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兼论对“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课标的修改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问题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生态论文,课标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8)12-0057-04
一、由地理新课程标准引发的思考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乃至人类存亡的重要问题。对于作为新世纪建设者的中学生,提高其可持续发展意识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中学地理学科具有培养学生资源与环境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高中地理新课程不仅在必修课程中始终贯穿“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而且在选修课程中,专门开设了一册——“选修6 环境保护”来阐述资源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
在“选修6 环境保护”的课程标准中,提到了三个子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图1),并且在每个问题的具体课标内容中,都要求举例说明各类的主要问题。如“环境与环境问题”中要求“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中要求“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中要求“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表1)。
图1 “选修6 环境保护”课程标准结构
表1 三个子问题的课标内容要求
1.环境与环境问题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
伦理观。
·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
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
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
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
过程。
·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
影响。
·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
措施及其作用。
显然,在新课标中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并列,并且从课标的直观要求来看,是希望学生能区别在人类面临的问题中,哪些属于环境问题、哪些属于资源问题以及哪些属于生态环境问题。那么这三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在实际教学中又会遇到什么困惑呢?
二、不同版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中的困惑
不同版本教材根据自身对课标的理解,对选修6的课标要求做了不同的处理。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为例简要说明。
按照现在课程标准罗列的内容,教学顺序大致是这样的:先从“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按课标要求“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等,再谈“环境污染与防治”和“环境管理”。
人教版教材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完全套用课标的以上思路,而是将课标要求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后,分为五章: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也就是说,在人教版教材中,将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全部理解为广义的环境问题,先在第一章中谈问题和成因,再分四章分别从环境污染与防治、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讨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这样编排没有拘泥于课标,而是按逻辑顺序将课标内容重组,好处是:(1)按逻辑顺序从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和防治展开,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总体认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上;(2)避免了刻意去区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但若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机械地理解课标的要求,会觉得课标中要求的“能够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分别举例”这一内容难处理,带来困惑。
鲁教版教材基本分为两大板块,首先用两个单元的篇幅主要阐述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分别为:第一单元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单元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第一节资源问题及其表现,第二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再用两个单元篇幅论述环境治理的措施,即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第四单元 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在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中分别又以典型案例为例说明,这一思路基本是遵循了课标的要求。但这样的编写,在教学过程中,又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节中讲到:“环境问题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那“生态破坏”与“生态问题”又是怎样的关系?如果生态破坏引发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那“生态问题”不就是“环境问题”的一部分了吗?在教材中也确实有这样的交叉。如,在第一单元列举环境问题时,把土地荒漠化作为环境问题,而在第二单元生态问题时,又举了土地荒漠化的例子。这样就会让人有所困惑:土地荒漠化究竟是环境问题还是生态问题?再如,森林资源减少究竟应归于资源问题还是环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常产生困惑,提出疑问。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困惑?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究竟有没有区别?课标和教材又该如何处理呢?
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辨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者的定义。
环境科学中,将环境定义为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其中,自然环境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3]而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生态因素构成,并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可见,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非常接近,只是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以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除此以外的其他可称为自然环境但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从这一点上说,两者存在包含关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资源下的定义是:“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和可开发利用性,可见自然资源的含义也比自然环境小,是自然环境中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部分,两者也存在包含关系。
厘清了环境与生态环境、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后,我们再看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辨析。通常生态环境可以分为湖泊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湿地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大气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河流生态环境等,而资源又被细分为能源、水资源、工业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森林资源。[4]可见,生态环境与资源,有一部分存在交叉,如湖泊生态环境、河流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森林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等,但两者侧重的方面不同,以湖泊为例,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湖泊水资源则侧重于对人类的利用价值,如提供渔业养殖、提供城市用水和灌溉用水、发展旅游业等。也有一部分资源是资源独有的,如能源、工业资源等,所以可以说生态环境和资源之间存在既交叉又独立的关系。可见,环境是一个较广的范畴,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环境的一部分,而资源和生态环境又存在既交叉又独立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2。
图2 环境、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那么,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生态破坏主要是指由于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不当而导致该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或品质下降的现象,过度开发在引起生态破坏之前,势必已经发生资源的浪费。例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海洋、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退化,适应和抵抗能力下降,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同时,也发生了森林资源、水资源、草场资源、土地资源的滥用和枯竭。因此也有专家将次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衰退两类,[5]自然环境衰退又包括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也就是说,环境问题可以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图3)。
图3 环境问题的组成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是个宽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问题可称为大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狭义的环境问题也称为小环境问题,仅指其中的环境污染。课标之所以将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并列,是将环境问题的概念缩小为环境污染,即小环境问题。而在教材编写时,有的版本又将环境问题理解为大环境问题,自然就出现了包含与交叉。
四、对选修6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如上分析,引起实际教学中产生困惑的原因不仅仅是三个问题的概念的交叉,而且也缘于新课标的要求不够明确。课标中要求学生能举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实例,这就容易被教条化地理解为要将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和这三类问题一一对应起来,要学生能够辨析。事实上,不应这样简单化地理解课标,不能理解为给学生一个事件,要学生能将其划分为是哪一类问题。笔者认为,如考虑到高中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理解能力,避免学生钻牛角尖,课程标准不妨明确采用大环境问题的概念,将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在内容安排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针对广义的环境,内容为“环境与环境问题”,在这一部分中,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的概念及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第二层次分别从环境问题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解决的对策,包括“环境污染与防治”、“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第三层次再回到广义的环境,整体分析环境保护的对策与行动(图4)。即采用“总—分—总”的方法,既让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内容、成因与保护有全面的认识,又规避了教条化分类的麻烦。
图4 “选修6 环境保护”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选修6 环境保护”是地理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结合了社会热点和学科的前沿特征,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环境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辨析的深层目的在于把握地理学科整体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不是对各类环境问题进行机械的分类。大环境问题下属的小环境(环境污染)问题、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在成因上是相互关联的。以水资源为例,污染水源,造成了水污染,当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就引起了水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导致了水资源短缺,这种内在关联充分说明了地理学整体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只有把握了地理学科整体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才能增加思考问题的途径,增强对全局的系统认识。比如讨论全球变暖问题时,从生态学角度更为关注植物在全球变暖中所起的作用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而从环境学角度分析,则更倾向于讨论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这样,对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就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这正是地理教育的意义所在。
收稿日期:2008-08-04
标签:环境污染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全球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