组成,用一个通讯控制器加以控制,通讯控制器从上位方面看接受后台的各种指令,从下位方面看,转发后台指令、收集数据,并对上下位的通讯加以控制。加强对通讯质量和DTU、FTU、RTU等监控终端的通讯通道的监视,一旦主通道通信出错或通道中断时系统可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可切找、暂停通道,进行监视报警、统计各通道通讯出错的次数。在网络接入方式的状态下,监视和报警提示也能正常进行。
3.4 SCADA系统的功能扩展
功能的投切:依据用电网在实际运营中的具体情况,通过控制方式,由值班调度员进行远方微机的装置功能进行退出或投入的操作。
定值的修改:依据电网的具体运行方式,由值班调度员修改微机装置或远方设备。系统提供防误操作设置功能的前提是必须按顺序进行SCADA系统的遥控操作。
故障录波分析:对于带有故障录波功能的DTU、FTU、RTU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搜集、分析,并给出波形。
拓扑网络着色:通过对网络拓扑的分析,支持潮流方向标志功能和线路动态着色功能,可以实现线路开关的分、合闸着色,线路电压等级着色,线路检修停电着色,线路过电压着色,线路带电着色,潮流的方向用动态流动的箭头或虚线表示。
三、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量日益增大。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不断扩大配电网规模。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应用电力自动化系统将有效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并能够及时监测、控制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从而使配电网实现经济运行,并确保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姚勇光.城市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5,11(9):159-160.
[2]卢健.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7(11):86-87.
[3]王锐,叶华,钟秋梅.浅析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5(35):78-79.
论文作者:李雪玉1,高鑫元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配电网论文; 终端论文; 通讯论文; 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