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与差异:从现代到后现代身份认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论文,差异论文,身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4)02-0114-05
艾略特·杜茨奇(Eliot Deutsch)在《文化和现代性:东西哲学视野》中指出:“很久 以来,人们就认为解释对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事实上文化分析或人种研究的成果也 是关于社会群体生活的文本。”[1]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就是解码作为思想主体的人与文 化的关系。在欧洲现代和后现代知识话语中,文化身份认同都受到同一原则和差异原则 的支配。然而,这两种原则在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中支配地位的变化决定了现代 文化身份认同与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的区别。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 》一文中论及了认知文化身份认同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2]一种思维方式认为,文化 身份认同是预设的,扎根于真正的集体“自我”,以稳定性和连续性为特征。文化身份 认同超越现实和历史,趋向同一和永恒。相反,另一种思维方式认为,文化身份认同受 历史、文化和权力游戏的制约,随异质文化间力量的转换而不断地分裂并重构。其实, 第一种方式根植于以相似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为特征的同一原则,是一种诗性建构。后 者却是以断裂、分裂和动态为特征的差异原则为基础,以政治关怀的姿态反对文化霸权 ,强调差异,是一种政治性建构。按照巴赫金的观点,前者体现出向心力,而后者却是 离心式的。
福柯在《词与物》(1966)(英译名为《事物的秩序》,1973)中分析了支配现代知识型 的同一原则。他认为,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属于现代知识型。人横空出世,占 据了词与物之间的位置,开始在知识型中占一席之地,因此古典时代的再现知识型强调 的词与物之间的对应秩序被打乱。人首次成了有限世界中被关注的焦点。“现代人—— 那个可依靠身体、劳动和言说把握其存在的人——被视为有限存在中的实体……现代文 化能构想人,因为它能设想一个以人为基础的有限世界。”[3](P318)在现代知识型中 ,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具有了时空界限,人和文化具有了历史性和空间性。相应地,强调 同一而非差异的现代思想用重构的同一体来消弭充满差异的现代世界中现代人的分裂危 机,“……因为现代思想再也不趋向开放的差异结构,而是力图一劳永逸地揭开同一的 面纱”[3](P318)。
让差异在同一中销声匿迹,以古典文化中人的理想原型反观分裂的现代人,在超越现 实的乌托邦世界中实现现代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这是欧洲启蒙和后启蒙理念的宗旨。哈 贝马斯认为席勒是同一原则驱动下解构现代性、重构现代人的第一人。[4]从1793年开 始构思、1795年完成并首次刊登在《季节女神》上的《美育书简》是德国启蒙传统中第 一部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著作。席勒认为,现代人的形象体现出感性和理性的分离 。惟有艺术审美乌托邦才能弥合现代人的分裂,因为源于艺术的游戏冲动能调和情感冲 动和理智冲动的分裂。在审美乌托邦中,人“变成了完整意义上的人”,“更高的必然 法则化解了自然法则的物质束缚和道德法则的精神禁锢”[5]。席勒显然受到了康德《 纯理性批判》中的理性认识论的影响,将人的理智经验上升到游戏冲动隐喻的同一审美 乌托邦。席勒审美关怀以启蒙思想惯用的二分法为基础,在超验的同一乌托邦中重构现 代人的自我形象。黑格尔的哲学思考也体现出启蒙思想构思的同一世界。在《意识哲学 》和《精神现象学》(首次发表于1807年)中,黑格尔精雕细琢出人意识发展的等差序列 ,意识借理性之力趋向绝对精神。他在《意识哲学》中说:“关于理性的本质、纯粹真 理是理性导致主体性、客观性和普遍性相互认同。因此,此时真理的普遍性本身……就 是普遍的,渗透并包含着自我……”[6]黑格尔对启蒙时代诊断后开出的药方是绝对理 性——具有整合差异世界之力的理性。[7]对黑氏而言,理性能澄清、瓦解生活现实, 同时又能重构现实。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后启蒙自由—人文主义思想是启蒙思想同一理念的延 续。正是基于同一原则支配下的后启蒙理念,他们大胆质疑民族国家英国的大规模工业 化和殖民强国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侵略,剖析被工业化和殖民事业捣乱了的社会生活秩 序。马修·阿诺德和托马斯·卡莱尔深刻地批判了边沁实用主义的泛滥,工业化的咄咄 逼人之势,他们希望借文化之力消灭混乱,整肃工业化英国的社会秩序,挽救处于精神 危机中的现代人。这样,阿诺德的文化乌托邦取代了启蒙时代康德的审美乌托邦和黑格 尔的理性同一体。
后启蒙自由—人文主义也被用于解决与海外殖民遭遇相关的文化差异问题。后启蒙进 化人类学观认为,不同种族的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构成“伟大的存在之链”。整个人类 文明史就是一个连续、递进发展的进程。白种人位于人种进化之巅,欧洲文明是人类文 明所能达到的顶点,也是反观其他非白种文明的一面镜子。这样,属差异世界之一端的 欧洲人和欧洲文化被赋予了普遍性。自由一人文主义的人类普爱精神被用来重构欧洲殖 民主义与殖民地本土文化间的差异,对与欧洲白种文明对立的落后、黑暗、野蛮的非白 种文明进行分析、归类。以阶级、民族和种族为底色的后启蒙文化身份认同浸润了白人 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政治无意识,很难将其具有的阶级偏见与种族偏见分开。罗伯特· 扬在《殖民欲望》的《文化的复杂性:阿诺德的人种政治》一章里对阿诺德的《文化与 无政府状态》中的希伯莱主义和希腊主义进行了后殖民话语式的重读:
《文化与无政府》这部颇具影响的英国文化批评奠基之作以种族差异为基础来确定文 化的力量和历史。因此,它重新彻底地确定并置换它所描述的动荡不定的社会场景中存 在的明显的阶级冲突。阿诺德在他所揭示的四个阶级之间的抗争与种族间抗争的历史之 间划等号……他将不同阶级利益产生的冲突变成内在的种族冲突,将他生活时代围绕特 定政治事件的斗争——改革,爱尔兰自治和妇女的地位——置换成种族间的历史宿怨。 [8]
现代文化身份认同力图整合的另一对差异是文化与自然的对立。文化身份认同就是在 客观自然世界和人性自然两者之间不断进行自审。文化是自我,自然成了他者。文化成 了欧洲、中产阶级、白种人澄清种族间差异的一种策略,将阶级、种族差异转换成普遍 、永恒的范畴。任何与欧洲式文化身份认同冲突的事物都被排斥,被塞进他性的自然。 自然成了颇具消极性、破坏力的一个能指符号,游离于中产阶级、欧洲和文化之外。海 登·怀特在论述19世纪“野蛮人”这一观念的历史意义时就指出了19世纪欧洲思想界对 人性的消极理解:
尽管有浪漫主义的影响,19世纪的人却不再将原始人看作理想的人,而是将其视为野 性尚存的另类,尚未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是一种返祖现象。科学、工业、基督教和种族 优势使文明人摆脱了野蛮状态。[9]
可是,在现代文化身份认同中,自然向人敞开了一道双扇门。在被赋予消极意义、被 排斥进他者世界的同时,自然仍是人的留恋之所。自然的双重性实质上反映出现代人对 现代文明的两种态度。科学进化思想和种族中心论对欧洲现代工业文明予以了肯定和褒 扬;而自然的认同则体现出对欧洲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和批判。最终, 不是自然本身弥合文化差异,而是被美化、道德化的自然向人敞开一个超越现实的诗意 居所。这是一个乌托邦公民社会,其理想型就是马修·阿诺德的具有整合力的国家。在 这个乌托邦公民社会中,“……与‘团结不同的阶级’这种观点相反,……应该‘废除 阶级差别’。国家成了一件艺术品,民族则是国家文化的载体”[10]。在这个诗意居所 中栖居的人是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呼唤的理想原形:
可以说,人类的每个个体都潜藏着理想人的原型。造化弄人,人终生渴望与这个永恒 不变的理想体认同。然而,尽管在每个个体中都能窥见其踪迹,这个理想原型的代表却 是国家、客观世界和每个主体所代表的能将差异同一化的规范形式。[11]
可是,后现代全球化进程和文化转型使后启蒙文化身份认同成了一个现代性疑难。全 球化和跨国资本主义引发了第一世界内的少数群体和第三世界反抗文化压制的政治浪潮 。在现代时期,这些欧洲文化内部的“少数群体”和“名正言顺”被殖民的民族的声音 被压制、扭曲,甚至一笔勾销。在后现代文化中,文化身份认同从同一原则作用下的诗 性认同变成了差异原则支配下的身份认同,从欧洲知识话语的独白走向少数话语和后殖 民话语的多声部合唱,交织着革命、反抗和其它政治斗争手段。
乔纳森·费雷德曼在《文化身份和全球化进程》中认为文化身份认同政治兴起于20世 纪70年代中期。文化身份认同政治真正兴起的时间比这还要更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风起云涌的反文化和后殖民民族独立运动的产物。第三世界的反殖民运动、民族独立 运动蓬勃如燎原之火。印度1947年赢得独立,结束了英帝国400多年的殖民掠夺和征服 。继1957年加纳独立后,法属次撒哈拉殖民地经1959年的戴高乐主义公民投票后独立。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士在1957年1月至3月与殖民势力进行了面对面的“阿尔及尔之战” 。第一世界也是一片异声喧哗。吸毒、摇滚乐和性解放等反文化运动、美国的新黑人政 治和民权运动、反越战示威游行、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等把整个西方世界搞得天翻地 覆。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反文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目的是要按照新的价值标准来确定 文化身份认同的。这些新的身份认同交织着第一世界的边缘身份认同(学生、青年、工 人阶级、妇女、少数群体、少数种族等)和殖民地被殖民主体的身份认同。后现代身份 认同政治强调差异,参照非阶级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范畴来重新界定文化身份认同,尤 其关注受压制的边缘群体。
在后现代社会中,现代文化身份认同被重写,白人中产阶级知识精英褒扬的代表理想 人性和美好社会的文化被政治化、商品化和大众化。拼盘杂烩不仅仅是后现代艺术和理 论的特点,也是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的特点。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交织着发达与落后、 白种人与非白种人、城市与乡村、高雅文化与商业文化、真实与仿真等异质成份。文化 身份认同演变成文化政治冲突。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化概念》中也指出了后现代文化 身份认同的政治性:
唱一曲不列颠情歌,进行非洲和美洲艺术展或称自己是女性同性恋,本身并不具有政 治意义。这些事物的政治性并不是持久不变。只是在特定的(通常是令人不快的)历史条 件下才会如此。只有在压制和反抗的过程中,它们才具有政治性。[12]
从现代超验、同一的文化身份认同到后现代基于差异原则的身份认同政治,这种转变 不仅是文化身份认同范式的转换,而且也是差异文化政治中权力关系更迭的晴雨表。在 全球化文化空间中,主体承受着异质文化间的冲突。在《词与物》的前言中,福柯认为 身份认同的域限是个异质结合体(heteroclite)。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同一原则努力 将其转换成同质空间,事物的排列按差异静止地连续排列;另一方面,差异原则激活整 个空间,“在身份认同的空间里……创造不同的群体,又将之分散,将分散的相似体聚 拢,毁灭那些显得最清晰的身份认同,分裂那些可分辨的事物,将不同的标准并置…… ”[13]从符号学角度看,文化身份认同体现出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断裂。在现代世界中 ,人在文化的象征秩序中与某个具有同质力的透明象征符号认同,然而在后现代文化中 ,人与某个所指不断增生、自身不断分裂的能指认同。然而,对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的 积极肯定势必引导出这样一个结论:符号学意义上的所指增生是话语和反话语的增生, 是站在少数受压制文化群体一边对主导文化的颠覆。这样,文化身份认同的诗性让位于 政治性。因自由—人文主义神秘的普爱隐含着帝国主义、中产阶级和白种人霸权意识, 文化身份认同跌进赤裸裸的阶级、种族和性别政治的深渊。
从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反观现代文化身份认同,对基于同一原则的现代文化身份认同 的政治化就是对现代文化文本中被历史化、边缘化的话语中心化,让欧洲民族国家和资 本主义殖民帝国内压制和反抗的力量对比从台后走到台前,从沉默走向言说。正是在主 导文化和从属文化之间的缝隙处,压制和反抗间的斗争最激烈,文化身份认同最活跃。 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之间的空间既与主导文化霸权分离,又与从属文化的绝望之境相异 ,折射出文化身份认同的积极取向。异质的文化在这里互换,文化身份认同在此被质疑 、修复、否定或重构:
互换的过程就是在殖民表征的中心开辟另一个政治和文化冲突场所。在这里,对本土 符号的积极肯定使对神圣权威的表述混杂有其它成份。正是在压制过程中,主子的语言 变成了杂交混合语言——非此非彼。[14](P33)
无论在资本主义现代民族国家内还是整个殖民帝国的地缘政治空间中,异质时空相互 交错,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狭路相逢,异质文化在这片空间相互混杂。从这个独特的缝 隙处发出的声音使过去和现在、传统和现代的二元对立在文化再现层面上被疑难化。[1 4](P35)这些二元对立的疑难化反过来使现代身份认同范式中的阶级、性别、种族和国 家这些恒定范畴成了疑难的一部分。这种疑难化实质上是现代文化身份认同话语中权力 和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阶级、种族、性别等现代文化身份认同代码在这片异声的时空 分裂,差异的力量打破了同一的独白。
然而,从后现代、后殖民边缘话语视角看,现代文化身份认同代码的差异化和分裂本 身并不是终结。这个动态过程最终又指向另一种同一和规范。对受后启蒙自由—人文主 义影响、被边缘化的白人中产阶级主体而言,同一的世界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海外殖 民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对立的乌托邦。在这个同一的理想乌托邦中,中产阶级、民族国家 和整个民族重新确定集体文化身份认同。对边缘化的殖民主体而言,同一意谓着新的后 殖民集体文化自我的诞生和成熟,以及政治上独立的后殖民民族国家理念的形成。但是 ,在这两种情形下,“同一”并不完全是超验、非政治的。相反,在压制和反抗之间, 同一的世界是一个干涉现实的空间,具有修正作用的时间。边缘主体从这个新的时空返 回现实。这种文化干预直指此时此地,过去和未来被乌托邦化。然而,对受压制的主体 而言,通往过去的象征之旅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回归过去就是去寻根,去把握传统, 去触摸被压制、歪曲或抹掉的历史。
文化身份认同政治意味着异质文化冲突中文化主体的分裂和重构。雅各·拉康对弗洛 伊德的自我理论进行了修正,对自我整体进行解构,从而为从后结构主义文化心理角度 分析文化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把钥匙。拉康将主体的文化身份认同过程分为三 级:镜象级、象征级和真实级。镜象级的对立在自我(“我”或理想本我)和作为认证对 象的他者之间展开。在镜象阶段(8个月到一岁半期间),主体第一次分裂成欲望的自我 和他者并导向象征级的文化身份建构。在镜象级的身份认同中,主体的分裂使得主体能 在镜子前获得完整的形象认同却不能建构完整的主体。换句话说:
……片断、不连续性等特性,使人永远不会得到一个完整的主体认证!……人所得到的 只是分裂的主体。……它与他人和环境,它的语言和文化性等三方面的意义,这三个方 面合在一起成了综合主体。[15]
在象征级,主体的自我与大写的他者(the Other)认同,即与先在的语言文化体系中的 语言和象征文化秩序认同。自我是欲望的我(“I”),“属于更大的、在某种意义上是 由冲动、情感和偏好构成的无意识之一部分”[16](P196)。欲望的对象事实上是在更大 的语言、文化能指系列中被预设的身份认同位置。自我再次分裂成欲望的“我”和社会 化的“我”。可是作为他者的文化象征体系并不是将自己完整地显现给主体。他者的世 界总是在延伸,在掩藏自己的秘密。正是这神秘、永远无法窥其全貌的领域被拉康称为 真实级。但是,如果我们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审视主体在象征级的身份认同过程,主体 认同的文化他者再次分裂成集体文化自我及其认同的集体文化他者。爱德华·萨义德的 《东方学》就是一本关于象征级内文化自我和文化他者间关系的鸿篇巨著:作为自我的 欧洲和作为他者的东方。
主体自我和文化他者、文化自我和文化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一个不断指涉或差异 化的过程。在分析德里达提出的“延异”观时,吉尔·索伯指出:
差异既不是符号,也不是符号间的差异;是从符号和差异中产生的开放的游戏空间。 它被每个确定的符指行为覆盖或压制;但它同时又是符指的最终来源和先决条件,是拓 展空间的过程……而不是空间本身,是时间化过程,却不是任何特定的时间事件,是不 断退却、延迭的过去和未来符指行为的痕迹在现在的显现。[16](P205)
斯拉沃热·齐泽克也认为:“他者居无定所。这事实上是因为他或她从来都不是完整 的,永远无法在某个确定的语境中生根,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开放’和‘漂移’。”[1 7]这个不间断的符指和他者化过程就是拉康主体身份认同三级分法中的真实级的领地。 然而,无论是在现代民族国家还是封闭的殖民文化空间中,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的真正 本质是文化政治、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间的压制与抵抗。这意味着对拉康式自我/他者 文化心理模式的机械理解、诠释和应用必然走向极端,跌入无休止的符指和分裂状态。 当然,在文化冲突的异质空间中,各种形成、修正、分裂和重构文化身份认同的力量并 不仅仅限于主导文化和从属文化。因此,主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比简单、机械的理论模式 要复杂得多。肯定主体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也就是承认文化身份认同政治的特殊性 ,用差异的准则来肯定权力化的现代文化空间中边缘存在、少数话语的合理性和积极意 义。当从差异的视角凝视权力压制下的他者时,这种凝视将与权力凝视下的他者不屈、 饱含怨恨、激情和渴望的目光交融。被压制主体的声音将汇成战斗的呐喊、对自由的呼 唤和对权力的诅咒。
从现代诗性身份认同到后现代政治性身份认同的转折反映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诸多变 化:从置根于同一的现代知识型到强调差异的后现代知识型,从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现 代美学、诗学和启蒙理性主义哲学到文化身份认同政治,从本质主义到相对主义,从普 遍性到特殊性,从精英主义和欧洲中心论到其对立面,从自由—人文主义批判走向多维 视野中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批判,以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自由—人文 主义的再批判。所有这些转折不变的焦点就是人——席勒分离的现代人,尼采所谓失去 了对上帝虔诚信仰的人和福柯宣告的人的死亡。人是、且永远是文化批评的出发点,更 是文化批评的归宿。一方面,政治现实激发起反抗强权和奴役的渴望。另一方面,传统 的自由—人文主义呼唤永恒的终极价值——纯洁、诗、人类普爱和高贵的人性。当代文 学、文化批评中的这种对立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差异和同一的辩证互补。 罗伯特·扬在《殖民欲望》第一章中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论述颇为精辟:“……这样,差 异被转变成同一,同一被转变为差异;可是同一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同一,差异也不 再是简单的差异。”[18]无论是对广义的文化批评还是狭义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而言, 这段论述揭示了同一和差异间辩证关系的本质:互补和动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从中维 系存在之根的文化空间以同一为基础排列组合,同时差异给这个独特的空间注入了活力 和生命。差异是文化政治现实的本质,是文化身份认同的动力;同一则先于差异并最终 统一、整合差异。然而,罗伯特·扬的分析仍显得并不彻底。因为他未能将这种思辨与 从后启蒙文化身份认同到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的历史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正是转变形 成的历史断裂使得制约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的同一不同于后启蒙理念褒扬的同一。对现 代民族国家和殖民文化中后启蒙文化身份认同的政治性解读使后启蒙本质主义被相对化 。同一再也不拥有同一力,同一成了差异文化政治的一员。后现代文化身份认同倡导的 同一本身也包含着悖论:走向中心和消解中心,走向同一和打破同一,用权力颠覆权力 ,走向精神的乌托邦却又反对沉溺于乌托邦的虚幻世界,既反对西方文化霸权又不得不 借助西方知识话语来言说自我,既要走上政治独立之路又对西方的经济文化新殖民忍气 吞声。
标签:政治论文; 文化论文; 身份认同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自我认同论文; 启蒙思想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他者论文; 后现代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