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人生道理,学习行文阅读方法,以联系时间,通过检验人生理论的正确性,树立人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中感悟和体会人生,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语言和文字”,而对于这两者的构成,就是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像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等,都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也能够达到不一样的学习目的,这也是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道路之一。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本质就是阅读的学习,我们所学习的语文课本教程就是通过阅读来传达感情,表达涵义和文章中心本质,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要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相关的课外文章阅读,这种阅读首先要让兴趣来引导,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的阅读。
1 中职语文阅读学习中基本方法和技巧的简单概述
1.1 点滴积累,厚积薄发,融情与文。阅读功夫首先要从点滴的积累开始做起,不但要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化进血液中,更要多进行实践的练笔与思考,不断的将自己积累的材料进行分层与梳理,为阅读提供可以迅速选择的材料,学生自己更要通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去渲染自己的文章,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阅读主旨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的一致,这样才能锦上添花,做到以文载道
1.2 中职语文学习做到阅读技巧和方式的点拨,提升能力,塑造自我。在阅读中,我们有各种修辞手法和阅读技巧,这样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讲解的部分,这是阅读当中要运用的关键技巧,这就要进行课文的鉴赏与分析,并且要结合材料来进行分析感悟,对于课文的鉴赏,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之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过程中,比如在课程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的资料,比较知识点之间的内容,同时展开自我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进行网络资源的查找,同时,在学习之后的练习,可以查找题库,进行相关题型的解决,提升学生能力。
2 语文主题模块化的通读与要点把握
语文的主题模块化阅读,就是将某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研究点,放在一起进行有效阅读分析,形成主题化的通读,通过主线有效的串接起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找出与课内文章学习相关的课文阅读材料,并且从多种角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有所感悟的进行阅读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来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思考,最后进行阅读总结,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加深对文章的感悟与认知。
2.1 相同阅读风格的学习与鉴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们要鉴赏老舍文章的阅读风格,那种平时质朴和明白如话的阅读特色,让我们感觉平易近人、我们首先拿老舍的课文来举例子,我们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会接触到老舍的不少课文,像《济南的冬天》和《茶馆》等,了解了老舍的阅读特色,简约质朴,白话文的熟练运用,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相关阅读材料的拓展,例如我们去阅读学习老舍的《骆驼祥子》这部著作,其中课文中接触的就是《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描写片段,凸显了祥子生活的苦难和悲惨,教师完全可以先播放《骆驼祥子》这部电影,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而且这部电影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既有文字,又有声音和画面,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鉴于此,教师要交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自身通过阅读进行练习,并且要拓展阅读面,不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做到体会文章主旨内涵,了解作者中心思想,运用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去分析问题,而不仅仅是背答案,这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提升大有好处。
2.2 相似情感表达的感悟与鉴赏。相似的情感,就是作者在不同的文章中表达的主旨情感,这是我们有效学习作者阅读风格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有效抒情的主线。我们找与鲁迅《社戏》相关风格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很好的拓展阅读素材: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教师都可引导学生作为引申阅读的课外素材展开。前者描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蜈蚣;还有斑蝥,还有何首乌藤,色味俱佳的覆盆子等,都是一种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向往”,与《社戏》的基调是一致的,这个可以作为类比的拓展阅读,比较作者情感的异同,同时景物描写,内容不同但情感一致。
后者如《藤野先生》,是通过人物的描写来传导内心感情,通过先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治学做人的高尚品德,反应作者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一是景物的描写,而是人物的描写,分别可反应作者不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路线。这种阅读首先要让兴趣来引导,才会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的阅读,当选择好阅读材料后,教师通过课堂前的兴趣引发,阅读材料的相关比较和感悟的总结评述等,让学生去感悟阅读的快乐,接受阅读中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课堂的模拟活动演示中,进行诸如讲述比赛和阅读知识竞赛的检验。
总之,现代文阅读的两个基本技巧,那就是只求大意的阅读,还有字字分析的阅读,这两种阅读当中,前者又包含一个速度和查找关键句的方法,后者又包括一个精度和找关键词的方法,从而分析文章行文之后的作者情感和本质。要根据不同特点的文章和不同的背景问题,去合理运用和搭配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求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03)
2 潘纪平.近20 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M].湖北教育,2004
3 林茅.阅读树·教师指导用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4 马中武.创新阅读阅读版语文[J].朝华出版社,2006(01)
5 张磊.新课程成功教师管理实用手册[M].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
作者单位:铜仁市万山区中等职业学校
论文作者:田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老舍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情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论文;